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余萬根鍍鋅樁管、75萬多塊太陽能電池板……在慈溪的周巷水庫、長河水庫4492畝的廣闊水面上,700多名工人連續奮戰6個月,在兩座水庫上建起了一個“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大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規模在全省首屈一指。
1月4日,本報記者和該項目技術負責人、杭州風凌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鐘小平一起坐著船,探訪這座浩大的光伏發電站。
水庫岸邊,大型吊裝機伸展巨臂進行吊裝作業;水面上,運送材料的船只來往穿梭;水中平臺上,大型打樁機把一根根樁管打入水底……由近及遠,到處是頭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忙碌的工人。借助無人機的航拍鏡頭放眼遠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藍色光伏板已豎起了一排排龐大的陣列,不時,有白鷺翩翩飛舞,有的還歇下腳步,站在上面新奇地觀望著眼前的一切。
“2016年12月31日,周巷水庫100兆瓦并網發電,今年1月11日,長河水庫100兆瓦也將并網發電。”杭州風凌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志萬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年發電總量將達2.2億千瓦時,相當于慈溪1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浩大的光伏發電站上空,成群的白鷺翩翩飛舞。
記者在現場使用無人機航拍光伏發電項目。
打樁機將一根根鍍鋅樁管打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