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一石激起千層浪,這讓《巴黎協定》、碳減排和清潔能源等詞再次登上各大媒體頭條。
眾所周知,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2℃!為什么是2℃?2℃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耶魯經濟學家諾德豪斯1977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如果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2℃以上,那么,氣候變暖對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的傷害將會變得嚴重。
2℃閾值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隨著1880年以來工業化的普及,氣溫已經上升了0.85℃。聯合國的研究表示,這可能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在6月7日舉行的邊會“2°聯盟:清潔能源論壇”上指出,盡管各方承諾已有成效,但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在上升,碳減排挑戰嚴峻。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后,將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威脅?大量研究機構和公開數據資料認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后,將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糧食減產,流行病增加,物種多樣性受到威脅等災難性后果。
面對如此嚴重的后果,我們能做些什么?若要實現2℃目標,哪些因素是關鍵?日前,中國電力新聞網以及中電傳媒微博、微信、論壇發起關于此話題征集活動,詳細調查結果見下圖。
提高可再生能源效率是關鍵
受訪人群中,41%的人認為,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是提高可再生能源能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沒有能源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難以覆蓋現在的化石能源。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解決好棄水、棄風、棄光問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轉換效率是關鍵的關鍵。” 國網遼寧葫蘆島供電公司陳超表示。
陳超認為,作為電網企業,電網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研究,應結合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分析“源-網-荷”互動對未來電網運行控制的影響,以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主動消納能力,增強電力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潛力,實現綜合能效的提升。
云南昆明供電局宜良供電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張雯茜說:“二氧化碳是影響氣候的一個關鍵因素,溫度控制目標一旦對應二氧化碳濃度,就相當于明確減排量,而可再生能源能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地方政府和全社會需付出更多努力
有26%的受訪人群認為,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是地方政府和全社會付出更多努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報告稱,要保持氣溫升幅低于2℃,需要全球在數十年內每年削減3%至6%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樣的減排力度將是現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以此看來,地方政府和全社會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按照目前的減排情況,實現2℃目標很難,地方政府必須付出更多超越承諾的努力。” 戴彥德表示。
“全球氣溫控制,形勢緊迫,勢在必行,因為全球氣溫上升不可逆轉。這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博弈,也是全世界的自我救贖,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關鍵在行動。” 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梧州局梁學盛表示。
“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目前的減排情況,要實現2℃目標很難,地方政府和全社會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國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減少污染排放,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陳超表示,《巴黎協定》不止要控制在2℃,更追求控制在1.5℃,因而應對氣侯變化要有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關于實現節能減排工作目標,有受訪者認為,要下大力氣、下真功夫,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全面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著力抓好節約和替代石油、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節能、余熱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十項重點節能工程;要加大其它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交通領域要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嚴格實施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消費領域要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產品,農村地區要大力發展戶用沼氣工程;要努力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核電等清潔能源,加快開發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
還有33%的受訪人群認為,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是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也日趨尖銳。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正確道路。
有受訪者表示,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堅持走集約發展、內涵發展、清潔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道路,在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推動了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堅持清潔發展,構筑低碳產業。把握世界經濟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趨勢,按照專業集成、投資集中、資源集聚、效益集約的原則,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煤焦化、煤制醇、煤制醚,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同時,促進了煤炭資源的高效轉化和清潔利用,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堅持轉型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兩個提升”,即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科學合理開發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同時,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構建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
電力,作為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環,要為節能減排作出應有貢獻。有受訪者表示,如今,我們也正在積極行動:逐漸減少火電比例,增加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天然氣發電、潮汐發電以及核電等比例,比如南方電網這兩年即將建成的滇西北工程、烏東德送電廣東工程等西電東送工程,都是把云南的清潔水電源源不斷送到廣東等發達地區,有效減少了火電的比例。同時,在電力輸送環節,增加科技投入,逐步降低線損率,優化農網結構,提高電力輸送率和到達率。當然,全民節能減排意識的形成,才能更有效為全球氣溫上升做出每個人應有的貢獻。
眾所周知,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2℃!為什么是2℃?2℃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耶魯經濟學家諾德豪斯1977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如果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2℃以上,那么,氣候變暖對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的傷害將會變得嚴重。
2℃閾值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隨著1880年以來工業化的普及,氣溫已經上升了0.85℃。聯合國的研究表示,這可能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在6月7日舉行的邊會“2°聯盟:清潔能源論壇”上指出,盡管各方承諾已有成效,但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在上升,碳減排挑戰嚴峻。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后,將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威脅?大量研究機構和公開數據資料認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后,將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糧食減產,流行病增加,物種多樣性受到威脅等災難性后果。
面對如此嚴重的后果,我們能做些什么?若要實現2℃目標,哪些因素是關鍵?日前,中國電力新聞網以及中電傳媒微博、微信、論壇發起關于此話題征集活動,詳細調查結果見下圖。
提高可再生能源效率是關鍵
受訪人群中,41%的人認為,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是提高可再生能源能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沒有能源效率的提高,可再生能源難以覆蓋現在的化石能源。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解決好棄水、棄風、棄光問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轉換效率是關鍵的關鍵。” 國網遼寧葫蘆島供電公司陳超表示。
陳超認為,作為電網企業,電網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研究,應結合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分析“源-網-荷”互動對未來電網運行控制的影響,以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主動消納能力,增強電力系統的可控性和可靠性,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潛力,實現綜合能效的提升。
云南昆明供電局宜良供電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張雯茜說:“二氧化碳是影響氣候的一個關鍵因素,溫度控制目標一旦對應二氧化碳濃度,就相當于明確減排量,而可再生能源能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地方政府和全社會需付出更多努力
有26%的受訪人群認為,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是地方政府和全社會付出更多努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報告稱,要保持氣溫升幅低于2℃,需要全球在數十年內每年削減3%至6%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樣的減排力度將是現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以此看來,地方政府和全社會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按照目前的減排情況,實現2℃目標很難,地方政府必須付出更多超越承諾的努力。” 戴彥德表示。
“全球氣溫控制,形勢緊迫,勢在必行,因為全球氣溫上升不可逆轉。這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博弈,也是全世界的自我救贖,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關鍵在行動。” 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梧州局梁學盛表示。
“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目前的減排情況,要實現2℃目標很難,地方政府和全社會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國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減少污染排放,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陳超表示,《巴黎協定》不止要控制在2℃,更追求控制在1.5℃,因而應對氣侯變化要有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關于實現節能減排工作目標,有受訪者認為,要下大力氣、下真功夫,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全面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著力抓好節約和替代石油、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節能、余熱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十項重點節能工程;要加大其它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交通領域要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嚴格實施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消費領域要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產品,農村地區要大力發展戶用沼氣工程;要努力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核電等清潔能源,加快開發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
還有33%的受訪人群認為,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是實現2℃目標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也日趨尖銳。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正確道路。
有受訪者表示,碳減排應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堅持走集約發展、內涵發展、清潔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道路,在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推動了地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堅持清潔發展,構筑低碳產業。把握世界經濟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趨勢,按照專業集成、投資集中、資源集聚、效益集約的原則,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煤焦化、煤制醇、煤制醚,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同時,促進了煤炭資源的高效轉化和清潔利用,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堅持轉型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兩個提升”,即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科學合理開發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同時,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構建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
電力,作為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環,要為節能減排作出應有貢獻。有受訪者表示,如今,我們也正在積極行動:逐漸減少火電比例,增加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天然氣發電、潮汐發電以及核電等比例,比如南方電網這兩年即將建成的滇西北工程、烏東德送電廣東工程等西電東送工程,都是把云南的清潔水電源源不斷送到廣東等發達地區,有效減少了火電的比例。同時,在電力輸送環節,增加科技投入,逐步降低線損率,優化農網結構,提高電力輸送率和到達率。當然,全民節能減排意識的形成,才能更有效為全球氣溫上升做出每個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