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國媒體透露,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Inc)近日正式更名為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注冊名稱中的“汽車”二字被去掉,預示著公司的發展方向不再僅局限于汽車領域,而是向更廣闊的行業進軍。
這條消息引發了多方的解讀,有媒體認為特斯拉是因為汽車業務持續虧損,才要去掉公司名稱中的汽車,在未來業績不佳的時候淡化汽車的色彩,事實果真如此嗎?
特斯拉改名是正常行為
大公司的改名設計宣傳變動,是需要很大成本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大公司很少有輕易改名的。而特斯拉的這種改法,我們以前在另外一家公司中曾經見過,這家公司就是蘋果。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把蘋果電腦公司里面電腦去掉,改成蘋果公司。而就在改名的當天,蘋果推出來第一代iPhone,隨后iPhone橫掃天下,造就了蘋果公司10年的輝煌。一直到上一個季度,iPhone的業務占了蘋果70%的銷售額,如果當年蘋果不改名,還叫蘋果電腦公司。客戶會不會認為一家電腦公司生產的手機是不務正業,不值得信賴呢?
2007年,蘋果的改名意味著蘋果戰略方向的改變,從電腦擴展到消費電子、數碼科技產品。如今,“給力哥”馬斯克改特斯拉的名字,也是準備效仿蘋果。
特斯拉是一家很喜歡去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公司。最早的特斯拉就是一家改裝廠,買來松下的電池做成電池包去改裝蓮花跑車。一直到Model S,電動車的核心電池、電機、電控,特斯拉自己只掌握了一個電控。電池、電機都是買的。而稍微成勢以后,就開始自己研發電機,進而準備建設超級電池工廠。
特斯拉的目光也不局限在汽車上,家庭電能儲藏系統給它的電池和電控找到汽車之外的市場。
特斯拉征得科技公司SolarCity股東的同意,用約2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太陽能發電公司,特斯拉CEO馬斯克也一躍成為SolarCity的最大股東。有了太陽能技術,馬斯克公布了太陽能屋頂方案,以此來代替傳統能源的消耗。太陽能發電可為家庭持久供電。這樣,特斯拉的能源家庭有了雛形,家庭屋頂發電,特斯拉的家庭電能儲存系統儲存,家里用不完,還能給特斯拉汽車充電。日常居家可以不用外部能源,一套特斯拉就解決了。如同當年的iPhone,給力哥認為這套東西的前景高于電動車,所以特斯拉公司不再是一家單純賣車的公司,于是就改名了。
特斯拉的隱藏危機
給力哥的設想很美好,但是媒體給出來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確實隱藏著危機。
眾所周知,特斯拉一直是賠錢的。但是它的市值一直在漲。人們投資特斯拉不是看它現在的財報,而是未來的發展。按照給力哥的設想,第一步做超跑,第二步做Model S這種高檔車,第三步做Model 3這種中低檔車。前兩步不盈利,而最后這步是要賺錢的。外界給特斯拉高估值,高市值,也是指望特斯拉在Model 3這個普及車型上能賣出來銷量,獲得盈利,開公司最終還是出售商品和服務賺錢。資本泡泡是跟著資本市場的,不是永遠不破。
而從2017年的形勢看,Model3未來的前景如何是有質疑的。一方面,如今油價持續低迷,燃油車使用成本不高,對于普及性用車來說,Model3性價比沒有優勢。加速能力的梗遇到插電混動(比亞迪秦、唐的加速也不慢)沒有優勢。而到了出租車、長里程用車,油電差價大的地方,其他汽車廠商的電動車也虎視眈眈。特斯拉的Model 3找到市場,奔馳、寶馬、大眾、豐田都能跟進。ModelS是高檔車,實用性可以差,買個噱頭,而Model3定位完全不同。所以,Model 3是否能大賣,能賺錢很成問題。
如果,特斯拉還是汽車公司,Model 3不賺錢,那特斯拉就沒有后續能能吸引投資人的東西。一家多年虧損,而且潛力計劃已經發展完畢的公司又憑什么高估值,高市值呢?所以,特斯拉要提前多元化,汽車不行,還有家庭儲電、家庭發電。另外,一體化也有助于隔離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的出路在中國
設計在歐美,生產在中國是制造業普遍的做法。汽車特殊一點,是因為汽車的壁壘比較厲害。而電動車的核心元件沒有那么高的壁壘。
特斯拉設立超級電池工廠是因為第三方采購的電池貴,想自己生產降低成本。而特斯拉的工廠還沒投產,福布斯網站一篇題為“中國動力電池降價40%將給特斯拉造成麻煩”的評論就引發了各方關注。
特斯拉寄希望于建立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來降低電池價格的計劃很可能會落空,因為一份來自摩根斯坦利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電池供應商的電池價格很可能在2017年下降35%-40%。
特斯拉現在堅持在高成本美國生產的做法,無論是汽車、電池包,儲能系統,還是太陽能都難有競爭力。
不與中國合作,特斯拉會變成美國關稅保護下的本土廠商。而與中國合作,把特斯拉的技術與中國的低成本制造能力結合起來,將給特斯拉帶來美好的未來。
這條消息引發了多方的解讀,有媒體認為特斯拉是因為汽車業務持續虧損,才要去掉公司名稱中的汽車,在未來業績不佳的時候淡化汽車的色彩,事實果真如此嗎?
特斯拉改名是正常行為
大公司的改名設計宣傳變動,是需要很大成本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大公司很少有輕易改名的。而特斯拉的這種改法,我們以前在另外一家公司中曾經見過,這家公司就是蘋果。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把蘋果電腦公司里面電腦去掉,改成蘋果公司。而就在改名的當天,蘋果推出來第一代iPhone,隨后iPhone橫掃天下,造就了蘋果公司10年的輝煌。一直到上一個季度,iPhone的業務占了蘋果70%的銷售額,如果當年蘋果不改名,還叫蘋果電腦公司。客戶會不會認為一家電腦公司生產的手機是不務正業,不值得信賴呢?
2007年,蘋果的改名意味著蘋果戰略方向的改變,從電腦擴展到消費電子、數碼科技產品。如今,“給力哥”馬斯克改特斯拉的名字,也是準備效仿蘋果。
特斯拉是一家很喜歡去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公司。最早的特斯拉就是一家改裝廠,買來松下的電池做成電池包去改裝蓮花跑車。一直到Model S,電動車的核心電池、電機、電控,特斯拉自己只掌握了一個電控。電池、電機都是買的。而稍微成勢以后,就開始自己研發電機,進而準備建設超級電池工廠。
特斯拉的目光也不局限在汽車上,家庭電能儲藏系統給它的電池和電控找到汽車之外的市場。
特斯拉征得科技公司SolarCity股東的同意,用約2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太陽能發電公司,特斯拉CEO馬斯克也一躍成為SolarCity的最大股東。有了太陽能技術,馬斯克公布了太陽能屋頂方案,以此來代替傳統能源的消耗。太陽能發電可為家庭持久供電。這樣,特斯拉的能源家庭有了雛形,家庭屋頂發電,特斯拉的家庭電能儲存系統儲存,家里用不完,還能給特斯拉汽車充電。日常居家可以不用外部能源,一套特斯拉就解決了。如同當年的iPhone,給力哥認為這套東西的前景高于電動車,所以特斯拉公司不再是一家單純賣車的公司,于是就改名了。
特斯拉的隱藏危機
給力哥的設想很美好,但是媒體給出來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確實隱藏著危機。
眾所周知,特斯拉一直是賠錢的。但是它的市值一直在漲。人們投資特斯拉不是看它現在的財報,而是未來的發展。按照給力哥的設想,第一步做超跑,第二步做Model S這種高檔車,第三步做Model 3這種中低檔車。前兩步不盈利,而最后這步是要賺錢的。外界給特斯拉高估值,高市值,也是指望特斯拉在Model 3這個普及車型上能賣出來銷量,獲得盈利,開公司最終還是出售商品和服務賺錢。資本泡泡是跟著資本市場的,不是永遠不破。
而從2017年的形勢看,Model3未來的前景如何是有質疑的。一方面,如今油價持續低迷,燃油車使用成本不高,對于普及性用車來說,Model3性價比沒有優勢。加速能力的梗遇到插電混動(比亞迪秦、唐的加速也不慢)沒有優勢。而到了出租車、長里程用車,油電差價大的地方,其他汽車廠商的電動車也虎視眈眈。特斯拉的Model 3找到市場,奔馳、寶馬、大眾、豐田都能跟進。ModelS是高檔車,實用性可以差,買個噱頭,而Model3定位完全不同。所以,Model 3是否能大賣,能賺錢很成問題。
如果,特斯拉還是汽車公司,Model 3不賺錢,那特斯拉就沒有后續能能吸引投資人的東西。一家多年虧損,而且潛力計劃已經發展完畢的公司又憑什么高估值,高市值呢?所以,特斯拉要提前多元化,汽車不行,還有家庭儲電、家庭發電。另外,一體化也有助于隔離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的出路在中國
設計在歐美,生產在中國是制造業普遍的做法。汽車特殊一點,是因為汽車的壁壘比較厲害。而電動車的核心元件沒有那么高的壁壘。
特斯拉設立超級電池工廠是因為第三方采購的電池貴,想自己生產降低成本。而特斯拉的工廠還沒投產,福布斯網站一篇題為“中國動力電池降價40%將給特斯拉造成麻煩”的評論就引發了各方關注。
特斯拉寄希望于建立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來降低電池價格的計劃很可能會落空,因為一份來自摩根斯坦利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電池供應商的電池價格很可能在2017年下降35%-40%。
特斯拉現在堅持在高成本美國生產的做法,無論是汽車、電池包,儲能系統,還是太陽能都難有競爭力。
不與中國合作,特斯拉會變成美國關稅保護下的本土廠商。而與中國合作,把特斯拉的技術與中國的低成本制造能力結合起來,將給特斯拉帶來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