太陽能光伏設備由哪些部件組成? 安裝太陽能光伏設備需要什么條件?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安不安全?會不會有違建風險?
想入行朋友大概都想了解一下太陽能光伏設備由哪些部件組成? 安裝太陽能光伏設備需要什么條件?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安不安全?會不會有違建風險?安裝一套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需要投入多少?初始投資那么貴,三五萬元都可以用十多年電費了,會不會虧本呢?下面隨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
1太陽能光伏設備由哪些部件組成?
整套設備由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架系統、逆變器、電氣配電系統等組成,1到3天可以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無需對家庭原有線路做任何的改動,即可正常使用25年左右。
2安裝太陽能光伏設備需要什么條件?
只要您家具備一定面積無遮擋的平面、斜坡或外墻面條件,均可以申請安裝,不破壞屋頂和防水。
3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安不安全?會不會有違建風險?
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已經發展好幾年了,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市場經驗。設計及技術上也是非常安全合理的,不用改造房屋,可以根據不同的建筑物環境來設計安裝方案。不僅是自建房常見的混凝土屋頂,別墅的琉璃瓦斜屋頂,還是工廠屋頂的彩鋼瓦屋頂,都是可以利用建設分布式光伏的。
對于建筑物上發展分布式光伏,國家是大力支持的,出臺了各類的支持文件,沒有違建風險。電網公司在并網驗收方面也是鼓勵支持,分布式光伏只要建好了就可以和電網公司公司申請并網,沒有指標限制。
4安裝一套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需要投入多少?
根據安裝功率,基本型目前每千瓦安裝費用為一萬元左右,一般別墅家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功率在5至8千瓦范圍,全部投入在6到10萬元。一般農村家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功率在3至5千瓦范圍,全部投入在3到5萬元。(實際價格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5初始投資那么貴,三五萬元都可以用十多年電費了,會虧本嗎?
光伏發電的收益不僅僅是節省電費收益這一項,還有國家補貼,部分還有地方補貼。根據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光伏發電總收益=節省電費開支+多余賣電收益+國家補貼+地方補貼。這樣算下來,全國大部分地區5-8年就能收回成本了,帶來25年穩定的現金流,光伏發電的收益率還是不錯的。
關于光伏發電的成本問題,一套優質的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材料占系統總價70%,安裝費占10%,剩余的部分為支持企業正常運營的費用。針對于農村用戶,國家已經出臺了陽光貸款服務,更有光伏扶貧政策,未來不遠我們每家每戶都能裝得起光伏發電了。
6壽命太低了,而且后期維護費事費力。萬一遇到什么災害,就賠本了?
一套光伏發電系統可正常發電25年以上,如果在嚴格選擇合格的產品,優質的系統集成商可以基本保證后期沒有額外的維修費用。大部分品牌企業均對生產的光伏組件提供有限發電質保,20年發電衰減不會超過標稱功率的20%。
關于這個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今年珠三角過境14級史上最強臺風,竟沒有一個電站出問題,都運行平穩。事實證明,按照科學的設計方案建設,光伏電站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是沒問題的。
7現在是有國家補貼,萬一哪天取消了呢?
關于補貼問題,國家對于自發自用模式補貼0.42元/度的期限是20年,現在建站后,未來20年都是領取0.42元的度電補貼;如果未來某天取消了補貼,之前的建設的電站都不受影響,只是之后再建光伏電站就享受不到補貼了。所以說抓住現在的補貼投資光伏電站,是黃金時機。
分布式光伏發電還是很廣闊的,但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道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未來老百姓接受多了,家庭和工商業屋頂安裝的多了,人們就會感受到光伏發電帶來的生活改變。
8如何看待有報道說“生產光伏電池組件時消耗大量能源”的消息?
光伏電池在生產過程中確實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其中工業硅提純、高純多晶硅生產、單晶硅棒/多晶硅錠生產三個環節的能耗較高。但是光伏電池在20年的使用壽命期內能夠不斷產生能量。據測算,在我國平均日照條件下,光伏發電系統全壽命周期內能量回報超過其能源消耗的15倍以上。在北京以最佳傾角安裝的1千瓦屋頂光伏并網系統的能量回收期為1.5-2年,遠低于光伏系統的使用壽命期。也就是說,該光伏系統前1.5-2年發出的電量是用來抵消其生產等過程消耗的能量,1.5-2年之后發出的能量都是純產出的能量。所以,應該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評價光伏電池的能耗。
9我們有多少太陽光可以利用?它能夠成為未來主導能源嗎?
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能輻射能夠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萬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每年接收到的輻射大約在1000-2000kWh之間。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就足以滿足全球能源需求。光伏發電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屋頂、建筑面、空地和沙漠等),潛力十分巨大。
據初步統計,我國僅利用現有建筑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其市場潛力就大約為3億千瓦以上,再加上西部廣闊的戈壁,光伏發電市場潛力約為數十億千瓦以上。隨著光伏發電的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應用,其發電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成為更加具有競爭力的能源供應方式,逐步從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并極有希望成為未來的主導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