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國內光伏并網電價方案的出臺還沒有明確時間表。國內不少光伏企業失望之余,期待探究未來光伏并網電價的制定思路究竟是怎樣的。為此,中國證券報記者特邀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作一解讀。
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光伏并網電價政策“千呼萬喚不出來”,您認為根本原因在哪里?
孟憲淦:光伏并網電價近期難出,是因為政府和企業雙方對光伏并網電價的區間確定存在較大的分歧。這個分歧背后,是光伏發電的成本相比我國的常規能源發電成本還是太高,政府補貼的財力有限,難以負擔。
未來光伏并網電價的確定,肯定要建立在長時間的調研和博弈基礎之上。無可否認,未來光伏電價的大趨勢依舊是下降的。
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于光伏支持政策您有怎樣的建議?
孟憲淦:事實上,我國光伏電價要實現與傳統火電發電價格的“平價”,難度相對其他國家要更高。原因是,中國的電價相比西方國家偏低,而光伏產業原材料價格和成本水平基本都是國際化的。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在制定光伏系列支 持政策的同時,應該更加考慮國內國情。
中國證券報記者:光伏并網電價政策出臺速度低于預期,不少光伏企業對此感到失望,對此您如何看待?
孟憲淦:回想風電并網電價,也是在自2003年到2009年連續進行了6次風電并網項目特許權招標的基礎上,才最終確定了全國四個等級的風電并網電價。
可以想象,光伏并網電價的確定應該也是借鑒風電并網電價這樣一個思路,通過多次特許權招標結果來摸清市場、企業、政府都能夠接受的并網電價在什么價位,等到并網電價實施時機成熟時再推出。
再看德國,在光伏上網電價公布之前,德國光伏產業發展速度也比較慢,一旦公布后,產業才開始飛速發展。
目前,我國光伏上網電價尚未出臺,只是停留在示范工程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內光伏產業投資者可能會承擔一定的政策風險,但同時也肯定有產業機遇存在。
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我國對光伏產業已有包括“太陽能屋頂”、“金太陽工程”在內的補貼政策,在您看來,這樣的補貼短期能否起到替代光伏并網電價的作用?
孟憲淦:總體而言,目前的我國光伏補貼政策力度有限,政府財政也有限,僅靠補貼不能維持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未來還要靠并網電價補貼來取代初始投資端的補貼,將政府財政補貼到光伏發電量上,這樣才有助于行業健康發展。(記者邢佰英)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