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麥肯錫榮休董事、《創造性破壞》作者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rest)在北京的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7)上做了主題演講,他從美國的企業歷史規律出發,用諸多具體又形象的例子集中闡述了一個觀點:“在制造新能源車的領域,未來是屬于新生競爭者(野蠻人)的。”
筆者整理了理查德?福斯特演講中的核心部分,匯總如下: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及未來的新趨勢,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已經有很多以未來為導向的新技術發生,也有很多新的特點出現在汽車市場上。
下面圖片的這個人是福特,他100多年前開辦了一個雜志叫做《福布斯》,大家都知道這個美國的雜志非常有名,是一本商業相關的雜志。福特剛剛起步的時候非常希望能有一些吸引人的內容,能夠召集到所有的讀者。
當時,他就統計了在美國的100家公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在1917年,任何人對整個經濟的大環境都沒有多少了解,當時沒有所謂的大數據,而美聯儲才在四年之前剛剛建立,掌握的信息還很少,而且美國政府還沒有所謂的公司所得稅記錄制度,但福特還是克服困難,統計了美國排名前100的大型公司。他想預計在未來的四五年中,有哪些政治和經濟的因素會影響到這些公司的生存率。
70年后,《福布斯》雜志統計了一個新的名單,看一下之前這100家公司究竟誰存活下來了?
我們看到70年后,一共只有39家公司存活下來了。可以說有將近60、70家的公司都從市場上消失了,這不意味著它們全都破產了,有些公司是被兼并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購。而在這存活下來的39家公司中,它們也不都是排名前30、前40的公司,事實上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這39家公司中只有18家能排進整個美國企業的前100。
或許大家想知道:我們能不能投資這18家公司?只要他們能在這幾十年中活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不通過投資指數基金,而是通過投資這些公司而獲得長期收益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一家公司想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太不容易了,譬如對于美國公司的股東來說,通常市場上的年均收益是7.5%,而通用電氣的回報率是7.8%,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它的回報率比均值稍微高一點。而實際上在過去30年中,如果大家投資了通用電氣,你的收益可能反而會降低10%,因為它的表現并不總是那么好。事實上對于這18家幸存的公司來說,他們的常年表現一般都是比市場的平均狀況要差的。他們只有少數幾年能夠好于市場平均值。
大家還記得柯達這家公司嗎?柯達是生產膠片的,曾經是影像業的巨人,制訂過很多行業的標準,但是眼下它已經破產了。那么是誰殺了柯達呢?并不是膠片公司或者照相公司而是諾基亞,一個完全是行業以外的公司殺死了柯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故事不斷重現,所以我們再次看到這份榜單的時候就發現其實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超過美國長期增長率。
通過上面這些事例我想告訴大家的信息就是:幾十年之間整個世界已經變的很不一樣了,而就在最近的短短的十年里,我們所處的世界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原動力,就來自于我們身邊不斷出現的新競爭者。這些競爭者的普遍表現要更好,不管是來自美國也好還是歐洲還是中國,一些新的競爭者他們的表現甚至是非常出色。雖然我們相信公司是可以基業長青的,但長久持續的成功是不太可能的,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風險,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管控風險。
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說過這樣一句話:
“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留存希臘人和野蠻人的事跡”。
野蠻人就是在行業之外的人,他們在不斷地“破壞“現有的體系所以我們稱之為野蠻人,并且很關鍵的是我們要了解為什么他們會彼此“征戰”,這就是自公元前500年到現在,歷史不斷進行變化的根本。
如果我們再回到12世紀、13世紀,也就是伊斯蘭世界的鼎盛時期,當時有一位著名的學家叫做伊本赫勒頓,他說:“如果一個世界成為偉大的文明,它在頂點之后就是快速的衰落期。”而伊斯蘭世界在鼎盛時期之后的衰落,就是因為這些伊斯蘭領袖被野蠻人征服了。所以說這些偉大的文明也都被野蠻人征服了,所以我們的門口一直不缺野蠻人,歷史的規律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但是為什么一些實力相差很大的野蠻人能打敗鼎盛的帝國呢?
我們西方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通常是解釋一些經濟問題),通常會舉大衛與哥利亞他們兩個之間戰斗的例子。大衛是個巨人,而哥利亞只有扔石子的技能,戰斗的結局是哥利亞贏了;另外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格列佛與小人國的斗爭,這就不是一對一的例子了,是格列佛與許許多多小人之間的斗爭,當這些小人團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戰勝格列佛這樣的“巨人“。
所以說我覺得我們的行業當中,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人國,也有這樣的小人。比如我們每年身邊都有20家新增的公司,他們都是我們要面臨的競爭對手。所以說這并不是一家小公司挑戰一家大公司,而是許許多多小公司與一家大公司進行競爭。所以可能目前在座的許多都是中小企,但是在這些中小企業中未來就會有一些公司成長為非常知名的大公司。而我覺得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持續不斷的比整個市場更具創新力,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年不斷有新的公司涌入市場,不斷有創新,而這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大趨勢。
第一個與你競爭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群公司,而是一組公司。并且這一群公司有些可能在中國,有些在美國,有些在歐洲,有些在日本,有些在印度。這些都是新的野蠻人,就像目前的在座從事新能源領域的從業者一樣,諸位都是新的“野蠻人“,目前大家代表的是我們的未來。
大家覺得來自美國公司間的的競爭到底是來自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
肯定是后者,其實中國是完全一樣的情況。在中國根據我所讀到的數據,一共有3195家上市公司,但是在此之外一共有171480家的私營企業,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要應付大概54家私企,所以我覺得正是這些私營企業他們將會推動變革。新能源汽車是個非常復雜的行業,它當中包含很多的部分,其中包含了一些傳統汽車行業的部分,包括汽車與卡車、乘用車、還包括一些航空的飛機公司,包括美國有軍用飛機公司,航空公司,同時所有的航空公司包括T&A,還有國營的航空公司,同時還有監管方,這都改變了美國競爭的情況。所以我覺得在新能源行業當中也會出現同樣的場景,并不是贏家通吃的一種情況,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會有變化,因為這取決于我們會出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他們會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當時他們會面臨什么樣的監管政策,以及你所在的生態環境是怎么樣的。當然這些大家會更加熟悉,不光是制造業的公司還有新型公司,并且還正在不斷的發生新的變化,這是一個負責復雜的局勢。
作為格列佛,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能夠在此情境之下依然保持優勢?并且是在很多情況不確定的情況下,同時我們還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我們要看到,我們能夠設想到的,我們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的邊界在哪里,我們如何去做出很好的應對和準備?
最能夠預測到這一點的就是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德,我之前也引用了他很多的話,而且我也發現可能在座的人也都非常熟悉這些畫面和語言了,其實他之前說過一些非常重要的話,他說過關于資本主義的一些觀點,比如說關于創造資本主義中的一些破壞性的創新,我們要想一下資本主義意味著什么。以及所有這些資本家們在意什么?熊彼德認為資本主義的實質不只是關于整個價格或者是產量的競爭,而是來自于一些新的領域,比如說新的技術、新的大宗商品還有新的供應鏈帶來的挑戰。
所以說通常我們再去討論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關于目前的資本主義的環節是如何去管理現有架構的,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打破現有的桎梏去創造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挑戰,這就像印度神靈傳說中的三像神,一個三位一體的神明。
最后,再給大家簡單聊聊自動駕駛,實際在自動駕駛的市場中,很多從業的公司、很多新參與的公司都不是傳統汽車領域的公司,而是來自于航天、國防甚至是其他的行業,這也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關于我們這些競爭者的來源,它已經包含了更多的領域,比如航空公司、國防事業等等,這也為整個競爭帶來更多的復雜性。所以說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就是需要再平衡,希望去找到一種平衡的方法去持續發展、面對改變并管控風險。
最后還要提一句,就是來自一百多年前的一句名人名言,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困擾不是說世界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哪怕它是合理的,可問題依然會存在。“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是趨于合理,但是還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而且通常生活是不合邏輯的,它會為邏輯學家布下了一些陷阱,它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有規律,但實際上規律中有很多隱藏的陷阱和挑戰,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以及在未來也要面對的挑戰,我們現在要做一些顛覆性的創新,去贏得攻擊者的優勢。謝謝大家!
筆者整理了理查德?福斯特演講中的核心部分,匯總如下:
演講人: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rest)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紹一下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及未來的新趨勢,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已經有很多以未來為導向的新技術發生,也有很多新的特點出現在汽車市場上。
下面圖片的這個人是福特,他100多年前開辦了一個雜志叫做《福布斯》,大家都知道這個美國的雜志非常有名,是一本商業相關的雜志。福特剛剛起步的時候非常希望能有一些吸引人的內容,能夠召集到所有的讀者。
當時,他就統計了在美國的100家公司,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在1917年,任何人對整個經濟的大環境都沒有多少了解,當時沒有所謂的大數據,而美聯儲才在四年之前剛剛建立,掌握的信息還很少,而且美國政府還沒有所謂的公司所得稅記錄制度,但福特還是克服困難,統計了美國排名前100的大型公司。他想預計在未來的四五年中,有哪些政治和經濟的因素會影響到這些公司的生存率。
70年后,《福布斯》雜志統計了一個新的名單,看一下之前這100家公司究竟誰存活下來了?
我們看到70年后,一共只有39家公司存活下來了。可以說有將近60、70家的公司都從市場上消失了,這不意味著它們全都破產了,有些公司是被兼并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購。而在這存活下來的39家公司中,它們也不都是排名前30、前40的公司,事實上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這39家公司中只有18家能排進整個美國企業的前100。
或許大家想知道:我們能不能投資這18家公司?只要他們能在這幾十年中活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不通過投資指數基金,而是通過投資這些公司而獲得長期收益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一家公司想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太不容易了,譬如對于美國公司的股東來說,通常市場上的年均收益是7.5%,而通用電氣的回報率是7.8%,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它的回報率比均值稍微高一點。而實際上在過去30年中,如果大家投資了通用電氣,你的收益可能反而會降低10%,因為它的表現并不總是那么好。事實上對于這18家幸存的公司來說,他們的常年表現一般都是比市場的平均狀況要差的。他們只有少數幾年能夠好于市場平均值。
大家還記得柯達這家公司嗎?柯達是生產膠片的,曾經是影像業的巨人,制訂過很多行業的標準,但是眼下它已經破產了。那么是誰殺了柯達呢?并不是膠片公司或者照相公司而是諾基亞,一個完全是行業以外的公司殺死了柯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故事不斷重現,所以我們再次看到這份榜單的時候就發現其實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超過美國長期增長率。
通過上面這些事例我想告訴大家的信息就是:幾十年之間整個世界已經變的很不一樣了,而就在最近的短短的十年里,我們所處的世界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原動力,就來自于我們身邊不斷出現的新競爭者。這些競爭者的普遍表現要更好,不管是來自美國也好還是歐洲還是中國,一些新的競爭者他們的表現甚至是非常出色。雖然我們相信公司是可以基業長青的,但長久持續的成功是不太可能的,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風險,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管控風險。
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說過這樣一句話:
“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留存希臘人和野蠻人的事跡”。
野蠻人就是在行業之外的人,他們在不斷地“破壞“現有的體系所以我們稱之為野蠻人,并且很關鍵的是我們要了解為什么他們會彼此“征戰”,這就是自公元前500年到現在,歷史不斷進行變化的根本。
如果我們再回到12世紀、13世紀,也就是伊斯蘭世界的鼎盛時期,當時有一位著名的學家叫做伊本赫勒頓,他說:“如果一個世界成為偉大的文明,它在頂點之后就是快速的衰落期。”而伊斯蘭世界在鼎盛時期之后的衰落,就是因為這些伊斯蘭領袖被野蠻人征服了。所以說這些偉大的文明也都被野蠻人征服了,所以我們的門口一直不缺野蠻人,歷史的規律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但是為什么一些實力相差很大的野蠻人能打敗鼎盛的帝國呢?
我們西方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通常是解釋一些經濟問題),通常會舉大衛與哥利亞他們兩個之間戰斗的例子。大衛是個巨人,而哥利亞只有扔石子的技能,戰斗的結局是哥利亞贏了;另外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格列佛與小人國的斗爭,這就不是一對一的例子了,是格列佛與許許多多小人之間的斗爭,當這些小人團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戰勝格列佛這樣的“巨人“。
所以說我覺得我們的行業當中,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人國,也有這樣的小人。比如我們每年身邊都有20家新增的公司,他們都是我們要面臨的競爭對手。所以說這并不是一家小公司挑戰一家大公司,而是許許多多小公司與一家大公司進行競爭。所以可能目前在座的許多都是中小企,但是在這些中小企業中未來就會有一些公司成長為非常知名的大公司。而我覺得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持續不斷的比整個市場更具創新力,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年不斷有新的公司涌入市場,不斷有創新,而這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大趨勢。
第一個與你競爭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群公司,而是一組公司。并且這一群公司有些可能在中國,有些在美國,有些在歐洲,有些在日本,有些在印度。這些都是新的野蠻人,就像目前的在座從事新能源領域的從業者一樣,諸位都是新的“野蠻人“,目前大家代表的是我們的未來。
大家覺得來自美國公司間的的競爭到底是來自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
肯定是后者,其實中國是完全一樣的情況。在中國根據我所讀到的數據,一共有3195家上市公司,但是在此之外一共有171480家的私營企業,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要應付大概54家私企,所以我覺得正是這些私營企業他們將會推動變革。新能源汽車是個非常復雜的行業,它當中包含很多的部分,其中包含了一些傳統汽車行業的部分,包括汽車與卡車、乘用車、還包括一些航空的飛機公司,包括美國有軍用飛機公司,航空公司,同時所有的航空公司包括T&A,還有國營的航空公司,同時還有監管方,這都改變了美國競爭的情況。所以我覺得在新能源行業當中也會出現同樣的場景,并不是贏家通吃的一種情況,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會有變化,因為這取決于我們會出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他們會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當時他們會面臨什么樣的監管政策,以及你所在的生態環境是怎么樣的。當然這些大家會更加熟悉,不光是制造業的公司還有新型公司,并且還正在不斷的發生新的變化,這是一個負責復雜的局勢。
作為格列佛,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能夠在此情境之下依然保持優勢?并且是在很多情況不確定的情況下,同時我們還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我們要看到,我們能夠設想到的,我們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的邊界在哪里,我們如何去做出很好的應對和準備?
最能夠預測到這一點的就是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德,我之前也引用了他很多的話,而且我也發現可能在座的人也都非常熟悉這些畫面和語言了,其實他之前說過一些非常重要的話,他說過關于資本主義的一些觀點,比如說關于創造資本主義中的一些破壞性的創新,我們要想一下資本主義意味著什么。以及所有這些資本家們在意什么?熊彼德認為資本主義的實質不只是關于整個價格或者是產量的競爭,而是來自于一些新的領域,比如說新的技術、新的大宗商品還有新的供應鏈帶來的挑戰。
所以說通常我們再去討論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去看關于目前的資本主義的環節是如何去管理現有架構的,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打破現有的桎梏去創造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挑戰,這就像印度神靈傳說中的三像神,一個三位一體的神明。
最后,再給大家簡單聊聊自動駕駛,實際在自動駕駛的市場中,很多從業的公司、很多新參與的公司都不是傳統汽車領域的公司,而是來自于航天、國防甚至是其他的行業,這也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關于我們這些競爭者的來源,它已經包含了更多的領域,比如航空公司、國防事業等等,這也為整個競爭帶來更多的復雜性。所以說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就是需要再平衡,希望去找到一種平衡的方法去持續發展、面對改變并管控風險。
最后還要提一句,就是來自一百多年前的一句名人名言,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困擾不是說世界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哪怕它是合理的,可問題依然會存在。“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是趨于合理,但是還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而且通常生活是不合邏輯的,它會為邏輯學家布下了一些陷阱,它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有規律,但實際上規律中有很多隱藏的陷阱和挑戰,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以及在未來也要面對的挑戰,我們現在要做一些顛覆性的創新,去贏得攻擊者的優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