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消息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宣布重組。重組后的企業定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戶數已由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的196家降至目前的98家。
據悉,這項重組涉及資產約1.8萬億元,規模遠超此前形成的寶武集團、中國中車等超大型公司,是自國資委成立以來最大的央企并購重組案。
8月29日開盤后,神華集團、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成為市場焦點。國電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英力特、長源電力等開盤后均迅速漲停。
“從大的方向看,國有企業兼并重組還沒有結束。現在剛到98家,肯定不是最終數量。”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還有好戲在后頭。”
重組落地,火電資產整合
市場翹首以待近3個月后,神華和國電合并重組的靴子終于落地。
早在6月4日,神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神華、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雙雙發布公告停牌,稱控股股東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
8月2日,國電集團安全生產部處長關維竹在某論壇上公開表示,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并方案已上報國務院。
8月28日晚,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家能投),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都將成為由國家能投控股的子公司。
國電電力亦在同一時間發布公告稱,國電電力擬以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及資產與中國神華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及資產共同組建合資公司。
神華集團是煤炭行業龍頭央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供應商,其定位為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截至2017年4月底,企業總資產達10143億元。
國電集團則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為綜合性電力集團,主要從事電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業務還涉及煤炭、發電設施、新能源、交通等。國電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其可控裝機容量1.43億千瓦,資產總額達到8031億元。
從已披露的合并方案來看,二者合并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對火電業務進行整合。分析普遍認為,這有利于平抑煤炭和電力價格波動,緩解煤電矛盾。
作為產業鏈的上下游,煤炭與火電兩大行業長期處于“零和博弈”狀態,兩大行業素有著“蹺蹺板”現象。煤炭價格下跌時,下游的火電企業往往能享受低成本紅利。一旦煤炭價格反彈,又會成為火電企業的“心頭痛”,業績隨之承壓。煤價劇烈變動期間,煤炭股和火電股往往“此消彼長”,走出相反行情。
一直以來,政府也利用“煤電聯營”等方式協調解決上下游之爭,不少大型電企與煤炭企業都簽署有“長協煤”協議,但一直無法解決“市場煤”與“計劃電”的深層次矛盾。尤其是隨著火電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出現,矛盾更加凸顯。
不過,神華和國電也并非單純的上下游關系,二者的資產都非常豐富。
以神華為例,通過一系列收購,神華火電機組跨越式增長。2012年,僅國網能源一項收購就直接為其帶來了14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不過,隨著煤炭及煤電產業的過剩,一體化運營模式也受到很大沖擊。有行業人士曾向記者介紹,下游市場飽和造成港口庫存過多,進而影響鐵路運營,導致部分礦企停產。整體行業不景氣,產業鏈過長反而可能增加企業財務負擔。
將打造世界最大的煤化工集團
據悉,重組整合后,按照2016年年底口徑計算,國家能投資產總額1.78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2.9%,煤炭產銷量分別為4.8億噸和5.8億噸,發電總裝機2.26億千瓦。其中,火電裝機1.67億千瓦,年消耗煤炭3億噸,營業總收入接近4307億元,員工總數32.7萬人。
神華集團方面表示,合并后的國家能投將涵蓋煤炭開采與銷售、發電與熱力生產、港口鐵路航運、煤化工、金融、節能與裝備制造等業務,將成為擁有煤炭、火電、風電及煤制油煤化工四大主業的國際一流能源企業。
從已披露的火電資產整合方案來看,中國神華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和資產與國電電力持有的火電公司股權和資產,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控股權為國電電力擁有。
國電電力本次標的資產涉及控股在運裝機容量2966.75萬千瓦,參股在運裝機容量462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756萬千瓦。中國神華本次標的資產涉及控股在運裝機容量2783萬千瓦,參股在運裝機容量440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396萬千瓦。
國電電力出資的標的資產的作價合計約為373.73億元,中國神華出資的標的資產作價合計約292.74億元。其中包括中國神華持有的15家火電公司、3家火電分支機構;國電電力持有的19家火電公司、3家火電分支機構。
國電電力稱,選擇雙方資產區域重合度較高的火電發電業務進行整合,將有效解決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在相關區域發電業務的同業競爭情況。本次交易中,中國神華標的資產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在上述區域電力市場的占有率,市場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在煤炭板塊,國家能投更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神華本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煤炭企業,煤炭產能仍在豐富中。8月11日,中國神華發布公告,內蒙古新街臺格廟礦區總體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該礦區面積約766平方公里,煤炭資源總量約144億噸。5個井田規劃礦井建設總規模6200萬噸/年,占去年中國神華商品煤產量的21.4%。
風電板塊則是國電集團的強項。國電集團風電裝機近2583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龍源電力(00916.HK)是行業的“老大哥”,也是目前兩家集團旗下唯一的風電上市公司。神華方面也有近736萬千瓦的風電裝機。二者相加,國家能投將有3319萬千瓦風電裝機,躍居五大發電集團之首。
有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透露,重組后的國家能投將打造世界最大的煤化工集團,未來兩家公司的風電資產則有望裝入龍源電力。
國企重組,還沒有結束
僅今年6月以來,央企重組就又增三例。如今,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戶數已經降至98家。資料顯示,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時監管央企196家。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向記者透露,從能源行業來說,以前重組的還比較少,現在存量還比較大,“未來可能形成60到80家。”
“60~80家這個數量提得也比較寬泛,不同口徑、不同的人,數字不完全一樣。但是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定位,重組和整合的過程肯定沒結束。”胡遲介紹,從橫向上看,央企的數目在減少;另一方面,其他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進行。
8月30日,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未來還會繼續推動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等領域重組,目前有些企業也正在醞釀重組。彭華崗強調,重組不單單是一個數量的變化,要遵循企業、市場、行業發展規律,外界傳言的重組量化目標沒有依據。
此前,彭華崗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透露:“經過試點摸索,央企的功能定位日益明確。未來中央企業將主要分為三類,即實體產業集團、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
在胡遲看來,命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就意味著其未來的定位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事實上,神華集團在2016年6月,就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央企之一。
胡遲稱,合并事宜此前也有多個傳聞,其中就包括神華與大唐集團。“國資委就是撮合,先放個風出來,然后看看市場的反應。另外看看企業之間相互適應一下,相互溝通一下,有沒有這個意向,就像談朋友一樣,大家你情我愿再往下走,如果沒有意向就算了。可能是前期神華和大唐沒談好,后來神華才與國電合并。”
他介紹,在央企重組過程中,國資委更多是一個類似“媒人”的撮合角色。“這些年國資委的角色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李榮融(國務院國資委首任主任)就說過,‘我不是婆婆加老板’,國資委要超脫一點,是監管角色。這幾年從央企的合并路徑來看,國資委在逐步退出來。”
據悉,央企重組的思路是首選央企之間的重組,其次是跟地方國企之間的重組,最后再到非國有資本。
胡遲認為,國家能投的案例將會推動能源類央企的重組,“這兩家本身就比較大,加起來大過別人一頭,之后其他企業肯定也坐不住,會相互尋求重組。還有好戲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