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舉行的東南亞太陽能和離網可再生能源大會(SORSEA)上,與會成員表示,接下來幾年間,太陽能驅動的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PA)將占據東南亞市場的大量份額。
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投資平臺Constant Energy首席執行官Franck Constant稱,去年,美國市場30%可再生能源包銷合同都是公司間購電協議。他預計在3到5年內,東南亞也會達到相似的滲透率。
“我們認為這一趨勢會很快轉移到亞洲。”
在新近發展起來的東盟市場以及政策利好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地區,這一趨勢將尤為明顯。
除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減碳排放方案,可再生能源公司購電協議的關鍵驅動因素仍是成本的大幅節約。其原因在于,只有公司首席財務官意識到從長遠來說,可再生能源能夠為公司節約大量成本后,公司才會最終簽購電協議。
全球重量級公司都在推動清潔能源
Constant還說,像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這樣的全球重量級公司都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是這一板塊的重大推動力。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屋頂光伏公司PPA專業清潔科技太陽能公司(CleanTech Solar)首席運營官Jerome Baco稱,跨國公司(MNC)致力于在某個截止期限前100%使用新能源,造成近期市場需求飆升。
氣候團體成立的RE100現在有120個成員,由全球最知名的品牌組成。這些成員都面臨著達到之前公開宣布的清潔能源目標的壓力,所以更加推動了需求。
因此,Baco的公司在多地和多國需求方案說明書(RfPs)中都看到了新機會。這也有助于掃除貸款人對屋頂太陽能缺少可量測性的投訴。
“因為信用評級非常低,這類客戶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因為他們是全球最好的公司。”
鑒于整體態度的變化,新加坡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Sunseap董事長Quang Do說,“去年在東南亞,即使是在泰國,我們經歷的最大事件就是‘綠色’這個概念。兩年前,要是你打算讓潛在客戶贊同你的話,根本不會談到這個話題。”
他還指出,很多MNC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都在東南亞,這會加速進一步發展。
目標市場
放眼全球,Constant稱,放松電力管制的先驅國家如智利,也是在公司購電協議領域做的最好的國家。墨西哥、智利以及北歐部分地區的采礦活動帶來了發展,而亞洲現在被視為下一個“懸在低枝的果實”。
在東南亞的一些市場,低于工業電費率或商用電費率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可以節約成本,但是管制是一種障礙。
Constant使用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SERIS)的一張圖指出,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市場誘人。柬埔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對于這類PPA還存在激烈經濟爭論。他們目前都各自面臨著管理挑戰或不確定性。
“我們從菲律賓管理層了解到,他們正在制定太陽能屋頂公司購電協議新規定,所以這個市場現在看起來有點不太確定。”
Constant還強調說,菲律賓不允許國外投資方成為主體,這是另外一個障礙。在印尼,取得執照也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泰國本身(見下方表格)面臨進口電力的監管挑戰,Constant預計泰國明年會有300-500MW的公司PPA,并且會持續數年。
他還強調說,雖然印度目前這一領域的活動最多,但馬來西亞和泰國動力強勁,需求旺盛。
雖然這些國家凈電量結算和電力供應存在問題,但行業會從知名客戶那里獲得實在利益,這些客戶會利用他們的力量影響國家管理層,而不是僅僅依靠可再生能源公司去說服政府。
泰國縱覽
目前在泰國,雖然在公司PPA部分有一些行動,但開發商仍無法從他們的太陽能系統輸出電力。只有C&I包銷商可以使用電力。這意味著如果工廠周末不開工,那么生產的電就浪費了。
Symbior太陽能公司的執行董事Florian Bennhod也稱,這給開發商帶來了額外成本,開發商需要安裝額外設備,阻止電能流出。
Constant說,“對整個經濟來說這也是額外成本,無論是產業、開發商還是公用設施都沒法使用星期天生產的電能,造成浪費。”
與會者呼吁公共設施部門至少應免費吸納多余電力,這不會對它們造成任何損害。
然而,因為公共設施部門擔心失去來自最優客戶收入,所以與公共設施部門發生摩擦也在情理之中。Bennhold并未提及這一點。
今年早些時候,當地報道稱,泰國計劃今年放松Q4管制,最終讓居民太陽能發電和C&I太陽能發電回售電網。
在SORSEA會議上,Constant還討論了東南亞太陽能儲能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