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國內光伏裝機量數據還未公布,不過毫無疑問的是,2017年的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數量較去年呈爆發式增長。
只是一片繁榮景象的光伏行業,并非高枕無憂。近日多方消息稱,分布式光伏補貼從2018年1月1日起或將由原來的0.42/Kwh元下調至0.3元。
靠政策和補貼輸血的分布式光伏,政策紅利消失后,未來在哪?
補貼缺口3000億,政策紅利或將消失
2017年,分布式光伏再呈爆發式增長。1-9月新增裝機約42GW,同比增長近60%,其中分布式裝機15GW,同比增長幅度在300%以上。前三季度累計裝機量約120GW,其中光伏電站超過95GW,分布式光伏超過25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今年7月就說,扶貧、分布式以及部分國外市場仍有較大需求,下半年仍將有一定規模的市場支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高增長背后并非高枕無憂。在接收行業內媒體采訪時,國內最大的分布式光伏投資商、世界能源巨頭ENGIE合作伙伴浙江聯盛合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相關人士對此評論說,“光伏行業靠補貼發展起來,對政策的依賴性也日益凸顯,出現了消納難、棄光現象嚴重、補貼資金缺口擴大等不少問題。”
目前我國包括分布式光伏電價補貼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金額已捉襟見肘。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測算,截至2016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約500億元,若按現行的補貼模式,2020年補貼缺口將擴大到3000億元以上。
正因如此,調整補貼乃至取消補貼的討論不絕于耳。近日,多方消息又稱,分布式光伏補貼從2018年1月1日起將由原來的0.42/Kwh元下調至0.3元幾乎已成定局,這對依賴補貼的光伏企業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
技術及解決方案專業性是核心競爭力
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副主席李海德說,短期內補貼有著很好的激勵作用,隨著規模效應導致成本不斷降低,補貼要逐步退坡是必要的。至于光伏企業的未來,他認為“后補貼時代”,企業必須依靠技術進步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
說得更為直白:補貼降低乃至取消后,光伏競爭將進入到更專業的技術競爭、資金競爭、解決方案專業性的競爭。屆時,技術落后、資金缺乏、依賴補貼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或許正是為了在負責競爭中保持優勢,集團每年投入數千萬元費用用于研發,還率先在國內推出了智慧能源管理云平臺和服務體系。
與娃哈哈集團聯手打造的娃哈哈全國7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群就是其中一個案例。該項目群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分布式項目群,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電力改造工程。并且,聯盛采用的創新性方案,為整體項目減少了500萬美元的成本。
光伏企業未來,比拼占領新市場的能力
談及取消光伏補貼后光伏未來的道路時,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副主席李海德表示,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國、日本、美國甚至非洲,都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整體來看光伏潛力市場巨大,需要企業去提高打開新市場的能力。
前不久,聯盛新能源與ENGIE攜手與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簽署協議,擬在重慶投資15億,開發不少于200MW的光伏項目,就被視為開拓新市場的典范。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重慶并不是最理想的光伏投資區域。平均日照小時數和太陽能年均總輻射量都不高,而且重慶多山少平地,可利用土地資源較少。
不過,郝鵬說,重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重慶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是ENGIE及聯盛新能源投資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其他省份的光伏裝機容量都已經比較多,ENGIE以及聯盛新能源認為,重慶地區的幅員很遼闊,有些地方的光照條件符合分布式光伏投資要求”郝鵬表示。
不僅僅是重慶地區,與ENGIE戰略合作后,聯盛新能源集團一直利用技術和資金優勢,在國內外戰略布局。在日本、印度、德國、荷蘭、美國、東南亞等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已有項目正在投建,或已并網。
只是一片繁榮景象的光伏行業,并非高枕無憂。近日多方消息稱,分布式光伏補貼從2018年1月1日起或將由原來的0.42/Kwh元下調至0.3元。
靠政策和補貼輸血的分布式光伏,政策紅利消失后,未來在哪?
補貼缺口3000億,政策紅利或將消失
2017年,分布式光伏再呈爆發式增長。1-9月新增裝機約42GW,同比增長近60%,其中分布式裝機15GW,同比增長幅度在300%以上。前三季度累計裝機量約120GW,其中光伏電站超過95GW,分布式光伏超過25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今年7月就說,扶貧、分布式以及部分國外市場仍有較大需求,下半年仍將有一定規模的市場支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光伏高增長背后并非高枕無憂。在接收行業內媒體采訪時,國內最大的分布式光伏投資商、世界能源巨頭ENGIE合作伙伴浙江聯盛合眾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相關人士對此評論說,“光伏行業靠補貼發展起來,對政策的依賴性也日益凸顯,出現了消納難、棄光現象嚴重、補貼資金缺口擴大等不少問題。”
目前我國包括分布式光伏電價補貼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金額已捉襟見肘。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測算,截至2016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約500億元,若按現行的補貼模式,2020年補貼缺口將擴大到3000億元以上。
正因如此,調整補貼乃至取消補貼的討論不絕于耳。近日,多方消息又稱,分布式光伏補貼從2018年1月1日起將由原來的0.42/Kwh元下調至0.3元幾乎已成定局,這對依賴補貼的光伏企業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
技術及解決方案專業性是核心競爭力
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副主席李海德說,短期內補貼有著很好的激勵作用,隨著規模效應導致成本不斷降低,補貼要逐步退坡是必要的。至于光伏企業的未來,他認為“后補貼時代”,企業必須依靠技術進步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
說得更為直白:補貼降低乃至取消后,光伏競爭將進入到更專業的技術競爭、資金競爭、解決方案專業性的競爭。屆時,技術落后、資金缺乏、依賴補貼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或許正是為了在負責競爭中保持優勢,集團每年投入數千萬元費用用于研發,還率先在國內推出了智慧能源管理云平臺和服務體系。
與娃哈哈集團聯手打造的娃哈哈全國7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群就是其中一個案例。該項目群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分布式項目群,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電力改造工程。并且,聯盛采用的創新性方案,為整體項目減少了500萬美元的成本。
光伏企業未來,比拼占領新市場的能力
談及取消光伏補貼后光伏未來的道路時,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副主席李海德表示,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國、日本、美國甚至非洲,都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整體來看光伏潛力市場巨大,需要企業去提高打開新市場的能力。
前不久,聯盛新能源與ENGIE攜手與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簽署協議,擬在重慶投資15億,開發不少于200MW的光伏項目,就被視為開拓新市場的典范。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重慶并不是最理想的光伏投資區域。平均日照小時數和太陽能年均總輻射量都不高,而且重慶多山少平地,可利用土地資源較少。
不過,郝鵬說,重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重慶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是ENGIE及聯盛新能源投資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其他省份的光伏裝機容量都已經比較多,ENGIE以及聯盛新能源認為,重慶地區的幅員很遼闊,有些地方的光照條件符合分布式光伏投資要求”郝鵬表示。
不僅僅是重慶地區,與ENGIE戰略合作后,聯盛新能源集團一直利用技術和資金優勢,在國內外戰略布局。在日本、印度、德國、荷蘭、美國、東南亞等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已有項目正在投建,或已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