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光伏論壇上表示,國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短期內不會出臺。并表示,政府暫不出臺上網電價,主要是因為無論政府還是企業,所提供的數據都沒有充分的論據來確定價格是否合理。近期,政府有關部門擬將舉行新一輪光伏上網電價特許權招標,以確定比較合理的價格區間,在此基礎上可能再確定標桿電價。
成本下降加速政策出臺
自去年甘肅敦煌1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以1.09元/度定標后,有關此價格將被立為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的說法就不絕于耳。當時,此價格還不被眾多企業認可和接受,并紛紛表示,價格過低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無錫尚德太陽能公司董事長施正榮甚至直言:“光伏上網電價低于1.44元/度,企業就沒法做。”
“政府的心理價位和企業的成本價位存在著巨大落差。”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國家能源局曾就光伏上網電價問題先后開了三次會議,征求電價的合理性意見,最終決定還是需要再通過招標來摸清上網電價的大致區間。此前國家能源局還專門組織專家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調研,專家組最后形成了一個按東西區分別定價在1.2元?1.5元/度的方案,報上去后也因為各種原因被擱淺。
孟憲淦表示,目前,隨著光伏產業的復蘇,眾多企業表示到2012年可以實現光伏發電1元/度上網的目標,無疑加快了政府出臺光伏上網電價的時間表。
國際市場復蘇帶來的擔憂
對于標桿電價延遲出臺的消息,相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暫不出臺上網電價也是政府“無奈”之舉。他介紹,目前光伏行業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電池組件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已漲到15元/瓦,而敦煌1.09元/度所基于的電池組件價格僅為9元/瓦。在此情況下,如果立標桿電價,高的話與政府的“心理”價位相去甚遠,低的話企業不能接受,定出的價格就沒有指導意義。因此,在這種“兩難”的情境下,政府決定繼續采取招標定價。
記者從多家企業證實,目前來自國際市場的多晶硅和電池組件訂單數已有小幅上升,且價格在漲。對此,眾多企業負責人均表示,盡管國際市場回暖,但啟動國內市場是他們熱切盼望的。因此,即使國家此刻出臺任何上網標桿電價,企業也會積極去適應。
江蘇浚鑫太陽能科技公司光伏項目部的劉瑞鵬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我們目前的上網成本價維持在1.1?1.2元/度沒問題,只要不虧本我們就愿意做國內市場。”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文學甚至說:“無論國家把光伏標桿電價定得多么低,我們都得承受。”
招標定價一定時期內仍將存在
盡管眾多光伏業界人士一直都盼望國家能早日出臺上網標桿電價,大規模啟動國內市場,但上述人士則表示,降低成本是目前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國家也希望通過規模化推動企業成本降低。在定價上的長遠考慮是通過每一兩年通過招標形成一個指導電價,以供企業作為成本的參考。
“政府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市場機制來形成上網電價,而不是現在有些人所期待的政府依據企業成本來形成固定電價。”上述人士表示,如果總是按成本確定新能源上網電價,而不按市場競爭做的話,企業一起抬高成本,不知道新能源發電哪天才能具有商業競爭力,這個產業就無法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通過競爭發現市場價格,又要通過競爭發現政府需要補貼的額度,具體說來就是,先由市場競爭確定價格,再確定政府需要補貼的額度,直到新能源與常規能源一樣具有商業競爭力,到那時政府開始不再補貼。“通過這次有關標桿電價出臺過程中經歷的反復過程也能看出,企業的成本回隨著國際市場供需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時不時地在變,結果還是得靠市場招標來摸底。通過招標來定價是未來一定時期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