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組裝太陽能車,15秒跑完10米;逼真的火箭模型、五彩繽紛的花籃、造型講究的頭飾,竟然是廢紙所制……昨日,芙蓉區、開福區啟動2017年科技活動周,居民們不僅玩得嗨,更學得過癮。
孩子組裝太陽能車,15秒跑完10米
在蛋殼影院里蒙眼體驗一番,比比誰能記住更多的虛擬景象;快速組裝太陽能車,現場比試哪輛能跑出加速度;騎上動感發電單車,賽賽誰能最快讓燈泡點亮。昨日,芙蓉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啟動,亮相馬坡嶺街道的一場高科技互動闖關賽,讓居民玩得嗨、學得過癮。
“哇,簡直就是一個高科技生活體驗館!”昨日,走進馬坡嶺街道活動現場的居民,被琳瑯滿目的科技設施引發尖叫。一個大大的蛋殼“立”在現場,走進去戴上眼罩才發現,這是一個微型影院;和傳感游戲機一起共舞,動作做得和畫面上機器人一致才能得分。拼裝臺前,13歲的彭蕾和小伙伴將太陽能電池板、動力電機、傳感器等零件快速組裝,20分鐘后多輛太陽能動力車亮相。“別看它體積不大,速度可不慢!”彭蕾打開臺燈,接觸到光源的太陽能車急速前行,憑15秒跑完10米的成績拔得賽車環節頭籌。
最“吸粉”的項目當屬“騎車發電”。“這兩輛外形普通的單車,還有發電功能?”兩位居民率先跨上單車,賣力踩動,10秒后一位居民身后的小彩燈亮起來。“騎這樣一輛單車30分鐘所產生的電能,能達到50瓦至150瓦,可供一臺筆記本電腦工作1個小時。”聽到工作人員介紹,居民連贊“開眼界”。
接下來,創新創業故事分享會、市民創意發明成果展等也將接踵登場,助更多居民玩轉科技。
廢棄海綿和塑料瓶加工成防毒面具
逼真的火箭模型、五彩繽紛的花籃、造型講究的頭飾……這些精美別致創意無限的作品,竟然是廢紙所制。昨日,開福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水風井同心科普社區科技宣傳活動,在望麓園街道水風井社區拉開帷幕,望麓園小學的孩子們曬出的手工“寶貝”,贏來一片點贊聲。
當天,現場推出了環保巡展、“小小科學家”體驗活動展、科普繪畫展、科普小報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參觀者。記者注意到, 孩子們的科技作品展示區格外吸睛,這里有廢棄小木條制作的天平,有廢棄海綿和塑料瓶等加工成的防毒面具,也有廢棄包裝紙變身的分類垃圾箱。一件件小創作的背后,展示的是孩子們充滿想象力的創意。“其實,廢物利用也能豐富我們的生活。”楊梓成小朋友說。
據悉,開福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緊緊圍繞“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主題,貼近公眾日常生活,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此引導更多的群眾、學生關注重視環保。
孩子組裝太陽能車,15秒跑完10米
在蛋殼影院里蒙眼體驗一番,比比誰能記住更多的虛擬景象;快速組裝太陽能車,現場比試哪輛能跑出加速度;騎上動感發電單車,賽賽誰能最快讓燈泡點亮。昨日,芙蓉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啟動,亮相馬坡嶺街道的一場高科技互動闖關賽,讓居民玩得嗨、學得過癮。
“哇,簡直就是一個高科技生活體驗館!”昨日,走進馬坡嶺街道活動現場的居民,被琳瑯滿目的科技設施引發尖叫。一個大大的蛋殼“立”在現場,走進去戴上眼罩才發現,這是一個微型影院;和傳感游戲機一起共舞,動作做得和畫面上機器人一致才能得分。拼裝臺前,13歲的彭蕾和小伙伴將太陽能電池板、動力電機、傳感器等零件快速組裝,20分鐘后多輛太陽能動力車亮相。“別看它體積不大,速度可不慢!”彭蕾打開臺燈,接觸到光源的太陽能車急速前行,憑15秒跑完10米的成績拔得賽車環節頭籌。
最“吸粉”的項目當屬“騎車發電”。“這兩輛外形普通的單車,還有發電功能?”兩位居民率先跨上單車,賣力踩動,10秒后一位居民身后的小彩燈亮起來。“騎這樣一輛單車30分鐘所產生的電能,能達到50瓦至150瓦,可供一臺筆記本電腦工作1個小時。”聽到工作人員介紹,居民連贊“開眼界”。
接下來,創新創業故事分享會、市民創意發明成果展等也將接踵登場,助更多居民玩轉科技。
廢棄海綿和塑料瓶加工成防毒面具
逼真的火箭模型、五彩繽紛的花籃、造型講究的頭飾……這些精美別致創意無限的作品,竟然是廢紙所制。昨日,開福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水風井同心科普社區科技宣傳活動,在望麓園街道水風井社區拉開帷幕,望麓園小學的孩子們曬出的手工“寶貝”,贏來一片點贊聲。
當天,現場推出了環保巡展、“小小科學家”體驗活動展、科普繪畫展、科普小報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參觀者。記者注意到, 孩子們的科技作品展示區格外吸睛,這里有廢棄小木條制作的天平,有廢棄海綿和塑料瓶等加工成的防毒面具,也有廢棄包裝紙變身的分類垃圾箱。一件件小創作的背后,展示的是孩子們充滿想象力的創意。“其實,廢物利用也能豐富我們的生活。”楊梓成小朋友說。
據悉,開福區2017年科技活動周緊緊圍繞“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主題,貼近公眾日常生活,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此引導更多的群眾、學生關注重視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