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正在尋求轉型,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轉化率、增強國際競爭優勢都是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道道考題。

“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實現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全流通,這極大地減少了人為干預,提高了生產效率。” 設備供應商羅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軍進一步指出, 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給行業傳遞出積極信號,智能制造是光伏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而實現從原材料、生產線、產品庫整個工廠的全聯通或是行業下一階段目標。

12月1日,以“共進·共享·共贏”為主題的2017通威太陽能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舉行,會議期間,有句話被頻頻提及——“智能制造可以為光伏行業發展指明新方向。”
智能制造成行業發展趨勢
通威太陽能(成都)公司S2車間里,幾輛無人駕駛的IGV智能小車往來穿梭在各個環節上下料,在這里,單晶硅片會經過制絨、擴散、刻蝕、退火、鍍膜、絲網印刷、測試分選七道完整精密的工序,然后“化身”為一張張電池片。在這條被稱為“世界首條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面前,記者看到,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著,車間除了幾個監督人員外,整個電池制造環節全部由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完成。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條生產線在全球光伏行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自今年9月20日投產以來,各方面運行順利。記者看到,門口的數字屏顯示著工廠的運轉情況,生產車間的實時畫面,訂單效率、A品率、碎片率,以及車間內的濕度、溫度、清潔度等都直觀可見。
數據顯示,該生產線每天能生產高效電池135萬片,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相比,同等產能情況下,能使用工減少40%,能源消耗降低30%,生產效率提升25%。
通威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數字顯示屏
智能制造也得到了光伏行業越來越多認可。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燕清介紹,目前國內大多數光伏企業在向智能制造轉型。

“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實現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全流通,這極大地減少了人為干預,提高了生產效率。” 設備供應商羅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軍進一步指出, 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給行業傳遞出積極信號,智能制造是光伏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而實現從原材料、生產線、產品庫整個工廠的全聯通或是行業下一階段目標。
中國光伏成本將保持每年10%降幅
事實上,智能制造的效果已經在光伏行業凸顯。
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介紹,通威從2013年開始切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以來發展迅速,今年11月8日、11月18日,在合肥、成都兩大基地相繼啟動10GW,新增2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全部建成后,通威太陽能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30GW,銷售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驚人”是記者在現場聽到形容通威發展最多的詞語。“通威的故事,講述的也是中國光伏的故事”美國應用材料太陽能事業部全球銷售總經理Osher Gilinsky如是說。
數據顯示,10年間,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增長了1000倍,發電成本下降了80%,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在技術、規模、成本上遙遙領先,且占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會上指出,僅僅10年,中國光伏產業就實現了從追趕、并進到全面超越的華麗轉身。
談及中國光伏企業為何發展如此迅速?核心競爭力在哪?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具有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這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的,這是我國光伏行業迅猛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任何新技術都能得到最快的發展和推廣,由此,未來中國光伏行業成本還將保持10%的降幅,2020年完全能實現平價上網。
設備供應商正向中國轉移
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延續到供應鏈。謝毅指出,如何培育穩定而緊密的供應商體系,打造優質的供應鏈,已經成為衡量太陽能電池片制造企業競爭力點關鍵。
事實上,外國諸多供貨商正在積極向中國市場轉移。全球最大的光伏導電銀漿供應商賀利氏光伏事業部總裁李德海(Andreas Liebheit)表示,其在美國和歐洲的研發力量將進一步轉移到中國。
瑞典光伏設備制造商梅耶博格首席運營官Daniel Lippuner也告訴記者中國光伏在世界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梅耶博格計劃將金剛線切割設備生產線從瑞士轉移到中國,預計2018年在中國實現投產。
國外供貨商進入中國是否會對國產企業造成沖擊。王燕清對此回應,關鍵在于設備的質量。他對國產設備很有信心,相較于外國設備,國產研發的新設備已經具備很大優勢,且這種優勢并不是基于價格低廉,而是基于技術領先。
End
責編 | 盧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