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然擁有不少優勢,但對于可能存在的“水土不服”,對光伏發電是否仍選擇“蜂擁而上”?對此,重慶選擇了保持理性科學的態度。7月10日,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獲悉,《重慶市能源局關于引導全市光伏發電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已于日前印發。《通知》不僅分析了重慶發展光伏發電的現實條件,還在嚴格規劃和有序引導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重慶不適宜發展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
據了解,光伏發電項目分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光伏電站”兩類。前者是指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運行,以用戶側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并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項目。光伏電站則是指作為公共電源建設及運行管理,所發電量全部上網的光伏發電項目。
《通知》指出,重慶屬于太陽能資源一般地區,年平均日照小時數約1100小時,太陽能年均總輻射量3100兆焦/平方米,為最低的第四等級。同時,重慶多山少平地,森林覆蓋率較高,可利用土地資源較少。
而光伏電站單位占地面積較大,1萬千瓦裝機容量占地約350畝。結合全市五大功能區發展戰略、太陽能資源稟賦和土地資源,以及當前光伏發電技術水平,重慶暫不具備發展太陽能發電的優勢,不適宜發展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
實行備案管理將嚴格制定光伏電站規劃
《通知》表示,重慶將對全市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備案管理,按照屬地化原則在項目所在區縣主管部門備案,具體辦法依照市發改委相關文件執行。與此同時,項目備案建設應符合所在地的光伏電站發展規劃,并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編制光伏電站建設方案,落實項目太陽能資源測評、建設規模、規劃選址、土地利用、電網接入條件等。
重慶將嚴格制定光伏電站發展規劃,開展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區縣應編制本地區光伏電站發展規劃,主要包括:太陽能資源條件、發展目標、區域布局、重點項目、實施步驟、配套電網、保障措施等,并與土地、環保、電網等規劃做好銜接。相關區縣編制的光伏電站規劃應報送市能源局,經審核通過并納入全市電力發展專項規劃后方可實施。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重慶則持有序引導的態度,即各區縣結合轄區內太陽能資源,因地制宜利用具備條件的園區廠房、大型商業體、公共設施、新農村建設等建筑屋頂資源,落實電網接入條件,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引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有序發展。
嚴控產品質量對光電轉換效率要求嚴苛
另一方面,重慶還將嚴格執行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
按照相關要求,光伏發電項目新采購的光伏組件應滿足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相關產品技術指標要求。《通知》要求各區縣根據這一要求,通過競爭性比選機制,選擇技術能力和投資經營實力強的光伏項目開發投資企業,開發企業應通過市場機制選擇達到上述技術指標的產品。各級政府使用財政資金支持的光伏扶貧發電項目,應優先采用“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
而“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應達到以下指標: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6.5%和17%以上;高倍聚光光伏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30%以上;硅基、銅銦鎵硒、碲化鎘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2%、13%、13%和12%以上。
與此同時,《通知》還就如何做好并網接入服務、落實電價補貼政策、加強信息化管理和落實相關部門政策、規范有序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