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綱要》強調在強化耕地資源保護方面,要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持耕地質量數量生態并重。2020年和203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分別不低于18.65億畝(1.24億公頃)、18.25億畝(1.22億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5.46億畝(1.03億公頃)。
此外《綱要》明確指出: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擴大利用太陽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其中《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第八章 第四節 為:構建能源安全保障體系
提高能源開發利用水平。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優化能源結構,以開源、節流、減排為重點,確保能源安全供應。重點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重點綜合能源基地和東部沿海核電帶,構建“五基一帶”能源開發利用格局。加強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加快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推進油頁巖、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油砂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推廣。加強煤層氣和煤炭資源綜合開發,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切實提高煤炭加工轉化水平,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序穩妥開發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高效發展風電,擴大利用太陽能,有序開發生物質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生物質氣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完善高效快捷的電力與煤炭輸送骨干網絡。強化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統籌建設,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特別是非電用煤比重。堅持輸煤輸電并舉,逐步提高輸電比重,擴大北煤南運和西電東送規模。結合大型能源基地布局,穩步建設西南能源基地向華東、華中地區和廣東省輸電通道,鄂爾多斯盆地、山西、錫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輸電通道。加快區域和省際超高壓主網架建設,加快實施城鄉配電網建設和改造工程,提高綜合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優化煤炭跨區流向,重點建設內蒙古西部地區至華中地區的北煤南運戰略通道;建設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地區至唐山地區港口、山西中南部至山東沿海港口等西煤東運新通道;結合蘭新鐵路擴能改造和蘭渝鐵路建設,完善疆煤外運通道。
《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是我國首個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的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對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整治的各類活動具有指導和管控作用。
《綱要》部署了全面協調和統籌推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綜合整治和區域聯動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構建“多中心網絡型”開發格局,推進建設國土開發集聚區和培育國土開發軸帶。二是構建分類分級全域保護格局,依據環境質量、人居生態、自然生態、水資源和耕地資源5大類資源環境主題實施分類保護。三是構建綜合整治格局,修復與提升主要城市化地區、農村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區及海岸帶和海島地區的國土功能。《綱要》提出,要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升能源資源保障能力,設置“生存線”,嚴格保護耕地和水資源;設置“生態線”,將用途管制擴大到所有自然生態空間;設置“保障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必要的建設用地、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安全。
《綱要》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盡快組織開展省級國土規劃編制工作,調整完善資源環境、產業、投資、財稅等相關規劃和政策法規,建立部門協調和監督檢查機制,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此外《綱要》明確指出: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擴大利用太陽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其中《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第八章 第四節 為:構建能源安全保障體系
提高能源開發利用水平。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優化能源結構,以開源、節流、減排為重點,確保能源安全供應。重點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重點綜合能源基地和東部沿海核電帶,構建“五基一帶”能源開發利用格局。加強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加快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推進油頁巖、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油砂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推廣。加強煤層氣和煤炭資源綜合開發,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切實提高煤炭加工轉化水平,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有序穩妥開發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高效發展風電,擴大利用太陽能,有序開發生物質能。實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發電、生物質氣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
完善高效快捷的電力與煤炭輸送骨干網絡。強化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統籌建設,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特別是非電用煤比重。堅持輸煤輸電并舉,逐步提高輸電比重,擴大北煤南運和西電東送規模。結合大型能源基地布局,穩步建設西南能源基地向華東、華中地區和廣東省輸電通道,鄂爾多斯盆地、山西、錫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輸電通道。加快區域和省際超高壓主網架建設,加快實施城鄉配電網建設和改造工程,提高綜合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優化煤炭跨區流向,重點建設內蒙古西部地區至華中地區的北煤南運戰略通道;建設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地區至唐山地區港口、山西中南部至山東沿海港口等西煤東運新通道;結合蘭新鐵路擴能改造和蘭渝鐵路建設,完善疆煤外運通道。
《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是我國首個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的戰略性、綜合性、基礎性規劃,對涉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整治的各類活動具有指導和管控作用。
《綱要》部署了全面協調和統籌推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綜合整治和區域聯動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構建“多中心網絡型”開發格局,推進建設國土開發集聚區和培育國土開發軸帶。二是構建分類分級全域保護格局,依據環境質量、人居生態、自然生態、水資源和耕地資源5大類資源環境主題實施分類保護。三是構建綜合整治格局,修復與提升主要城市化地區、農村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區及海岸帶和海島地區的國土功能。《綱要》提出,要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升能源資源保障能力,設置“生存線”,嚴格保護耕地和水資源;設置“生態線”,將用途管制擴大到所有自然生態空間;設置“保障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必要的建設用地、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安全。
《綱要》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盡快組織開展省級國土規劃編制工作,調整完善資源環境、產業、投資、財稅等相關規劃和政策法規,建立部門協調和監督檢查機制,全面推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