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在蘇州盛大召開。
本次大會以“加快儲能產業發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為宗旨,匯集1000名以上行業精英,共同探討儲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展開講話。
顧國彪: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仁,我是做電力系統,后來又做新能源,現在我在解決新能源的安全問題,同時又在做物理儲能,因為我跨專業跨的很多,有些話說起來不太妥當請大家原諒。
上次在2015年的時候我就介紹了一下,我在做物理儲能的情況。今天時間關系,我簡單的把我的學習情況給大家匯報一下。
我簡單說幾句。前面我講的是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低碳承諾,對能源的新科技我講了,原來我曾經參加了能源的立法,我就提出了很多問題,過程是很長的,但是儲能技術的地位應該要很好的認識清楚,同時也認識到各種新能源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瓶頸,有些對策方面的思考,因為時間很長。
另外我覺得這是給我們搞科研工作的一個很好的創新機遇,同時我對當前的產學研問題也提出來一些想法。我們國際承諾大家知道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從17大以后一直到現在18大提出這個創新驅動,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資源的消耗和廉價勞動力的發展的紅利階段已經快過了,現在進入到創新的年代,我們到200年要進入到國際上的創新行列里面去,將來要成為創新的強國,我們國際上的承諾大家也看了,這里面關鍵是一個新能源,這個提法非常籠統,我一直給發改委的領導進不要用新能源的概念,通俗講可以,大家理解的應該知道,實際上可再生能源或者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這里面沒有一個非常完美的技術。我們現在一方面在特高壓,做分布能源的方案,時間關系不簡單講了,但是到智能電網的關鍵問題已經很清楚了。
智能電網中最基礎的就是先進的儲能體系,當前我們發展新能源遇到了很多的困惑,無論是風力發電也好、太陽熱發電也好,光伏我跟大家坦率講,我是不贊成叫發電概念的,應該叫光伏電池。只是一個發電的能源的消費和能源產生之間的比例,另外它生產過程中間的問題我們以后再討論,生物制發電,海洋發電以后再討論,總的來說叫可再生能源或者叫可持續發電能源。
新能源發電方式的間歇性,太陽能每天只有六個小時能利用,風能是一陣來,一陣走了,所以它是間歇性的。
第二個,風能和太陽能離負荷中心比較遠,新能源集中的地區電網是薄弱的,河西走廊前幾年出了很多故障就是這個原因。有些發展的規劃,我們早先定的規劃現在都已經實現了,裝機容量也達到了,但是發電量很小。
甘肅酒泉的情況來看,曾經有一年大家知道,風電突然出了故障,差一點引起能源整個網絡的穩定性的問題。我們規劃很好,現在大部分都實現了,包括海上風電等等,對海上風電也做了一些規劃,
我前幾年根據國家發展的狀況,一方面對科技部的領導提出了一些我的意見,我說你發展風力發電一定要和電力系統的發展協調起來,他們不太理解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慢慢的理解了,因為風電機型非常多,我們大部分引進的是這個機型,和電網的關系太緊密了,一旦電網有問題,它就會互相影響,最后造成不穩定。它的缺點大家也很清楚,我們后來也研究直驅風電,有低磁勵型的還有永磁勵磁型的。本來永磁勵磁型也是一個很好的機型,但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生產企業不和我們整個產業鏈結合起來,拼命的漲價,三年漲了十倍我們大家不干了,它也垮臺了。所以我前幾年就給他們提了意見,你的漲價一定要和我們的產業鏈要很好的協調起來,互贏共利。
現在我們能源發展的現狀剛才講了,機型非常多,各種機型有一個協同的關系,都沒有研究透。海上風電的技術只能決定采用什么樣的風電機型,都沒有認真的討論,各做各的。還有一個最大的關鍵問題,大規模的儲能技術沒有配套,特別將來和互聯網的關系都要很好的研究,這個討論起來太細致了。
我對風電發展有一些想法,第一,我們最早做的,小型的感應機組,小容量的,我們原來幫海島戰士做的。后來國外做了雙饋機型,我認為這種機型不適合做大容量風電發電機的,特別是和電力系統聯網,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海上風電一定要研究新的機型,我們現在做了很多的研究,7兆瓦到8兆瓦的機型。而且一定要做儲能技術。剛才講了有化學儲能,前段時間我們討論海上儲能的問題,大家還是不理解,這要很好的深入的討論,另外風力發電機和電網的關系,一定要很好的研究透。特別對氣象預測還有智能管理系統的結合,我們現在在為這方面做工作。
剛才講了大型風電場的預測和調度問題,風電系統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儲能系統的配置,還有氣象預測和調度的問題。
第二個電動汽車的發展也是很熱鬧的,我也給科技部的部長討論過,因為我的學生,就在寶馬公司開發電動汽車,跟我討論了很久,這個車型很多。我們原來主張的是純電動做小容量的,混合電動汽車可以做燃料電池,但是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但是鋰電相對來說用的多。但是鋰電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從美國回來給我講了特斯拉,到現在為止特斯拉仍然在發生燃燒的問題,什么原因,它的控制系統還不夠完備。鋰電池最大的問題就是鋰的活潑性,燃與爆,還有快速充電問題。后來我們也提出來超級電容,也有很多企業在做,但是它的容量相對來說比較小。
所以電動汽車的現狀,我記得原來李俊峰先生說了一句話我很贊成,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一個真正是新能源,不是低碳的,用的是我們發電的煤電為主,所以我們要尋找新的技術路線,這是一個。
另外電動汽車的電能是來自于電網,所以現在這個問題并沒有解決常規火電的問題,怎么合理的利用火電的燃油、燃煤的問題,另外怎么把水電充分的利用起來。當前充電站的問題也是復雜的,像大城市很難做這個事兒,現在要解決電動車的存放技術。所以我們提出來發展的路線。
總的說來我們希望組成一種聯盟性的,每個城市組成一種聯盟,今天是儲能大會,我們原來是做物理儲能的,飛輪儲能的,后來又做了抽水蓄能,到目前為止抽水蓄能還是最大的,用量最多的,但是如何發展是個問題。
這是飛輪儲能電池,瓶頸在什么地方,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方都要用不同的方案來處理,所以我們現在一直提出的是新型城鎮過程中的能源系統,我現在正在呼吁這個事,利用當地的能源,充分發揮當地能源的作用,然后再解決高壓輸電的問題,因為我前段時間在做水電,我要云南去調查了以后,云南的電站跟我講,現在我們把水都扔掉了,可是廣州廣東要保護它地區的經濟,火電必須得發電,火電不發我們怎么賺錢呢?我們地區經濟怎么來發展呢?所以這個都是將來和經濟發展有關的。我現在一直強調,國家在強調新型的城鎮化,應該以新的理念來解決新型城鎮化的能源系統,當地能源利用,合理的儲能,也有可能搞抽水儲能,也有可能搞飛輪儲能,也有可能搞電池儲能,這個應該很好的合理的去安排,不要用一個模式來發展。這是電力系統的同志們要很好的認證的。
大家知道我們最近在推動抽水蓄能電站,現在要求1億千瓦的抽水蓄能,否則我們新能源特別是風力發電大部分都浪費掉了。我們晚上低谷的時候,如果有一半的話,那就有好幾億,4億到5億千瓦的電是沒有發揮作用的。我在好多年前去調查了這個情況,抽水蓄能的比例奧地利最大,日本、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我們國家占的比重很小,到現在為止仍然還是這么小。所以為了這個事我自己在研究的蒸發冷卻技術,已經解決了三峽電機的冷卻問題,大型的發電機,而這種技術對于抽水蓄能是最好的。抽水蓄能的電機壽命比較短,所以現在電力部門有點顧慮,一個定制的線圈用了兩三年就要換了,所以它價格不合理。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有了電機,已經用了快30多年了,眼圈仍然和新的一樣,而且現在又在長江三峽最大的容量的發電機廠已經用了六年了,大家認可了這個事。所以后來德國就請我們去,要跟我們合作,當然我要考慮到我們國內企業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和東方電機企業合作,我們做抽水蓄能,做4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
為了這個事兒德國還請我們去到阿爾卑斯山考察,上次我也談過了,今天稍微講的多一點。
這是我們在討論,給他們講課,講完以后我們去到阿爾卑斯山2500米的高山上去,這是他們的一個承包,我們住在里面考察。
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水庫,建了22個電站,其中大部分都是抽水蓄能,這是它的抽水蓄能電機,他們希望用我們的技術延長他們電機的壽命。上次我也談過了,他們這樣一個系統在阿爾卑斯山上面,風電都充分利用,晚上抽水,白天發電,火電占的比重也不大,水能是綠色的,所以環境非常好,成為歐洲的花園,所以環保問題根本解決了。
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一直這樣想的,我希望建立一個聯盟,不知道領導們能不能解決,剛才前面有位先生講的,電力市場我也喊了很久了,但是在我們國內推動這個事情是很難的,所以我希望第一步建立一個聯盟,大家很好的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利用當前一種很好的技術發展儲能,把電動汽車組合起來產生一個聯盟,我已經呼吁了很久,但是也很難。但是最近我們和東方電機商量了一個原則,抽水蓄能電站我們給你終身維護,因為現在抽水蓄能電站4度換3度我們可以做得到,電力市場一下子推動不起來,原來建設的進度很慢,現在要大量的發展。電動汽車現在是一個很大的困境,現在的北京怎么崇敬呢?我住在中關村根本無法充電,現在停車都停不下,這些都是個問題,所以也應該發揮各種功能,所以我們就提出了一個新能源、智能電網和儲能、電動汽車聯盟的思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儲能方式。我們為了要協調儲能這個技術,我們現在正在做云計算的超級計算機,來調度這些問題。
所以我就提出了希望有這樣一個運行的模式,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儲能結合起來,儲能是用充電的方式還是用什么樣的能源,希望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時候,能夠考慮這個,我們正在研究超級計算的大數據問題,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原來超級計算機的耗能非常大,我們已經能夠把它降下來30%到40%,來做這個工作。所以我的現在正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除了原來的能源系統以外,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智能技術,儲能技術,這是當前一個很關鍵的非常重要的技術,還有云計算的一些問題。
現在關鍵是政策和機制,所以我一直建議風光、儲、車、電建立產業聯盟,克服體制性的障礙,否則的話完全要采用市場形式的話還有相當的難度。另外我還建議,現在我們產學研,口頭上說的很多,但是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所以我希望政、產、學、研用還有金融,我一直在呼吁這個事兒,要實質性的結合,同時對我們人才的評價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現在有些水平高,掌握技術的人到國外去了,要讓他回來都不可能。所以我現在希望有一個新的人才的機制,包括我們產業聯盟的機制,能夠來推動我們儲能技術的發展,來促進我們電氣行業,包括電動汽車,電力網的完善發展。
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嘉賓發言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