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3月8日北京訊(記者 王玲 鮑曉倩 陳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在許多地方,發展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兩會期間,代表們圍繞如何發展好新能源產業建言獻策。
將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案例:去年8月8日,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甘肅酒泉風電基地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據評估,酒泉市風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年滿負荷發電小時數可達2300小時,適宜建設大型并網型風力發電場。
甘肅河西走廊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酒泉市的瓜州、玉門一帶素有“世界風庫”之稱,整個河西走廊的風能資源理論儲量約2億千瓦。
“為了將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我們提出了把河西建成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的構想,把新能源產業作為甘肅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規劃先行、重點突破,使新能源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甘肅省增長最快、最有潛力的產業。”甘肅省省委書記陸浩代表說。
截止去年年底,甘肅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20萬千瓦,占全省電力裝機容量的五分之一。武威光伏發電實驗基地和敦煌兩個10兆瓦光伏發電試驗場,也在短時間內相繼建成,同時與新能源發展相配套的電網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陸浩代表說,“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僅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加快了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有效突破了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對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意義重大。”
讓他感受深刻的是,新能源的開發帶動了河西走廊制造業、旅游業、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帶動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大發展。“目前,我們的風電裝備制造業已經形成了從塔筒、葉片、電機到風機總裝的生產能力,自主完成系統集成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已投入試運行。去年,風電裝備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64億元,占到全省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的四分之一多。”
“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很好。但是,電力外送是個很大的任務,需要及早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輸電網絡。”陸浩代表說。“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的特點是要配套一定比例的影子電廠,以確保整個電網的穩定,這也需要及早安排。同時,風電設備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所需的核心技術,目前主要來自國外,成本也比較高,應加大自主創新力度,開發我們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
建大通道推動風能利用
案例:蒙西電網是目前全國接納風電比例最高的送端電網,2009年底風電裝機占電網開機容量的20%,占電網最大發電負荷的23.6%、占最高供電負荷的27.6%,占最低供電負荷的34.7%。,如此大容量接納風電達到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領先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長李萬忠代表對風電情有獨鐘。在烏蘭察布市的11個旗縣市區,有效風場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風電技術開發量6000萬千瓦,占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分之一。“在這樣一個風能資源得天獨厚的地方,我們一直把開發利用風能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點。”
李萬忠代表告訴記者,近年來,烏蘭察布市的風電發展迅速,風電裝機已達203萬千瓦。在為風電發展成績自豪的同時,李萬忠代表也表達了對風電進一步發展的隱憂。“目前,烏蘭察布市并網發電的機組僅有140萬千瓦,其余近百萬千瓦的風能還僅僅是‘風景’。而且即使并網的機組,在后半夜用電低谷期間,也不得不大量棄風。”
有這樣一種說法:從前,說沒本領的人長大要“喝西北風”。時下,掌握了開發風能資源能力的人能“喝西北風”。將來,只有解決“通道瓶頸”問題,才能真正省煤炭省運力減排放喝成“西北風”。
李萬忠代表認為,促進風電的開發和利用,國家統一規劃建設送出通道十分必要。“應通過實行‘點對網’外送、‘特高壓打捆’外送等,滿足風電產業迅速發展的需要。此外,由于優質風能大多分布在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建議國家將風電企業因增值稅轉型減少的增值稅額,通過轉移支付的辦法補給風電企業所在的旗縣財政,或比照煤炭等資源開發的相關政策開征風資源稅,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
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
案例:2009年,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光伏工程中心在江西賽維LDK建立。江西賽維LDK啟動了世界范圍內極具競爭力的萬噸級高純硅項目,這標志著中國企業首次掌握了世界先進水平的萬噸級高純硅核心技術,標志著賽維LDK擁有了一個國際領先水平、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全閉環循環系統的多晶硅生產鏈條。
“新能源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廳廳長王海介紹說,近年來江西省太陽能光伏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形成了多晶硅料、多晶硅片、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應用產品的完整產品鏈,已經形成能硅料6500噸、多晶硅3000兆瓦、單晶硅200兆瓦的產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