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光伏發電統計信息顯示,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積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光伏電站也不斷爆發各種質量問題,光伏電站質量參差不齊,光伏電站如何科學運維成為行業焦點。8月3日,國高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韌出席了由領跑者光伏創新技術推廣協作組、索比太陽能光伏網、鑒衡認證聯合主辦的“兩淮地區光伏領跑者技術分享會”,以多項實際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光伏電站中的專業運維。
最原始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目前的光伏電站運維中,大家看到的只有發電量的結果,卻無法對運維的過程進行專業的評判,由此,李韌提出了日常運維工作過程中的三個要點:提前計劃、按時執行、清晰記錄,將運維工作落實到實處,按計劃持續推進,任務落實到人,這是最原始卻也最有效的方法。
為了實現運維工作中的有效巡檢,李韌以生動的“巡檢王”活動給出了他的方法:以記步軟件的結果來判斷巡檢人員的工作是否到位,結果表明,這樣的方式在檢測巡檢工作是否落實到位起到了相對有效的作用。“關于電站的清洗,除了本身的技術問題以外,我認為更應該關注周邊的利益方,不能一味地只想到全自動化清洗,應尋求各方關系的平衡點。”在電站清洗方面,李韌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智能化、標準化運維需要人工手段加持
目前電站運維中的集中平臺已成為趨勢,大量的電站通過遠程數據來進行診斷。但是李韌認為,平臺需要有平臺的機制,運維人員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智能化工具,同時需要專人專責定時定量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從而篩選出更有價值的信息,加強數據分析和故障預判能力,及時溝通,快速故障預判和響應反饋。此外,還需要建立嚴格的運維管理評價體系,對于電站運維和資產狀況進行評估,從定性到定量,使評價指標可量化。
談到電站運維的標準化,李韌以高速路旁的某電站為案例,指出電站形象的重要性:“電站形象做的不夠到位,即使發電量高,還是會影響整個企業一系列的投資問題,電站應該像工廠一樣標準化運作,通過形象化的工程來帶領各項工作更加規范。”
未雨綢繆,將工作做在前面
電站停運往往會影響電站收益,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進行故障恢復,需要運維人員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簡單的來說即人員的管理及物資的準備。提前將各項故障歸類,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對應選擇解決方案,將停運時間縮到最短。“這是我們內部考核的依據,也是對業主做的承諾。我們的運維人員提前都會接受專業的模擬培訓。”此外,李韌還表示,一些日常的元器件雖然非常簡單,但也應當有一定的儲備。
事實上,在未雨綢繆方面,不管是針對故障的解決,在日常的管理方面也應做到將工作做在前面。首先是班組建設的管理,電站運維是一項枯燥并且長期的一線工作,如何化解傳統行業艱苦崗位和年輕人個性化的沖突?如何使分散獨立班組建立團隊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如何滿足一線運維人員的內心需求和榮譽感?李韌給出了答案:日常的班組建設必須以人為本,鼓勵創新,把工作變成“活動”,充分發揮員工的能動性,將活動融入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員工凝聚力。
最后,李韌認為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應該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安全不是口號,應該落實到位。”李韌表示:首先運維人員需要學會清晰地識別安全風險隱患,通過持續教育、宣貫、監督逐步培養自主安全意識,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形成互助團隊管理。這都需要提前將這些工作落實到實處,才能在真正的安全問題發生時做到臨危不亂,從容應對。
最原始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目前的光伏電站運維中,大家看到的只有發電量的結果,卻無法對運維的過程進行專業的評判,由此,李韌提出了日常運維工作過程中的三個要點:提前計劃、按時執行、清晰記錄,將運維工作落實到實處,按計劃持續推進,任務落實到人,這是最原始卻也最有效的方法。
為了實現運維工作中的有效巡檢,李韌以生動的“巡檢王”活動給出了他的方法:以記步軟件的結果來判斷巡檢人員的工作是否到位,結果表明,這樣的方式在檢測巡檢工作是否落實到位起到了相對有效的作用。“關于電站的清洗,除了本身的技術問題以外,我認為更應該關注周邊的利益方,不能一味地只想到全自動化清洗,應尋求各方關系的平衡點。”在電站清洗方面,李韌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智能化、標準化運維需要人工手段加持
目前電站運維中的集中平臺已成為趨勢,大量的電站通過遠程數據來進行診斷。但是李韌認為,平臺需要有平臺的機制,運維人員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智能化工具,同時需要專人專責定時定量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從而篩選出更有價值的信息,加強數據分析和故障預判能力,及時溝通,快速故障預判和響應反饋。此外,還需要建立嚴格的運維管理評價體系,對于電站運維和資產狀況進行評估,從定性到定量,使評價指標可量化。
談到電站運維的標準化,李韌以高速路旁的某電站為案例,指出電站形象的重要性:“電站形象做的不夠到位,即使發電量高,還是會影響整個企業一系列的投資問題,電站應該像工廠一樣標準化運作,通過形象化的工程來帶領各項工作更加規范。”
未雨綢繆,將工作做在前面
電站停運往往會影響電站收益,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進行故障恢復,需要運維人員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簡單的來說即人員的管理及物資的準備。提前將各項故障歸類,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對應選擇解決方案,將停運時間縮到最短。“這是我們內部考核的依據,也是對業主做的承諾。我們的運維人員提前都會接受專業的模擬培訓。”此外,李韌還表示,一些日常的元器件雖然非常簡單,但也應當有一定的儲備。
事實上,在未雨綢繆方面,不管是針對故障的解決,在日常的管理方面也應做到將工作做在前面。首先是班組建設的管理,電站運維是一項枯燥并且長期的一線工作,如何化解傳統行業艱苦崗位和年輕人個性化的沖突?如何使分散獨立班組建立團隊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如何滿足一線運維人員的內心需求和榮譽感?李韌給出了答案:日常的班組建設必須以人為本,鼓勵創新,把工作變成“活動”,充分發揮員工的能動性,將活動融入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員工凝聚力。
最后,李韌認為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應該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安全不是口號,應該落實到位。”李韌表示:首先運維人員需要學會清晰地識別安全風險隱患,通過持續教育、宣貫、監督逐步培養自主安全意識,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形成互助團隊管理。這都需要提前將這些工作落實到實處,才能在真正的安全問題發生時做到臨危不亂,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