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記者從國家能源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印發,電力、可再生能源等14個專項規劃也在陸續發布。與以往五年規劃不同,“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從保供應轉到了增效益,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劃定50億噸標準煤的紅線。同時,優化能源結構,清潔低碳能源將是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其中可再生能源占到半壁江山,投資將達2.5萬億元。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表示,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大方略,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能源消費趨勢變化等因素,經過充分論證并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規劃》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保持一致。從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個百分點,符合新常態下能源消費變化新趨勢。從能源強度看,按照規劃目標測算,“十三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綱要》提出的約束性要求。
而在能源供應方面,形勢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在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看來,以往的能源五年規劃都是在能源長期供應緊張的形勢下來安排設計的,主基調就是擴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在“十三五”新的形勢下,保供已經不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點和主要矛盾,而是如何提高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其中一個需要處理好的關系就是傳統能源轉型發展和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的關系。一方面強調化石能源要清潔高效的發展,同時也提出了新能源要用新的模式更好地開發,擴大就地消納,促進可持續發展。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規劃相關指標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其中,到2020年,水電裝機達到3.8億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電站4000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地熱供暖利用總量達到4200萬噸標準煤。分解到每年的話,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年均增長4250萬千瓦,包括常規水電約800萬千瓦、抽水蓄能大概350萬千瓦、風電約16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約12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熱發電約1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約200萬千瓦,約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裝機規模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光伏布局向東中部轉移,新增風電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8%,新增太陽能裝機中,東中部地區約占56%,并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表示,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大方略,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能源消費趨勢變化等因素,經過充分論證并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規劃》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保持一致。從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個百分點,符合新常態下能源消費變化新趨勢。從能源強度看,按照規劃目標測算,“十三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綱要》提出的約束性要求。
而在能源供應方面,形勢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在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看來,以往的能源五年規劃都是在能源長期供應緊張的形勢下來安排設計的,主基調就是擴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在“十三五”新的形勢下,保供已經不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點和主要矛盾,而是如何提高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其中一個需要處理好的關系就是傳統能源轉型發展和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的關系。一方面強調化石能源要清潔高效的發展,同時也提出了新能源要用新的模式更好地開發,擴大就地消納,促進可持續發展。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規劃相關指標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其中,到2020年,水電裝機達到3.8億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電站4000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地熱供暖利用總量達到4200萬噸標準煤。分解到每年的話,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年均增長4250萬千瓦,包括常規水電約800萬千瓦、抽水蓄能大概350萬千瓦、風電約16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約12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熱發電約1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約200萬千瓦,約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裝機規模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光伏布局向東中部轉移,新增風電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占58%,新增太陽能裝機中,東中部地區約占56%,并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