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扶持政策不明的問題
2. 靠資源吃飯,能建造發電站的屋頂有限的問題
3. 光照有限,日照長短有限,晶體轉換率低的問題
4. 光伏公司公司之間廝殺的問題
5. 光伏產業公司擴大產能,迫使國家出政策,引鴆止渴的問題
6. 項目回報期太長,有些高達13年,還沒算后期維護、人工成本的問題
7. 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手中,中國的技術都是過時技術的問題
8. 光伏是人為制造的虛假的繁榮?還是已經悲觀過度?
9. 光伏“是污染,是垃圾行業”的問題
10. 光伏公司不是科技類公司,僅僅是生產廠家的問題
月初因朋友事去了一趟北京,順帶調研一家在新三板掛牌、努力轉創業板過程中的公司,碰巧得知其中一位大股東之前做過光伏,而且據說是資深骨灰級的人物(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曾經的技術總監亦是其好友)。對于現在光伏行業逐漸起色、重新熱鬧起來的現狀,這位朋友拋給我四個字——謹慎入局。
一方面,這位朋友對光伏行業內幕甚是了解,哪家公司哪派人物,從哪里來往哪里去,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之前他做的一些項目,盡管自己損傷不大,但是身邊不少人的經歷或者過程就是一部部血淚史,倒是讓他時刻警惕。或者,這就是許多年前在光伏行業摔跟斗的那批人的真實寫照吧——說起來都是淚。
當時,彼此交流起這么一個曾經驚天動地的行業,一來一去,竟然也談了好幾個小時,以至于都忘了來他公司是干嘛的了,哈哈……
然而,我發現在交談過程中,他擔心在意的一些問題,其實在后續這幾年光伏產業發展中,已經逐漸得到了解決。下面我羅列當中談及的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我想這些也是光伏行業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也是多空雙方主要分歧所在吧。
一、政府扶持政策不明的問題
一直以來,光伏行業的政府扶持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占主導地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各種補貼、各種支持,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的。而這些政策也催化了上一波驚天動地的創富神話。
一個行業需要培育,需要引導,這個無論是政府還是產業,甚至行業從業人員,都需要這樣那樣的推動力。更何況光伏這么一個具有巨大顛覆力度可能的行業。歷史上每一次能源行業的大動作,都會引起社會深刻的變革。這個也是國家和產業深深體會到的東西。
正因為之前的政策力度如此大,各級省區市政府幾乎是一哄而上,為了趕GDP,催+拉+捧,趕緊上,一下子新增數倍的產能。另一方面國際需求急劇攀升,供應緊缺,使得光伏產品價格被炒上天。這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熱度,以致于國內在短短時間內就誕生了兩個新首富。
同時,這事實上還包含著國家之間的產業較量。后來,歐洲“雙反”事件,使得國內產能一下子被踩急剎車,價格“瞬間”斷崖,使得很多工廠飛速破產,數十萬人的工作受到了影響。進而還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后來還升級到“是否要國家救光伏產業”的電視大討論(公開大討論的視頻,現在在網上隨時可以搜索得到)。
此前政府為何大力支持光伏建廠?當時有幾個非常明確的原因:一是光伏產業能大幅拉動GDP,這個對政府政績太重要了,“工廠一開,一下子所在市的GDP立馬翻番,官員任期內就可以升官(發財)。哪個領導會不干?加上國家又扶持,簡直不睡覺都要干。”
二是,光伏建廠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能拉動許多其它附帶產業——如光伏的安裝維護、光伏產品的運輸、光伏產業園配套的房地產,形成了一個大產業鏈的就業和新的GDP增長點。
三是,國際需求,不少國內企業的產品以出口為主,而這又能拉動出口——這個也很吸引人,因為對于很多有出口考核指標的地方政府,簡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既有企業稅收補貼還有國家補貼,簡直就是躺著賺錢。
四是,這個行業當時門檻很低,政府找當地銀行,貸款上設備,一下子幾條生產線就出來了,而且當時也不管是先進產能還是落后產能,反正生產出來都瞬間賣掉。那種瘋狂的賺錢效應,正常是個人,都會眼紅發瘋。以上就是此前產業第一次爆發時的情景。
事物發展總有它內在的規律,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那么豈不是全世界的工廠都是光伏工廠了?明顯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事物生長得快,衰落也就快。政策可以促進市場發展,政策也可以調節市場。這個是中國特色,就如房地產調控“永遠漲”。
光伏的政策,是否有它特殊的地方呢?每一個光伏行業從業人員體會到那樣一次過山車式的刺激體驗,估計沒誰的印象會不深刻。這個也是北京朋友的切身體會——談虎色變。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這幾年,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光伏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的市場增長如此快速,也深刻體會到這個行業除了有爆發力,更多的是持續的生命力。用數字說話——光伏產能,2016年全球已達75GW,2016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77GW,增幅34%......
在這里,不得不反問一句,光伏死了,還是重獲新生了?因此,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未來政策明不明朗的問題,而是市場現在,更重要的是未來的需求點在哪里?數據表明全球光伏的需求繼續穩步上升!而這就是問題核心所在!
二、靠資源吃飯,能建造發電站的屋頂有限的問題
北京朋友之前做的項目,一些是扶貧項目,一些是屋頂分布式項目,也有地面電站。他認為,能做這些項目的都是有關系的人,“但是哪有這么多屋頂讓你去修電站?哪有這么多地面給你去做電站?”后來,細想之,發現實際上這個問題可以很好地解決——
1. 從國家能源布局來說,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國家能源局已經計劃把光伏發電從現在的1%發展到未來的10%。這個發展空間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這是以國家之力在不斷推進光伏行業的發展,而且推進的速度會嚴格按照國家能源發展計劃去進行。
2. 從行業來說,行業內的公司,為了各自的生存發展,能海外拿單的拼命去海外找項目,比如晶科能源;能國內做項目的就全力國內找項目,比如保利協鑫等。
我想沒有哪個公司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而拼命找項目做吧。事實上,國家在繼續扶持產業,比如給電價補貼、地區補貼等很多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進入到這個行業。
據了解其中修地面電站的企業數量最近增加了不少,很多上市公司專門設立了相關部門去做電站項目。其中一些地面電站,收益竟然高達IRR20%,5年回本,投10億五年賺10億。杠桿就看著辦。這么穩定又能大資金運作的生意去哪里找?!
3. 從社會影響力上來說,全民光伏是有可能的(參考網上光伏太陽能紀錄片《點亮你的屋頂》)。我認為光伏這個產業具有令人鼓舞的、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我們不必擔心屋頂有多少——全民光伏會為大家讓路。這么多屋頂,有得做!當前國家的政策正逐漸往分布式光伏傾斜,這是在為進一步發展全民光伏做措施準備。當然廠商也應該做相應的跟進策略,例如很多一線大廠也大力下沉渠道,發展地區市級經銷代理。有興趣做光伏發電的、以前做過太陽能的、甚至做太陽能熱水器的,都無任歡迎。
三、光照有限,日照長短有限,晶體轉換率低的問題
既然我們住在地球,地球是自轉的,總不能一直霸占太陽,讓它照射自己24小時吧,也要讓它照射一下非洲兄弟。
回到光照這個問題,如果從中國國內分布來說,西北的日照是相對豐富很多,現在很多地面電站也修建在西北光照豐富的地方。光照資源有限,我們能做的主要是把轉換效率提升。
一是,目前多晶電池轉換率17.5%--18%已經接近實驗室水平,而P型與N型單晶轉換率已達到19%-19.5%、21%-24%的水平,且上升空間更大,前景向好。
二是,搭建安裝以及管理光伏板的水平要提升,每個地方的實地情況不一樣,方案設計也需要適度調整。 上天給了我們幾乎無期限的太陽光能,做好接受它一天照12小時的命運吧。剩下的就是把碗放好,看能裝多少是多少。
四、光伏公司之間廝殺的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這樣想:每一個行業都會存在競爭,而且越是未決出勝負的行業、行業集中度越低的行業,行業內競爭越是激烈。在競爭過程中,會因為企業自身的生命力,在市場中拼殺中決定誰可以最終存活下來。這有賴于企業持續研發投入、全產業鏈的布局、創始人的視野和魄力、管理團隊的素質、公司市場策略的執行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產生復合和相互影響的作用。
而正是這樣的殘酷競爭,才會展示商業本來的面目,才會最真實地展現企業家精神。
五、光伏產業公司擴大產能,迫使國家出政策,引鴆止渴的問題
上文提到,歐洲“雙反”事件后,大量工廠倒閉,大量人員失業。很多電視臺舉行辯論會,主題是“要不要救光伏”。當時眾說紛紜,有人說光伏這個垃圾污染產業就應該死掉,有人說這是代表未來的行業,怎能坐視不理。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而企業是能拿到政策就多拿,能多活一天就是一天。
當時的實際狀況是——國家沒有坐視不理,而是一直都關心著產業現狀。倒是地方政府領導心急,因為一是政績沒有了,二是民怨,(部分民眾)民心不穩。因為這個事情來得太突然,國內需求還沒真正發展起來就被歐盟打一悶棍。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認為,這恰恰可以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就如當初其他行業歐美出口斷崖式下跌,迫使中國大力發展內需,使得很多企業重新把目光放回國內,而那些首先轉回國內市場的企業,后來都取得了更大的發展。我們相信這種情況一定會在光伏行業重演。
現在光伏行業依然享受國家的政策扶持,但是國家的政策扶持也會有時間表,在社會需求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家將會減少補貼,直到最后逐漸取消補貼。如果光伏技術發展,度電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圍,那么在實現平價上網之后,那將是必然出現的結果。而這對整個能源行業都是好事。
六、項目回報期太長,有些高達13年,還沒算后期維護、人工成本的問題
這里,先說一下光伏行業普遍回報的情況,以力求客觀一些。上文說到,現在一些地面電站,如果選址得當,運維得當,政策扶持也給力的話,甚至可以做到IRR20%。退一步說,做到15%的已經非常有吸引力了。
另外,有部分企業的項目考慮不周,運維缺乏,沒有形成標準化,以及當初組件等設備選取導致的低效率問題,或者是安裝的布局問題等,導致了項目的低效。
我們相信,這些問題在行業發展中,尤其是導致低效的問題,會一個個被解決。
七、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手中,中國的技術都是過時技術的問題
這個問題比較關鍵!
1. 現在中國的產能占了全球80%,剩下20%在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這里究竟還有多少落后產能?這些落后產能前途如何?如果沒有行業內在發展動力(技術和市場),為何中國產能能增長到這個程度還不垮掉?另外,去年630之后,組件價格大降30%,使得國外(德國、美國、日本)的廠商裁員、降薪、關廠,這些產能也消失了。一方面是供應減少,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斷增加,那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會造成怎么樣的局面演變?
2. 國內廠家設備國產化方面的問題。 2014年,國內光伏制造設備水平處于快速提升階段,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十幾種主要設備中,8種以上國產設備已在國內生產線中居主導地位,其中單晶爐、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清洗制絨設備、組件層壓機、太陽模擬儀等已經達到或著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多晶硅鑄錠爐、多線切割機等設備制造技術取得重大進步,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有些設備如擴散爐、層壓機等已經開始出口,中電48所設備銷售全球第7位。中國光伏關鍵輔料整體處于國產化替代階段,尤其是一些核心環節,如電子漿料中的正面銀漿、EVA膠膜中的上游樹脂、光伏背板中的PVF膜等。
2016年,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從硅材料生產、硅片加工、太陽電池片、組件的生產,到相應的純水制備、環保處理、凈化工程的建設到與光伏產業鏈相應的檢測設備、模擬器等,已經具備成套供應能力,部分產品如擴散爐、管式PECVD、單晶爐、多晶鑄錠爐、層壓機、檢測設備等,已有不同程度的出口。
硅材料加工設備主要有多晶鑄錠爐、單晶爐、切斷機、切方機、多線切割機、硅片檢測分選設備等。其中,單晶爐以優良的性價比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亞洲;多線切割機也已取得突破;多晶硅鑄錠爐已大量在國內企業中使用。
電池片環節:生產環節,清洗/制絨設備:基本以國產為主。擴散爐:經歷了開管-閉管-全封閉(軟著陸)-負壓擴散幾個階段,大部分電池企業采用國產裝備。刻蝕:基本采用濕法工藝,以國產設備為主。PECVD:以管式PECVD為主,也已基本實現國產。
八、光伏是人為制造的虛假的繁榮?還是已經悲觀過度?
首先,光伏是清潔能源,來自太陽,通過光伏板轉變成電能,這樣的能源具有天然的強大生命力。因為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你只需要每天都起床就可以了。
其次,我們應該相信數字、相信科學,未來主要經濟體的能源構成,太陽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迄今為止,美國加州13%,德國8%,而中國現在才1%。這個數字背后意味的空間,一目了然。
再者,石化能源在未來的地位,必然會被各種新能源逐漸替代。其他先不說,就拿現在引領世界未來的科技公司,蘋果總部大樓的供電,Google全部服務器的供電,以及Tesla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就是自己家的光伏電站給自己的Tesla電動汽車充電)。
有人會說這是在美國,離我們自己距離太遙遠。但是事實上國內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已如火如荼,各級政府對光伏的扶持,全民光伏的繼續推進,和扶貧光伏的有效推行,都極大地促進了光伏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從上至下(政府到百姓),從點到面(光伏地面電站到全民分布式光伏),規模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九、光伏“是污染,是垃圾行業”的問題
光伏,從原料到成品的各個生產環節,行業關注主要在于硅片切割過程中對水的大量使用、產生部分有毒物質(如四氯化矽)。
2009年9月,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制定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份文件要求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大于3000噸,占地面積小于6公頃,太陽能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60千瓦時/千克,還原尾氣中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要不低于98.5%、99%、99%;到2011年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產能。這個《意見》會促使市場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只留下若干最優秀的企業。
目前在主要的生產環節,現在國內主要采用改良的西門子工藝,已經做到閉環生產,并不產生廢水廢氣廢雜物。至于項目施工這個環節,更與一般的地產設施安裝無異。只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并不產生廢棄物。所以,技術上并不存在污染生產的問題,二是企業環保投入的問題(這個涉及到政府和環保監管的問題,本文不作展開)。
在發電環節,光伏發電不僅不是污染物、破壞者,而且與火力、水力、柴油發電相比較,光伏發電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排放、無污染、無能源消耗等獨特的環保優勢。火力發電每KWh消耗0.39Kg標準煤,每噸標準煤折合原煤2.05噸,而光伏發電本身沒有廢氣排放、不需要消耗水資源,也沒有污水排放。光伏發電的應用,將大大減輕二氧化碳等各類污染氣體,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建設光伏發電站可以減少大氣污染,有利于環境和資源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過去生產光伏晶片的工藝,需要用大量的水,對當地水資源需求特別大,而目前這個問題已得到大幅改善。
十、光伏公司不是科技類公司,僅僅是生產廠家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
這個行業存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個行業,企業家們的情懷是什么?是什么支撐著這一群人在行業努力?這樣競爭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有什么社會價值、社會意義?它生長的內在驅動力是什么?退出者的理由是什么,進入者的理由又是什么?
我們認為,首先,也是大家都認同的一點——太陽能是一個代表未來的行業。這個已經足夠成為這么多人投入到這個行業的理由,成為他們不斷前行的意志支持,“希望是所有人度過黑暗的光芒”。其次,在這烽火連天、諸侯企業林立的行業,誰是老大,誰又能主導和引領行業走向明天,這難道不需要企業家精神嗎?而這當中,伴隨的技術革新,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效率提升,先進淘汰落后,正是商業發展的內涵所在。
全球太陽能行業的持續發展不可逆轉。幾乎所有行業從業者,打心底里都認為,或者都曾經認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長期發展是積極正面的。關于光伏公司是不是科技類公司的問題,答案應該是:光伏太陽能產業鏈,每個環節的企業的角色和生意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以上是對光伏談虎色變的一些問題所在,以及事實上正在或者已經發生了的變化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2. 靠資源吃飯,能建造發電站的屋頂有限的問題
3. 光照有限,日照長短有限,晶體轉換率低的問題
4. 光伏公司公司之間廝殺的問題
5. 光伏產業公司擴大產能,迫使國家出政策,引鴆止渴的問題
6. 項目回報期太長,有些高達13年,還沒算后期維護、人工成本的問題
7. 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手中,中國的技術都是過時技術的問題
8. 光伏是人為制造的虛假的繁榮?還是已經悲觀過度?
9. 光伏“是污染,是垃圾行業”的問題
10. 光伏公司不是科技類公司,僅僅是生產廠家的問題
月初因朋友事去了一趟北京,順帶調研一家在新三板掛牌、努力轉創業板過程中的公司,碰巧得知其中一位大股東之前做過光伏,而且據說是資深骨灰級的人物(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曾經的技術總監亦是其好友)。對于現在光伏行業逐漸起色、重新熱鬧起來的現狀,這位朋友拋給我四個字——謹慎入局。
一方面,這位朋友對光伏行業內幕甚是了解,哪家公司哪派人物,從哪里來往哪里去,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之前他做的一些項目,盡管自己損傷不大,但是身邊不少人的經歷或者過程就是一部部血淚史,倒是讓他時刻警惕。或者,這就是許多年前在光伏行業摔跟斗的那批人的真實寫照吧——說起來都是淚。
當時,彼此交流起這么一個曾經驚天動地的行業,一來一去,竟然也談了好幾個小時,以至于都忘了來他公司是干嘛的了,哈哈……
然而,我發現在交談過程中,他擔心在意的一些問題,其實在后續這幾年光伏產業發展中,已經逐漸得到了解決。下面我羅列當中談及的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我想這些也是光伏行業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也是多空雙方主要分歧所在吧。
一、政府扶持政策不明的問題
一直以來,光伏行業的政府扶持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占主導地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各種補貼、各種支持,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的。而這些政策也催化了上一波驚天動地的創富神話。
一個行業需要培育,需要引導,這個無論是政府還是產業,甚至行業從業人員,都需要這樣那樣的推動力。更何況光伏這么一個具有巨大顛覆力度可能的行業。歷史上每一次能源行業的大動作,都會引起社會深刻的變革。這個也是國家和產業深深體會到的東西。
正因為之前的政策力度如此大,各級省區市政府幾乎是一哄而上,為了趕GDP,催+拉+捧,趕緊上,一下子新增數倍的產能。另一方面國際需求急劇攀升,供應緊缺,使得光伏產品價格被炒上天。這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熱度,以致于國內在短短時間內就誕生了兩個新首富。
同時,這事實上還包含著國家之間的產業較量。后來,歐洲“雙反”事件,使得國內產能一下子被踩急剎車,價格“瞬間”斷崖,使得很多工廠飛速破產,數十萬人的工作受到了影響。進而還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后來還升級到“是否要國家救光伏產業”的電視大討論(公開大討論的視頻,現在在網上隨時可以搜索得到)。
此前政府為何大力支持光伏建廠?當時有幾個非常明確的原因:一是光伏產業能大幅拉動GDP,這個對政府政績太重要了,“工廠一開,一下子所在市的GDP立馬翻番,官員任期內就可以升官(發財)。哪個領導會不干?加上國家又扶持,簡直不睡覺都要干。”
二是,光伏建廠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能拉動許多其它附帶產業——如光伏的安裝維護、光伏產品的運輸、光伏產業園配套的房地產,形成了一個大產業鏈的就業和新的GDP增長點。
三是,國際需求,不少國內企業的產品以出口為主,而這又能拉動出口——這個也很吸引人,因為對于很多有出口考核指標的地方政府,簡直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既有企業稅收補貼還有國家補貼,簡直就是躺著賺錢。
四是,這個行業當時門檻很低,政府找當地銀行,貸款上設備,一下子幾條生產線就出來了,而且當時也不管是先進產能還是落后產能,反正生產出來都瞬間賣掉。那種瘋狂的賺錢效應,正常是個人,都會眼紅發瘋。以上就是此前產業第一次爆發時的情景。
事物發展總有它內在的規律,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那么豈不是全世界的工廠都是光伏工廠了?明顯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事物生長得快,衰落也就快。政策可以促進市場發展,政策也可以調節市場。這個是中國特色,就如房地產調控“永遠漲”。
光伏的政策,是否有它特殊的地方呢?每一個光伏行業從業人員體會到那樣一次過山車式的刺激體驗,估計沒誰的印象會不深刻。這個也是北京朋友的切身體會——談虎色變。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這幾年,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光伏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的市場增長如此快速,也深刻體會到這個行業除了有爆發力,更多的是持續的生命力。用數字說話——光伏產能,2016年全球已達75GW,2016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77GW,增幅34%......
在這里,不得不反問一句,光伏死了,還是重獲新生了?因此,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未來政策明不明朗的問題,而是市場現在,更重要的是未來的需求點在哪里?數據表明全球光伏的需求繼續穩步上升!而這就是問題核心所在!
二、靠資源吃飯,能建造發電站的屋頂有限的問題
北京朋友之前做的項目,一些是扶貧項目,一些是屋頂分布式項目,也有地面電站。他認為,能做這些項目的都是有關系的人,“但是哪有這么多屋頂讓你去修電站?哪有這么多地面給你去做電站?”后來,細想之,發現實際上這個問題可以很好地解決——
1. 從國家能源布局來說,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國家能源局已經計劃把光伏發電從現在的1%發展到未來的10%。這個發展空間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這是以國家之力在不斷推進光伏行業的發展,而且推進的速度會嚴格按照國家能源發展計劃去進行。
2. 從行業來說,行業內的公司,為了各自的生存發展,能海外拿單的拼命去海外找項目,比如晶科能源;能國內做項目的就全力國內找項目,比如保利協鑫等。
我想沒有哪個公司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而拼命找項目做吧。事實上,國家在繼續扶持產業,比如給電價補貼、地區補貼等很多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進入到這個行業。
據了解其中修地面電站的企業數量最近增加了不少,很多上市公司專門設立了相關部門去做電站項目。其中一些地面電站,收益竟然高達IRR20%,5年回本,投10億五年賺10億。杠桿就看著辦。這么穩定又能大資金運作的生意去哪里找?!
3. 從社會影響力上來說,全民光伏是有可能的(參考網上光伏太陽能紀錄片《點亮你的屋頂》)。我認為光伏這個產業具有令人鼓舞的、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我們不必擔心屋頂有多少——全民光伏會為大家讓路。這么多屋頂,有得做!當前國家的政策正逐漸往分布式光伏傾斜,這是在為進一步發展全民光伏做措施準備。當然廠商也應該做相應的跟進策略,例如很多一線大廠也大力下沉渠道,發展地區市級經銷代理。有興趣做光伏發電的、以前做過太陽能的、甚至做太陽能熱水器的,都無任歡迎。
三、光照有限,日照長短有限,晶體轉換率低的問題
既然我們住在地球,地球是自轉的,總不能一直霸占太陽,讓它照射自己24小時吧,也要讓它照射一下非洲兄弟。
回到光照這個問題,如果從中國國內分布來說,西北的日照是相對豐富很多,現在很多地面電站也修建在西北光照豐富的地方。光照資源有限,我們能做的主要是把轉換效率提升。
一是,目前多晶電池轉換率17.5%--18%已經接近實驗室水平,而P型與N型單晶轉換率已達到19%-19.5%、21%-24%的水平,且上升空間更大,前景向好。
二是,搭建安裝以及管理光伏板的水平要提升,每個地方的實地情況不一樣,方案設計也需要適度調整。 上天給了我們幾乎無期限的太陽光能,做好接受它一天照12小時的命運吧。剩下的就是把碗放好,看能裝多少是多少。
四、光伏公司之間廝殺的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這樣想:每一個行業都會存在競爭,而且越是未決出勝負的行業、行業集中度越低的行業,行業內競爭越是激烈。在競爭過程中,會因為企業自身的生命力,在市場中拼殺中決定誰可以最終存活下來。這有賴于企業持續研發投入、全產業鏈的布局、創始人的視野和魄力、管理團隊的素質、公司市場策略的執行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產生復合和相互影響的作用。
而正是這樣的殘酷競爭,才會展示商業本來的面目,才會最真實地展現企業家精神。
五、光伏產業公司擴大產能,迫使國家出政策,引鴆止渴的問題
上文提到,歐洲“雙反”事件后,大量工廠倒閉,大量人員失業。很多電視臺舉行辯論會,主題是“要不要救光伏”。當時眾說紛紜,有人說光伏這個垃圾污染產業就應該死掉,有人說這是代表未來的行業,怎能坐視不理。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而企業是能拿到政策就多拿,能多活一天就是一天。
當時的實際狀況是——國家沒有坐視不理,而是一直都關心著產業現狀。倒是地方政府領導心急,因為一是政績沒有了,二是民怨,(部分民眾)民心不穩。因為這個事情來得太突然,國內需求還沒真正發展起來就被歐盟打一悶棍。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認為,這恰恰可以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就如當初其他行業歐美出口斷崖式下跌,迫使中國大力發展內需,使得很多企業重新把目光放回國內,而那些首先轉回國內市場的企業,后來都取得了更大的發展。我們相信這種情況一定會在光伏行業重演。
現在光伏行業依然享受國家的政策扶持,但是國家的政策扶持也會有時間表,在社會需求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家將會減少補貼,直到最后逐漸取消補貼。如果光伏技術發展,度電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圍,那么在實現平價上網之后,那將是必然出現的結果。而這對整個能源行業都是好事。
六、項目回報期太長,有些高達13年,還沒算后期維護、人工成本的問題
這里,先說一下光伏行業普遍回報的情況,以力求客觀一些。上文說到,現在一些地面電站,如果選址得當,運維得當,政策扶持也給力的話,甚至可以做到IRR20%。退一步說,做到15%的已經非常有吸引力了。
另外,有部分企業的項目考慮不周,運維缺乏,沒有形成標準化,以及當初組件等設備選取導致的低效率問題,或者是安裝的布局問題等,導致了項目的低效。
我們相信,這些問題在行業發展中,尤其是導致低效的問題,會一個個被解決。
七、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手中,中國的技術都是過時技術的問題
這個問題比較關鍵!
1. 現在中國的產能占了全球80%,剩下20%在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這里究竟還有多少落后產能?這些落后產能前途如何?如果沒有行業內在發展動力(技術和市場),為何中國產能能增長到這個程度還不垮掉?另外,去年630之后,組件價格大降30%,使得國外(德國、美國、日本)的廠商裁員、降薪、關廠,這些產能也消失了。一方面是供應減少,另一方面是需求不斷增加,那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會造成怎么樣的局面演變?
2. 國內廠家設備國產化方面的問題。 2014年,國內光伏制造設備水平處于快速提升階段,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十幾種主要設備中,8種以上國產設備已在國內生產線中居主導地位,其中單晶爐、擴散爐、等離子刻蝕機、清洗制絨設備、組件層壓機、太陽模擬儀等已經達到或著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多晶硅鑄錠爐、多線切割機等設備制造技術取得重大進步,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有些設備如擴散爐、層壓機等已經開始出口,中電48所設備銷售全球第7位。中國光伏關鍵輔料整體處于國產化替代階段,尤其是一些核心環節,如電子漿料中的正面銀漿、EVA膠膜中的上游樹脂、光伏背板中的PVF膜等。
2016年,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從硅材料生產、硅片加工、太陽電池片、組件的生產,到相應的純水制備、環保處理、凈化工程的建設到與光伏產業鏈相應的檢測設備、模擬器等,已經具備成套供應能力,部分產品如擴散爐、管式PECVD、單晶爐、多晶鑄錠爐、層壓機、檢測設備等,已有不同程度的出口。
硅材料加工設備主要有多晶鑄錠爐、單晶爐、切斷機、切方機、多線切割機、硅片檢測分選設備等。其中,單晶爐以優良的性價比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亞洲;多線切割機也已取得突破;多晶硅鑄錠爐已大量在國內企業中使用。
電池片環節:生產環節,清洗/制絨設備:基本以國產為主。擴散爐:經歷了開管-閉管-全封閉(軟著陸)-負壓擴散幾個階段,大部分電池企業采用國產裝備。刻蝕:基本采用濕法工藝,以國產設備為主。PECVD:以管式PECVD為主,也已基本實現國產。
八、光伏是人為制造的虛假的繁榮?還是已經悲觀過度?
首先,光伏是清潔能源,來自太陽,通過光伏板轉變成電能,這樣的能源具有天然的強大生命力。因為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你只需要每天都起床就可以了。
其次,我們應該相信數字、相信科學,未來主要經濟體的能源構成,太陽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迄今為止,美國加州13%,德國8%,而中國現在才1%。這個數字背后意味的空間,一目了然。
再者,石化能源在未來的地位,必然會被各種新能源逐漸替代。其他先不說,就拿現在引領世界未來的科技公司,蘋果總部大樓的供電,Google全部服務器的供電,以及Tesla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就是自己家的光伏電站給自己的Tesla電動汽車充電)。
有人會說這是在美國,離我們自己距離太遙遠。但是事實上國內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已如火如荼,各級政府對光伏的扶持,全民光伏的繼續推進,和扶貧光伏的有效推行,都極大地促進了光伏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從上至下(政府到百姓),從點到面(光伏地面電站到全民分布式光伏),規模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九、光伏“是污染,是垃圾行業”的問題
光伏,從原料到成品的各個生產環節,行業關注主要在于硅片切割過程中對水的大量使用、產生部分有毒物質(如四氯化矽)。
2009年9月,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制定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份文件要求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大于3000噸,占地面積小于6公頃,太陽能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60千瓦時/千克,還原尾氣中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要不低于98.5%、99%、99%;到2011年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產能。這個《意見》會促使市場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只留下若干最優秀的企業。
目前在主要的生產環節,現在國內主要采用改良的西門子工藝,已經做到閉環生產,并不產生廢水廢氣廢雜物。至于項目施工這個環節,更與一般的地產設施安裝無異。只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并不產生廢棄物。所以,技術上并不存在污染生產的問題,二是企業環保投入的問題(這個涉及到政府和環保監管的問題,本文不作展開)。
在發電環節,光伏發電不僅不是污染物、破壞者,而且與火力、水力、柴油發電相比較,光伏發電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排放、無污染、無能源消耗等獨特的環保優勢。火力發電每KWh消耗0.39Kg標準煤,每噸標準煤折合原煤2.05噸,而光伏發電本身沒有廢氣排放、不需要消耗水資源,也沒有污水排放。光伏發電的應用,將大大減輕二氧化碳等各類污染氣體,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建設光伏發電站可以減少大氣污染,有利于環境和資源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過去生產光伏晶片的工藝,需要用大量的水,對當地水資源需求特別大,而目前這個問題已得到大幅改善。
十、光伏公司不是科技類公司,僅僅是生產廠家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
這個行業存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個行業,企業家們的情懷是什么?是什么支撐著這一群人在行業努力?這樣競爭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有什么社會價值、社會意義?它生長的內在驅動力是什么?退出者的理由是什么,進入者的理由又是什么?
我們認為,首先,也是大家都認同的一點——太陽能是一個代表未來的行業。這個已經足夠成為這么多人投入到這個行業的理由,成為他們不斷前行的意志支持,“希望是所有人度過黑暗的光芒”。其次,在這烽火連天、諸侯企業林立的行業,誰是老大,誰又能主導和引領行業走向明天,這難道不需要企業家精神嗎?而這當中,伴隨的技術革新,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效率提升,先進淘汰落后,正是商業發展的內涵所在。
全球太陽能行業的持續發展不可逆轉。幾乎所有行業從業者,打心底里都認為,或者都曾經認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長期發展是積極正面的。關于光伏公司是不是科技類公司的問題,答案應該是:光伏太陽能產業鏈,每個環節的企業的角色和生意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以上是對光伏談虎色變的一些問題所在,以及事實上正在或者已經發生了的變化的情況,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