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布2016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05億元,同比減少8.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65%。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與上年相比無變化。
公司發布2017年一季報: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同比減少4.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1.13萬元,同比減少35.07%。
點評:光伏電站帶來穩定業績增長,第一次轉型成果已現。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新能源發電運維商。公司累計運維的并網新能源電站約1.1GW,處于國內同行業民營企業的前列。公司2016年實現發電收入5.91億元(毛利率44.17%),同比增長39.16%。運營光伏電站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業績增長,且發電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說明公司第一次轉型的成果已經顯現。
制造業穩定發展,支撐公司業績。光伏配件制造屬于公司的傳統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個相對比較穩定、優質的客戶群體,并憑借著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大規模量產能力、卓越的研發設計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公司是最具領先實力的光伏配件供應商。太陽能電池鋁邊框繼續保持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2016年,公司太陽能電池邊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89億元,同比增加6.67%,在總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進一步上升,從上年的28.39%上升至33.02%,太陽能電池鋁邊框是公司的優勢項目,該業務發展穩定,為公司帶來穩定業績增長。
積極布局能源互聯網,打造能源運營新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形成光伏制造和電力運營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光伏配件制造業尤其是邊框產品和安裝支架產品龍頭地位堅實,光伏發電站持有體量和運維能力處于國內民營企業前列。
未來,公司將積極布局能源互聯網,擬出售部分并網電站,輕資產運營,致力成為國際清潔能源服務商、能源互聯網運營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金融結算,為社會、企業和終端用戶提供創新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打造智能的綠色能源生態系統,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公司將努力建設發、配、售一體化的綜合能源服務機構,實現大規模綠色電力的智能化生產運營,構建以分布式能源為主的多能協同供應的區域能源綜合運營網絡,結合信息技術與金融手段為廣泛的電力客戶提供創新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與增值服務,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
2017年公司計劃新增CCER資產1000萬噸。公司將繼續通過資本市場對于未來碳資產升值的預期,變現存量碳資產,增加公司利潤增長點。同時,公司積極拓寬業務服務深度,以課題申報等形式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低碳產業規劃,為轄區內控排企業提供包括配額管理、低碳節能改造等深度服務,以碳資產置換等形式加快公司戰略布局轉型的速度。同時,公司還將加速推進多能互補、增量配網、大數據云等項目的發展。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7年、18年、19年EPS分別為0.05、0.06、0.07元,對應5月2日收盤價(2.74元)的市盈率分別為58、45和37倍,考慮到行業步入穩定發展期,發展機會結構分化,以及行業因素導致公司近期業績不及預期,我們下調公司評級至“增持”評級。
股價催化劑:新業務拓展超預期;金融創新超預期;光伏行業超預期變化。
風險因素:1、新業務拓展低于預期;2、金融創新低于預期;3、應收賬款等財務風險。
公司發布2017年一季報: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4億元,同比減少4.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1.13萬元,同比減少35.07%。
點評:光伏電站帶來穩定業績增長,第一次轉型成果已現。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新能源發電運維商。公司累計運維的并網新能源電站約1.1GW,處于國內同行業民營企業的前列。公司2016年實現發電收入5.91億元(毛利率44.17%),同比增長39.16%。運營光伏電站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業績增長,且發電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說明公司第一次轉型的成果已經顯現。
制造業穩定發展,支撐公司業績。光伏配件制造屬于公司的傳統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個相對比較穩定、優質的客戶群體,并憑借著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大規模量產能力、卓越的研發設計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公司是最具領先實力的光伏配件供應商。太陽能電池鋁邊框繼續保持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2016年,公司太陽能電池邊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89億元,同比增加6.67%,在總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進一步上升,從上年的28.39%上升至33.02%,太陽能電池鋁邊框是公司的優勢項目,該業務發展穩定,為公司帶來穩定業績增長。
積極布局能源互聯網,打造能源運營新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形成光伏制造和電力運營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光伏配件制造業尤其是邊框產品和安裝支架產品龍頭地位堅實,光伏發電站持有體量和運維能力處于國內民營企業前列。
未來,公司將積極布局能源互聯網,擬出售部分并網電站,輕資產運營,致力成為國際清潔能源服務商、能源互聯網運營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金融結算,為社會、企業和終端用戶提供創新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打造智能的綠色能源生態系統,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公司將努力建設發、配、售一體化的綜合能源服務機構,實現大規模綠色電力的智能化生產運營,構建以分布式能源為主的多能協同供應的區域能源綜合運營網絡,結合信息技術與金融手段為廣泛的電力客戶提供創新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與增值服務,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
2017年公司計劃新增CCER資產1000萬噸。公司將繼續通過資本市場對于未來碳資產升值的預期,變現存量碳資產,增加公司利潤增長點。同時,公司積極拓寬業務服務深度,以課題申報等形式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低碳產業規劃,為轄區內控排企業提供包括配額管理、低碳節能改造等深度服務,以碳資產置換等形式加快公司戰略布局轉型的速度。同時,公司還將加速推進多能互補、增量配網、大數據云等項目的發展。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7年、18年、19年EPS分別為0.05、0.06、0.07元,對應5月2日收盤價(2.74元)的市盈率分別為58、45和37倍,考慮到行業步入穩定發展期,發展機會結構分化,以及行業因素導致公司近期業績不及預期,我們下調公司評級至“增持”評級。
股價催化劑:新業務拓展超預期;金融創新超預期;光伏行業超預期變化。
風險因素:1、新業務拓展低于預期;2、金融創新低于預期;3、應收賬款等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