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掏一筆錢“投資屋頂”,安裝一套光伏發電站嗎?12月12日~13日,2016年第六屆加強應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分布式能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利用閑置屋頂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成為會上討論的熱點。光伏發電企業老總“吐槽”找屋頂難、融資難等問題,現代快報總編輯趙磊也建議,媒體應該推動國家相關制度的建立,比如在建筑設計之初預留“光伏屋頂”。
會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前景可期,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光伏太陽能行業“看到黎明”
此前,光伏太陽能行業一直在低谷徘徊,這樣的局面有望在2017年改觀。
江蘇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施新春在會上表示,巴黎協定的簽訂,使世界各國的節能減排成為硬指標,必須尋找替代煤炭的新能源,太陽能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這為光伏產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與集中式發電相比,分布式光伏發電更加適合我國國情,將在光伏產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國光伏產業80%以上的裝機容量是集中式電站,但在光伏補貼、扶貧等政策推動下,分布式電站將日益受到市場歡迎,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我國多晶硅產量約14.5萬噸,同比增長近30%。產能超過萬噸的企業有7家。今年多晶硅價格呈波浪式走勢,先升后降再升。組件產量37吉瓦(1吉瓦是10億瓦),同比增長30%。前三季總裝機同比增幅超過100%,仍以地面集中電站為主,分布式電站8月后占比加速上升。
國家發改委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介紹,“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關于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出臺,以及電力改革的推動,棄光棄風現象有望徹底解決。
屋頂光伏發電,1度收益近8毛錢
“投資屋頂”成為這次會上的熱詞,不少光伏企業都瞄準了屋頂資源。
“家庭用光伏電站發電,1度電供電部門給0.378元,國家再補貼0.42元。家里用電都不花錢,用不了的電還能賣掉。”協鑫新能源控股副總裁劉倩說。
安裝這樣一套系統的成本是多少呢?南京國綠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安裝1w的光伏是7塊錢,按照目前的行情,可以靈活選用1.5kw、2kw、3kw、5kw等多種型號。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前段時間,南京一家別墅的業主安裝了20kw的屋頂光伏,造價14萬,平均每天發電量為70度。按照這個發電量計算,每年的電費約2萬元,7年可以收回14萬的成本。光伏電站的使用壽命是25年,國家補貼可以達到20年,收回成本后,剩下的就是收益了。
“這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算下來每年有20%的收益。”與會專家說。
南京屋頂發電面積已達81萬平方米
哪些地方適合“屋頂發電”?劉倩介紹,只要有屋頂、有陽臺等能曬到的地方都可以。具體包括:工商業建筑屋頂、公共事業建筑屋頂、集中連片的新農村及新城鎮住宅屋頂,以及村級分布式電站扶貧項目的屋頂。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南京有317戶光伏發電并網,屋頂面積達到了818000平方米,發電容量達到了8.18萬千瓦。
與會專家都認為,屋頂光伏發電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污染,幾乎是零排放,這是從根本上解決霧霾的方式,也是人類對能源利用的終極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以一戶家庭安裝2kw發電產品來計算,一年可以發電2000度左右,相當于少燒了1.3噸燃煤,多種了110棵樹。
王進建議,促進分布式光伏在內的綠色能源發展,要創新商業模式,比如售電側。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都可以在手機端自愿購買綠色電力,雖然貴一些,但為的是環境。這種商業模式如能在中國推廣,對分布式發電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推動。
光伏發電,成長的煩惱不少
目前,分布式能源如火如荼,如何更進一步發展呢?會議期間還設置了專題對話,現代快報總編輯趙磊和10多家光伏發電企業、保險經紀公司、金融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熱烈討論“破解分布式能源發展的秘訣”。與會專家都認為,“屋頂發電”有很多成長陣痛,主要表現為:屋頂資源供需信息不對稱;電站資產風險管控困難,較難以抵押獲得銀行貸款;分布式光伏發電點多面散;運維管理難度大……因此,需開啟多元化合作模式,整合資源,共同促進分布式光伏發展。
企業家吐槽找屋頂難
“屋頂資源分散,企業的現有屋頂絕大部分都沒有考慮到光伏發電的要求,承重、防漏、安保都有不少問題。”江蘇中天昱品科技公司總經理羅勇坦言,“盡管政府部門也會幫助協調,希望一些企業能拿出屋頂,但是不少企業都擔心有安全隱患。”這也是光伏式發電遭遇到的瓶頸制約之一。
除此之外,羅勇認為,融資難、接入電壓繁瑣都是光伏發電站今后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建筑時應預留“光伏屋頂”
現代快報總編輯趙磊表示,分布式能源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對于媒體來說,有責任推動光伏行業相關政策的制定。“在討論中,大家提到屋頂滲水的安全隱患問題,我們能不能通過呼吁來影響建筑標準呢?比如做到‘提前介入’,在建筑設計之初就預留‘光伏屋頂’,而不是等出現問題才重視起來。”趙磊還建議,江蘇能否打造數個光伏小鎮,有了成功樣本之后,可以進一步推廣。
呼吁關注質量安全問題
光伏行業風險與機遇并存,在討論會上,質量安全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逆變器高故障率,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屢屢見諸報端。
TU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光伏與智能電網副總裁許海亮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非常分散,情況差異很大,不同的條件、區域、業主的信用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供貨商和施工方對專業性有透徹的了解。
許海亮認為,在分布式光伏發展中,標準的制定至關重要。他也呼吁光伏的相關行業協會共同關注分布式的安全性問題。“如果繼續出現質量問題,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因為光伏電站的質量風險會成為導致金融和保險機構不敢進入光伏行業的直接原因。”許海亮說。
會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前景可期,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光伏太陽能行業“看到黎明”
此前,光伏太陽能行業一直在低谷徘徊,這樣的局面有望在2017年改觀。
江蘇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施新春在會上表示,巴黎協定的簽訂,使世界各國的節能減排成為硬指標,必須尋找替代煤炭的新能源,太陽能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這為光伏產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與集中式發電相比,分布式光伏發電更加適合我國國情,將在光伏產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國光伏產業80%以上的裝機容量是集中式電站,但在光伏補貼、扶貧等政策推動下,分布式電站將日益受到市場歡迎,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我國多晶硅產量約14.5萬噸,同比增長近30%。產能超過萬噸的企業有7家。今年多晶硅價格呈波浪式走勢,先升后降再升。組件產量37吉瓦(1吉瓦是10億瓦),同比增長30%。前三季總裝機同比增幅超過100%,仍以地面集中電站為主,分布式電站8月后占比加速上升。
國家發改委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介紹,“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關于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出臺,以及電力改革的推動,棄光棄風現象有望徹底解決。
屋頂光伏發電,1度收益近8毛錢
“投資屋頂”成為這次會上的熱詞,不少光伏企業都瞄準了屋頂資源。
“家庭用光伏電站發電,1度電供電部門給0.378元,國家再補貼0.42元。家里用電都不花錢,用不了的電還能賣掉。”協鑫新能源控股副總裁劉倩說。
安裝這樣一套系統的成本是多少呢?南京國綠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安裝1w的光伏是7塊錢,按照目前的行情,可以靈活選用1.5kw、2kw、3kw、5kw等多種型號。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前段時間,南京一家別墅的業主安裝了20kw的屋頂光伏,造價14萬,平均每天發電量為70度。按照這個發電量計算,每年的電費約2萬元,7年可以收回14萬的成本。光伏電站的使用壽命是25年,國家補貼可以達到20年,收回成本后,剩下的就是收益了。
“這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算下來每年有20%的收益。”與會專家說。
南京屋頂發電面積已達81萬平方米
哪些地方適合“屋頂發電”?劉倩介紹,只要有屋頂、有陽臺等能曬到的地方都可以。具體包括:工商業建筑屋頂、公共事業建筑屋頂、集中連片的新農村及新城鎮住宅屋頂,以及村級分布式電站扶貧項目的屋頂。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南京有317戶光伏發電并網,屋頂面積達到了818000平方米,發電容量達到了8.18萬千瓦。
與會專家都認為,屋頂光伏發電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污染,幾乎是零排放,這是從根本上解決霧霾的方式,也是人類對能源利用的終極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以一戶家庭安裝2kw發電產品來計算,一年可以發電2000度左右,相當于少燒了1.3噸燃煤,多種了110棵樹。
王進建議,促進分布式光伏在內的綠色能源發展,要創新商業模式,比如售電側。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都可以在手機端自愿購買綠色電力,雖然貴一些,但為的是環境。這種商業模式如能在中國推廣,對分布式發電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推動。
光伏發電,成長的煩惱不少
目前,分布式能源如火如荼,如何更進一步發展呢?會議期間還設置了專題對話,現代快報總編輯趙磊和10多家光伏發電企業、保險經紀公司、金融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熱烈討論“破解分布式能源發展的秘訣”。與會專家都認為,“屋頂發電”有很多成長陣痛,主要表現為:屋頂資源供需信息不對稱;電站資產風險管控困難,較難以抵押獲得銀行貸款;分布式光伏發電點多面散;運維管理難度大……因此,需開啟多元化合作模式,整合資源,共同促進分布式光伏發展。
企業家吐槽找屋頂難
“屋頂資源分散,企業的現有屋頂絕大部分都沒有考慮到光伏發電的要求,承重、防漏、安保都有不少問題。”江蘇中天昱品科技公司總經理羅勇坦言,“盡管政府部門也會幫助協調,希望一些企業能拿出屋頂,但是不少企業都擔心有安全隱患。”這也是光伏式發電遭遇到的瓶頸制約之一。
除此之外,羅勇認為,融資難、接入電壓繁瑣都是光伏發電站今后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設計建筑時應預留“光伏屋頂”
現代快報總編輯趙磊表示,分布式能源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對于媒體來說,有責任推動光伏行業相關政策的制定。“在討論中,大家提到屋頂滲水的安全隱患問題,我們能不能通過呼吁來影響建筑標準呢?比如做到‘提前介入’,在建筑設計之初就預留‘光伏屋頂’,而不是等出現問題才重視起來。”趙磊還建議,江蘇能否打造數個光伏小鎮,有了成功樣本之后,可以進一步推廣。
呼吁關注質量安全問題
光伏行業風險與機遇并存,在討論會上,質量安全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逆變器高故障率,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屢屢見諸報端。
TU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光伏與智能電網副總裁許海亮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非常分散,情況差異很大,不同的條件、區域、業主的信用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供貨商和施工方對專業性有透徹的了解。
許海亮認為,在分布式光伏發展中,標準的制定至關重要。他也呼吁光伏的相關行業協會共同關注分布式的安全性問題。“如果繼續出現質量問題,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因為光伏電站的質量風險會成為導致金融和保險機構不敢進入光伏行業的直接原因。”許海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