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記者剛一走進綿竹市什地鎮合結村村委會,一抬頭就看見屋頂上的光伏發電板一塊塊正在享受著“陽光浴”。“只要有陽光就意味著我們有收益。”這樣的天氣樂壞了合結村村委會主任李軍。(7月20日海南日報)
光伏扶貧主要是在住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多余上網”。也就是說,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通過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每戶人家都將成為微型太陽能電站。
去年以來,綿竹市試點“光伏扶貧”,在8個試點村共投資114.4萬元,建成總功率135千瓦村級光伏發電項目。試點項目能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96人持續受益,預計每個貧困村年均增收近3萬元、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近400元。
在探索光伏精準扶貧的新模式中,綿竹市在全省率先實施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提升扶貧“造血功能”。通過政府企業雙補助、“公司+農戶”等方式,建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屋頂光伏發電等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
光伏扶貧可以從三個方面讓貧困戶受益:一是通過扶貧資金投入,幫助貧困戶建設光伏電站,產權和收益全歸貧困戶所有;貧困村建設光伏電站,收益用于村級公益事業等支出,貧困戶間接受益;建設大型地面集中光伏電站和現代光伏農業,通過流轉土地、收取光伏扶貧基金、參與分紅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看來,光伏扶貧可以讓扶貧成為一種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一方面企業有源源不斷的盈利的源頭活水,這是扶貧的一個可持續的基礎,另一方面是由過去“輸血式”的單向扶貧變成當地貧困戶自主的,雙向互動式的扶貧,使貧困戶有尊嚴,看到致富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未來。
筆者以為,開展光伏扶貧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實現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使貧困群眾在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直接。促進光伏扶貧的發展,關鍵要從政策機制上,捋順市場秩序,盡早找到一個可持續、各方共贏的路子,制定一套完善的光伏扶貧政策機制;在實施中,除了考慮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一定還要兼顧到扶貧效應。
光伏扶貧主要是在住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多余上網”。也就是說,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通過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每戶人家都將成為微型太陽能電站。
去年以來,綿竹市試點“光伏扶貧”,在8個試點村共投資114.4萬元,建成總功率135千瓦村級光伏發電項目。試點項目能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696人持續受益,預計每個貧困村年均增收近3萬元、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近400元。
在探索光伏精準扶貧的新模式中,綿竹市在全省率先實施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提升扶貧“造血功能”。通過政府企業雙補助、“公司+農戶”等方式,建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屋頂光伏發電等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
光伏扶貧可以從三個方面讓貧困戶受益:一是通過扶貧資金投入,幫助貧困戶建設光伏電站,產權和收益全歸貧困戶所有;貧困村建設光伏電站,收益用于村級公益事業等支出,貧困戶間接受益;建設大型地面集中光伏電站和現代光伏農業,通過流轉土地、收取光伏扶貧基金、參與分紅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看來,光伏扶貧可以讓扶貧成為一種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一方面企業有源源不斷的盈利的源頭活水,這是扶貧的一個可持續的基礎,另一方面是由過去“輸血式”的單向扶貧變成當地貧困戶自主的,雙向互動式的扶貧,使貧困戶有尊嚴,看到致富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未來。
筆者以為,開展光伏扶貧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實現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使貧困群眾在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直接。促進光伏扶貧的發展,關鍵要從政策機制上,捋順市場秩序,盡早找到一個可持續、各方共贏的路子,制定一套完善的光伏扶貧政策機制;在實施中,除了考慮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一定還要兼顧到扶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