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光熱行業商業化發展拉開帷幕
□本報記者 劉楊
隨著光熱電價政策的出臺,首批入圍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相繼進入開發和建設階段。光熱行業商業化發展拉開帷幕。
“光熱發電技術門檻和項目建設資金要求較高,光熱行業不會出現像光伏行業起步期的‘一窩蜂’現象。未來光熱行業將逐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規模化、集中式新能源基地將占據行業主導”。中海陽(430065)實際控制人薛黎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50MWe槽式光熱發電項目為此次20個入圍示范項目之一。
將取代部分火電
中國證券報: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利用,光熱產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薛黎明:從目前的情況看,光熱發電不能確定未來5年或10年是否會成為基荷能源,但相比3至5年前,光熱離擔當基荷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接近了一步。
如果此次20個示范項目到2018年底有60%以上能夠順利運行,光熱發電產業將掀開一個新篇章。
2002年我開始關注光伏發電。以前人們覺得太陽能只能洗澡,沒想到還能發電。2006年到2008年,業界對中國是否能投建光伏電站爭論不斷。2008年,云南發改委規劃建設一個66兆瓦光伏電站,云南電投、無錫尚德、上海電氣(8.420, 0.00, 0.00%)和中海陽相繼加入項目組。電站建設隨后相繼開啟。2011年光伏標桿電價發布后,光伏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目前光熱行業啟動情況相當于2004年至2005年光伏行業的發展情況。按電站的全面開建來看,光熱行業相當于2008年至2009年光伏行業的建設情況。
中國證券報:未來新能源基地與火電的關系怎樣?相比于光伏,光熱發電的特點有哪些?
薛黎明:新能源基地未來將完全脫離火電,光熱發電將逐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這一比例會越來越高,火力發電占比將逐年下降。一方面,新的火電機組很難上,一些老機組也會“關”、“停”、“并”、“轉”。同時,光熱發電、光伏發電、風電、生物質發電以及這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新能源供給份額將越來越大。單純的光伏發電,難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因為光伏發電晚上無法進行。同時,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要調峰。相比之下,光熱發電比常規的光伏發電更有優勢,光熱發電將白天多余的熱量進行存儲,晚間再用存儲的熱量進行發電,這樣能保證光熱發電的連續性。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同屬太陽能發電技術。光伏發電是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即“光——電”轉化;光熱發電則是將太陽能集熱后通過換熱裝置加熱水產生蒸汽,然后驅動傳統的汽輪發電機產生電能,即“光—熱—電”的轉化。光伏發電缺乏儲能能力,發電存在間歇性,給電網造成壓力;光熱發電則擁有相對成熟的熱存儲技術,晚上也可以蓄熱發電,在并網友好性上遠優于光伏。其中間環節產生的熱能,還可以用于供暖,實現熱電聯供。
雖然光熱發電具備種種優勢,但因其對技術和投入要求較高,在電價政策未明之時,大多數企業不敢放手投資。而提早布局光熱發電的企業,都是對行業前景看好,并需要有一定的勇氣。
行業發展門檻高
中國證券報:怎樣看待“十三五”期間的光熱產業發展?國內光熱市場商業化何時成熟?
薛黎明:2009年至2010年,光伏行業出現了一波火熱行情。不過,2012年至2013年,70%至80%的非專業企業相繼轉型。
行情火熱時,有些企業通過購買生產線、原材料就可以做光伏,但這種情況在光熱行業不會出現。光熱發電行業門檻高于光伏,且需要一定時間的技術與人才積累。具體看,作為業主方,進入光熱發電行業至少需要10億元;即使業主有足夠資金,但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如何做決斷并不容易;即便引進專業人才,至少在近兩年,對是否投資光熱行業,業界依舊會有爭議。因此,對非專業類決策者來說,判斷行業前景依舊是個難題。
從設備供應商角度看,光熱主設備投資以億元為單位起步,而光伏有的起步可高可低。一家做光伏的公司有300萬元至500萬元資金,可以做組件;3000萬元至5000萬元資金可以做電池片,3億元至5億元的資金可以做硅片,10億元資金可以做硅液等。在光伏產業鏈中,可以根據資本的多少來進行產業鏈切分做業務。而在光熱產業則不行。目前光伏上市公司有幾百家;而5年后,光熱行業的上市公司會比光伏少10倍,5年后能在光熱領域具備影響力的上市公司不會超過10家。
我認為2016年光熱發電行業大幕拉開,2017年至2018年為行業觀望期,2018年底正式啟動,2019年步入較成熟的市場化。2019年以后隨著產業化進程推進、成本下降,光熱電價將較大幅下降。當然,眼下還是要對示范項目穩扎穩地做好。
光伏的補貼可以追溯到2009年,光熱的補貼發放從2018年開始,光熱后續的補貼時長比光伏要短,因為光熱產業相對理性些。在環保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未來肯定越來越高。
技術路徑各有優劣
中國證券報:從光熱發電的產業鏈看,各環節發展情況如何?技術路徑如何看待?
薛黎明:從企業角度說,我們做的準備已比較充分。但在示范項目建設過程中,相互配合與產業配套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光熱產業鏈上,主設備分為三個島,即太陽能島、常規島和儲熱島。而太陽能島中包括聚光鏡、集熱管、支架和跟蹤系統。我們公司主要是光熱發電鏡場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商,屬于太陽能島這個部分。公司在成都成立全資子公司成都禪德,主要生產太陽能聚光熱發電鏡場設備。
上述三個部分國內都有企業做。比如,太陽島部分中的集熱管國內有8、9家公司生產;而常規島和儲熱島技術上也沒有問題。不過,與西門子等國外企業相比,國內技術仍稍低一些。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示范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相互配合和產業配套,電網接入層面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好電網配合、土地與地方政府部門各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保證示范項目有序推進。
在20多個示范項目中,有塔式、槽式、菲涅爾式項目,各種技術路線各有優勢劣勢。未來3至5年后,這三種技術可能融合發展,將各自的優勢融合成一種新技術。這也是未來光熱發電技術的大方向。
中國證券報:光熱電價的出臺能夠多大程度的推動光熱產業發展?
薛黎明:光熱標桿電價的出臺,對產業而言是發令槍。但未來能推動到什么程度,產業最終發展規模如何,一方面出資方、業主方、建設方、科研院所要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凝聚力量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在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除了技術保密外,企業之間應先共同把產業做起來。另一方面,控制好調試成本,做好運維,保證到2018年底,半數以上示范項目順利推進,保證發電量,產業才能走得更遠,光熱產業才算步入正軌。
□本報記者 劉楊
隨著光熱電價政策的出臺,首批入圍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相繼進入開發和建設階段。光熱行業商業化發展拉開帷幕。
“光熱發電技術門檻和項目建設資金要求較高,光熱行業不會出現像光伏行業起步期的‘一窩蜂’現象。未來光熱行業將逐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規模化、集中式新能源基地將占據行業主導”。中海陽(430065)實際控制人薛黎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50MWe槽式光熱發電項目為此次20個入圍示范項目之一。
將取代部分火電
中國證券報: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利用,光熱產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薛黎明:從目前的情況看,光熱發電不能確定未來5年或10年是否會成為基荷能源,但相比3至5年前,光熱離擔當基荷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接近了一步。
如果此次20個示范項目到2018年底有60%以上能夠順利運行,光熱發電產業將掀開一個新篇章。
2002年我開始關注光伏發電。以前人們覺得太陽能只能洗澡,沒想到還能發電。2006年到2008年,業界對中國是否能投建光伏電站爭論不斷。2008年,云南發改委規劃建設一個66兆瓦光伏電站,云南電投、無錫尚德、上海電氣(8.420, 0.00, 0.00%)和中海陽相繼加入項目組。電站建設隨后相繼開啟。2011年光伏標桿電價發布后,光伏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目前光熱行業啟動情況相當于2004年至2005年光伏行業的發展情況。按電站的全面開建來看,光熱行業相當于2008年至2009年光伏行業的建設情況。
中國證券報:未來新能源基地與火電的關系怎樣?相比于光伏,光熱發電的特點有哪些?
薛黎明:新能源基地未來將完全脫離火電,光熱發電將逐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這一比例會越來越高,火力發電占比將逐年下降。一方面,新的火電機組很難上,一些老機組也會“關”、“停”、“并”、“轉”。同時,光熱發電、光伏發電、風電、生物質發電以及這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新能源供給份額將越來越大。單純的光伏發電,難以取代部分火力發電,因為光伏發電晚上無法進行。同時,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要調峰。相比之下,光熱發電比常規的光伏發電更有優勢,光熱發電將白天多余的熱量進行存儲,晚間再用存儲的熱量進行發電,這樣能保證光熱發電的連續性。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同屬太陽能發電技術。光伏發電是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即“光——電”轉化;光熱發電則是將太陽能集熱后通過換熱裝置加熱水產生蒸汽,然后驅動傳統的汽輪發電機產生電能,即“光—熱—電”的轉化。光伏發電缺乏儲能能力,發電存在間歇性,給電網造成壓力;光熱發電則擁有相對成熟的熱存儲技術,晚上也可以蓄熱發電,在并網友好性上遠優于光伏。其中間環節產生的熱能,還可以用于供暖,實現熱電聯供。
雖然光熱發電具備種種優勢,但因其對技術和投入要求較高,在電價政策未明之時,大多數企業不敢放手投資。而提早布局光熱發電的企業,都是對行業前景看好,并需要有一定的勇氣。
行業發展門檻高
中國證券報:怎樣看待“十三五”期間的光熱產業發展?國內光熱市場商業化何時成熟?
薛黎明:2009年至2010年,光伏行業出現了一波火熱行情。不過,2012年至2013年,70%至80%的非專業企業相繼轉型。
行情火熱時,有些企業通過購買生產線、原材料就可以做光伏,但這種情況在光熱行業不會出現。光熱發電行業門檻高于光伏,且需要一定時間的技術與人才積累。具體看,作為業主方,進入光熱發電行業至少需要10億元;即使業主有足夠資金,但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如何做決斷并不容易;即便引進專業人才,至少在近兩年,對是否投資光熱行業,業界依舊會有爭議。因此,對非專業類決策者來說,判斷行業前景依舊是個難題。
從設備供應商角度看,光熱主設備投資以億元為單位起步,而光伏有的起步可高可低。一家做光伏的公司有300萬元至500萬元資金,可以做組件;3000萬元至5000萬元資金可以做電池片,3億元至5億元的資金可以做硅片,10億元資金可以做硅液等。在光伏產業鏈中,可以根據資本的多少來進行產業鏈切分做業務。而在光熱產業則不行。目前光伏上市公司有幾百家;而5年后,光熱行業的上市公司會比光伏少10倍,5年后能在光熱領域具備影響力的上市公司不會超過10家。
我認為2016年光熱發電行業大幕拉開,2017年至2018年為行業觀望期,2018年底正式啟動,2019年步入較成熟的市場化。2019年以后隨著產業化進程推進、成本下降,光熱電價將較大幅下降。當然,眼下還是要對示范項目穩扎穩地做好。
光伏的補貼可以追溯到2009年,光熱的補貼發放從2018年開始,光熱后續的補貼時長比光伏要短,因為光熱產業相對理性些。在環保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未來肯定越來越高。
技術路徑各有優劣
中國證券報:從光熱發電的產業鏈看,各環節發展情況如何?技術路徑如何看待?
薛黎明:從企業角度說,我們做的準備已比較充分。但在示范項目建設過程中,相互配合與產業配套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光熱產業鏈上,主設備分為三個島,即太陽能島、常規島和儲熱島。而太陽能島中包括聚光鏡、集熱管、支架和跟蹤系統。我們公司主要是光熱發電鏡場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商,屬于太陽能島這個部分。公司在成都成立全資子公司成都禪德,主要生產太陽能聚光熱發電鏡場設備。
上述三個部分國內都有企業做。比如,太陽島部分中的集熱管國內有8、9家公司生產;而常規島和儲熱島技術上也沒有問題。不過,與西門子等國外企業相比,國內技術仍稍低一些。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示范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相互配合和產業配套,電網接入層面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好電網配合、土地與地方政府部門各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保證示范項目有序推進。
在20多個示范項目中,有塔式、槽式、菲涅爾式項目,各種技術路線各有優勢劣勢。未來3至5年后,這三種技術可能融合發展,將各自的優勢融合成一種新技術。這也是未來光熱發電技術的大方向。
中國證券報:光熱電價的出臺能夠多大程度的推動光熱產業發展?
薛黎明:光熱標桿電價的出臺,對產業而言是發令槍。但未來能推動到什么程度,產業最終發展規模如何,一方面出資方、業主方、建設方、科研院所要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凝聚力量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在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除了技術保密外,企業之間應先共同把產業做起來。另一方面,控制好調試成本,做好運維,保證到2018年底,半數以上示范項目順利推進,保證發電量,產業才能走得更遠,光熱產業才算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