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沒有集體收入,村民一旦出現大病,村里也沒錢扶助,現在好了,有了光伏發電,村里有穩定的收益了,不但可以幫助生病的村民,還可以賣電創收,以前是真不敢想。”吉首市河溪鎮張排村村主任陳青春激動地說。
吉首縣是湖南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17年全市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就意味著,全市要完成4.4萬貧困人口的穩步脫貧任務。為此,推動“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發展產業扶貧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如何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推動貧困村、貧困戶真正實現精準脫貧?吉首市抓牢了“光伏扶貧”這把鑰匙,看準了光伏發電具有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既“立竿見影”,又綠色環保的優點。2017年以來,吉首市把發展光伏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村、貧困戶實現“可持續脫貧”、“質量脫貧”的亮點項目。
政府引導 國企運作盤活資產
“原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單一微薄,有的村依靠集體資產租賃,一般也只有幾千到近萬元收入,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難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的村以發展種養業作為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村、戶脫貧,形式單一,發展光伏扶貧項目是一條增收脫貧的快捷之路,又拓寬了脫貧渠道。”吉首市扶貧辦負責人說道。
2017年初,吉首市光伏扶貧項目開始破題,成立了以分管農業副市長為組長,市經信局、市扶貧辦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街道)、富華公司、電力部門、銀行負責人為成員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標志著“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模式全面鋪開。其中,吉首富華公司作為政府性平臺公司,專門負責項目建設資金籌集工作,并對光伏扶貧項目后期運營進行管理,這種模式不僅進一步盤活了國有資產,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能保障困難群眾穩定增收。全市計劃在88個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的閑置荒地、閑置屋頂上安裝光伏扶貧發電系統,每個村安裝60kW,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28MW。
進村入戶 陽光福利全覆蓋
3月26日,吉首市首個光伏扶貧發電站在丹青鎮清明社區成功并網,吉首光伏扶貧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一座座光伏電站陸續鋪開......
4月18日,河溪鎮張排村的村郊廢棄荒地卻熱鬧非凡,村民看到以前的荒地已是另一番景象,村里的光伏發電站已正式建成,612塊光伏板均勻排列,26度仰角朝南面向天空,由一根電線連接逆變器就近接入電網,掛在墻壁上的獨立電表則實時顯示光伏組件的發電量。國網吉首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向村民介紹到“這種先進的光伏發電站使用壽命25年,裝機容量40千瓦,即便在下雨天也能發電,年發電量5萬千瓦時,發出來的電并網賣給供電公司,平均下來張排村一年可以收入6萬多元。”
“清明社區、張排村只是首批光伏扶貧項目,后期將陸續在全市貧困村推廣,屆時預計每個村在25年內每年可獲穩定收益5多萬元,有了穩定收益,村里就可以為村民辦好多事,幫助村民脫貧了。”國網吉首供電公司表示道。
借光生“金” 扶持走上脫貧路
截至9月底,吉首市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已投入資金4400萬元,已建成光伏電站84座,主體完工率99%,并網發電率90%。累計發電57.9萬度,估算發電收入68.35萬元,其中,發電較早的丹青鎮清明社區、香花村增收3.93萬元,白巖村增收3.73萬元。
在這些村里,光伏扶貧取得“雙贏”效果,光伏發電站由政府出資,村里沒有項目建設投入的負擔,卻可以借光生“金”,也不用擔心期間的維修保修,由施工單位負責了;光伏扶貧項目不僅給當地、貧困戶留下一筆可持續增收的財富。此外,有了這筆資產性收入,貧困戶還可以騰出時間和精力從事其他勞動和生產。
據悉,吉首市88個村的光伏項目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約415.6萬kWh,可實現年收益約396.2萬元,讓貧困村、貧困戶有了受益期長達25年的“陽光存折”。
吉首縣是湖南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17年全市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就意味著,全市要完成4.4萬貧困人口的穩步脫貧任務。為此,推動“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發展產業扶貧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如何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推動貧困村、貧困戶真正實現精準脫貧?吉首市抓牢了“光伏扶貧”這把鑰匙,看準了光伏發電具有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既“立竿見影”,又綠色環保的優點。2017年以來,吉首市把發展光伏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村、貧困戶實現“可持續脫貧”、“質量脫貧”的亮點項目。
政府引導 國企運作盤活資產
“原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單一微薄,有的村依靠集體資產租賃,一般也只有幾千到近萬元收入,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難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的村以發展種養業作為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村、戶脫貧,形式單一,發展光伏扶貧項目是一條增收脫貧的快捷之路,又拓寬了脫貧渠道。”吉首市扶貧辦負責人說道。
2017年初,吉首市光伏扶貧項目開始破題,成立了以分管農業副市長為組長,市經信局、市扶貧辦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街道)、富華公司、電力部門、銀行負責人為成員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標志著“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模式全面鋪開。其中,吉首富華公司作為政府性平臺公司,專門負責項目建設資金籌集工作,并對光伏扶貧項目后期運營進行管理,這種模式不僅進一步盤活了國有資產,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能保障困難群眾穩定增收。全市計劃在88個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的閑置荒地、閑置屋頂上安裝光伏扶貧發電系統,每個村安裝60kW,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28MW。
進村入戶 陽光福利全覆蓋
3月26日,吉首市首個光伏扶貧發電站在丹青鎮清明社區成功并網,吉首光伏扶貧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一座座光伏電站陸續鋪開......
4月18日,河溪鎮張排村的村郊廢棄荒地卻熱鬧非凡,村民看到以前的荒地已是另一番景象,村里的光伏發電站已正式建成,612塊光伏板均勻排列,26度仰角朝南面向天空,由一根電線連接逆變器就近接入電網,掛在墻壁上的獨立電表則實時顯示光伏組件的發電量。國網吉首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向村民介紹到“這種先進的光伏發電站使用壽命25年,裝機容量40千瓦,即便在下雨天也能發電,年發電量5萬千瓦時,發出來的電并網賣給供電公司,平均下來張排村一年可以收入6萬多元。”
“清明社區、張排村只是首批光伏扶貧項目,后期將陸續在全市貧困村推廣,屆時預計每個村在25年內每年可獲穩定收益5多萬元,有了穩定收益,村里就可以為村民辦好多事,幫助村民脫貧了。”國網吉首供電公司表示道。
借光生“金” 扶持走上脫貧路
截至9月底,吉首市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已投入資金4400萬元,已建成光伏電站84座,主體完工率99%,并網發電率90%。累計發電57.9萬度,估算發電收入68.35萬元,其中,發電較早的丹青鎮清明社區、香花村增收3.93萬元,白巖村增收3.73萬元。
在這些村里,光伏扶貧取得“雙贏”效果,光伏發電站由政府出資,村里沒有項目建設投入的負擔,卻可以借光生“金”,也不用擔心期間的維修保修,由施工單位負責了;光伏扶貧項目不僅給當地、貧困戶留下一筆可持續增收的財富。此外,有了這筆資產性收入,貧困戶還可以騰出時間和精力從事其他勞動和生產。
據悉,吉首市88個村的光伏項目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約415.6萬kWh,可實現年收益約396.2萬元,讓貧困村、貧困戶有了受益期長達25年的“陽光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