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發展至今,“效率”與“成本”始終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詞。
近年來,無論單晶還是多晶電池,都保持了每年約0.3%~0.4%的效率提升。隨著“領跑者”計劃的推出,我國光伏行業制造水平、應用水平、標準及測試等方面均整體大幅提升,在組件產品轉換效率提升方面促進作用更是明顯。其中,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早在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實施之初,已有CYPRESS常規單晶組件、CYPRESS常規多晶組件、PERCIUM高效單晶組件、RIECIUM高效多晶組件、RIECIUM高效多晶雙玻組件等5款組件符合并超過了“領跑者”標準,成為領跑中國光伏“領跑者”計劃的代表性企業。
高轉化率與低度電成本是光伏技術的未來
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光伏設備行業已經全面進入了拼質量、拼效率的時代。
對此,曹博表示:“只有追求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與更低的度電成本才是光伏技術的未來。”而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實施就是在通過技術指標促進技術創新,從光伏產品、制造、應用、標準及測試等諸方面實現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從而引領中國光伏產業走向技術創新及高品質制造的健康發展之路。
2015年6月,國家能源局實施“領跑者”計劃,要求“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應達到以下指標: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6.5%和17%以上。對于“領跑者”計劃的推動,晶澳積極參與其中。據媒體報道,2015年在山西大同首批950兆瓦領跑者項目中,晶澳中標組件數量達到422兆瓦,獲中國光伏首批“領跑者”示范項目近50%組件份額。截至2016年,晶澳有五款組件100%符合并超過了國家光伏組件“領跑者”技術和品質要求,并獲得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領跑者”認證證書。如今,晶澳量產的單晶高效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1%,多晶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9%以上,與之對應的高效單晶組件和高效多晶組件,也是市場上同類產品中最高功率的組件。
對此,曹博表示,晶澳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追求技術創新、提高轉換率和成本的結果。眾所周知,太陽能能量密度低,收集成本高,所以這一特點決定了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提高組件轉換效率。組件轉換效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光伏發電成本就能降低6%以上。正因為如此,光伏制造技術發展的核心就是提高光電轉換效率。而晶澳多年來致力于提供卓越的高轉換效率、高發電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光伏組件,使客戶在光伏項目上的效益最大化。曹博認為,隨著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持續推進,光伏企業只有不斷突破原有技術,追求高轉化率、高品質的光伏組件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
此外,曹博表示,雖然近年來光伏組件的制造成本下降了近80%,但是光伏度電成本仍然高于傳統能源。在組件制造方面,有很多渠道可以幫助降低度電成本,包括通過全產業鏈管理,嚴格把控產品質量,保證組件的穩定可靠性;通過雙玻增效抗PID、電池片制絨技術在內的技術創新提高組件效率等。
合作形式多樣化加大光伏扶貧投入力度
近幾年,晶澳除了積極參與光伏“領跑者”外,還進行了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在常規的地面光伏電站,尤其是農光互補、光伏扶貧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
據曹博介紹,過去兩年晶澳在河北、寧夏等地區均建設了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其中,寧夏的光伏扶貧項目領先全國,是晶澳的光伏扶貧標桿性項目。晶澳2015年時投資1.6億,在鹽池縣四個移民新農村的光伏扶貧項目已經全部完成,總裝機容量16兆瓦,惠及貧困農戶2451戶。項目區每個農戶每年可從中獲利3000元,可持續20年;2016年晶澳在鹽池縣啟動了光伏發電產業園的建設,并結合鹽池縣當地優質的農牧業資源,探索出具有晶澳特色的新能源生態農業模式。
此外,在農光互補方面,曹博還介紹到一定要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農光互補項目。晶澳在河北的農光互補項目就是良性循環發展,光伏與農業結合,不僅真正讓當地居民受益,還帶動了光伏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為更好的發展農光互補項目,晶澳還專門成立了自己的農業公司。在光伏畜牧養殖方面,曹博介紹到晶澳在草原、戈壁地區發展光伏畜牧養殖業,專門設置1.2米的光伏支架,既可以保證羊群順利通過,不破壞光伏組件,又不影響植被生長,提高發電量的同時,還可以食用高品質的羊肉,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