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
實行光伏發電項目財政補貼政策:
對于居民用戶實施光伏發電項目,按照裝機容量給予一次性補貼2元/瓦
對于提供場地用于光伏發電項目的企業,按照裝機容量給予提供屋頂的企業一次性補貼0.3元/瓦。
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企業,按照發電量給予0.1元/度,連續補貼3年。光伏發電項目不再享受其他市級財政補助。
已享受國家“金太陽”、“光電建筑一體化”等補助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再享受補貼。
東陽市
補貼措施:對在東陽市注冊的光伏企業并且在東陽新建的光伏發電項目,按照項目建成后的實際發電量,在享受國家和省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再按0.2元/千瓦時的標準給予補助,連續補助三年。
臺州市
對2016年底前,建成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享受國家0.42元/千瓦時、省0.1元/千瓦時補貼的基礎上,自并網發電之日起實際所發電量由當地政府再補貼0.1元/千瓦時,連續補貼5年。凡是在市區實施的光伏發電應用項目,同等條件下鼓勵采用本市光伏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已取得中央財政相關補助的項目(如“金太陽”項目)不再享受該政策。
廣東省
對于備受關注的光伏價格政策,省發改委能源局禤文湛昨天在“2014年廣東省第一屆光伏論壇”上透露,廣東省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為1元/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方面,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含稅)。
廣州市
對于項目建設居民個人或單位,按照0.1元/千瓦時的標準,以項目上一年度所發電量為基礎計算補助金額,補助時間為項目建成投產后連續10年。
對于建筑物權屬人,以建成的項目總裝機量為基礎,按0.2元/瓦的標準確定補助金額,一次性發放給建筑物權屬人。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金額為200萬元。
東莞市
對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筑和構筑物業主,按裝機容量25萬元/兆瓦進行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200萬元。
對機關事業單位、工業、商業、學校、醫院、居民社區等非自有住宅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元/千瓦時,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5年進行補助。
對利用自有住宅及在自有住宅區域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人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3元/千瓦時,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5年進行補助。
陽江市
家庭光伏發電補貼及并網申請材料補助標準家庭光伏發電產生的電量,政府給予用戶0.42元/度(含稅)的補貼,補貼年限則暫時沒有規定。用不完的電量以0.5元/度(含稅)的價格賣給供電部門。
佛山市
個人家庭提供自有建筑和構筑物面積達到安裝單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規模達1000瓦及以上的,按1元/瓦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多不超過1萬元。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連續3年按實際發電量給予補助。
對2014—2015年建成、符合補助范圍的項目,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5元/千瓦時,自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3年給予補助。
廣西省
家庭戶裝補貼4元/瓦,公共設施補貼3元/瓦,對示范工程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但對補助支持規模設置上限“家庭戶裝規模3千瓦,公共設施總規模600千瓦。
桂林市
目前對納入計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按全電量給予財政補貼,電價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對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本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0.4552元/千瓦時)收購。
安徽省
合肥市
近期合肥新出的補貼政策:
對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5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15年。對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5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10年;對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0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6年。
對裝機規模超過0.1MW且建成并網的屋頂光伏電站項目,按裝機容量給予屋頂產權人10萬元/兆瓦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同一屋頂產權人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對使用《合肥市光伏地產品推廣目錄》中光伏構件產品替代建筑裝飾材料、建成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的,在項目建成并網后,除享受市級度電補貼外,按裝機容量一次性給予1元/瓦的工程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毫州市
分布式:分布式光伏項目按年發電量給予0.25元/千瓦時財政補貼;補貼時限為10年。
集中式:已經完工且并網發電,規模在1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規模在5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補助;規模在10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40萬元的補助。
巢湖市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在巢湖市適宜鄉鎮規劃建設地面電站規模1000MW,其中地面480MW,農光互補460MW,漁光互補60MW。年平均上網電量約10億千瓦時,按當前光伏發電標桿電價1元/千瓦時,發電年均產值10億元,年繳納稅收1.7億元。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30萬噸,可節水310萬噸,可大大減少煙塵、SO2、CO2、灰渣等排放量,進一步推進巢湖市生態宜居城市建設。
馬鞍山市
分布式:新建光伏發電項目,且全部使用馬鞍山市企業生產的組件,按其年發電量給予項目運營企業0.25元/千瓦時補貼。
集中式:新建光伏發電項目,且全部使用馬鞍山市企業生產的組件,按其年發電量給予項目運營企業0.25元/千瓦時補貼。
淮北市
集中式:在該市投資建設光伏項目5000萬以上,或70%以上使用由淮北市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的項目,給予0.25元/千瓦時補貼
霍邱縣
2015-2018年間,在全縣建設光伏電站3.546萬千瓦(在90個貧困村和1個民族村,每村建設1座6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在村內選擇貧困戶1萬戶,每戶建設1座3千瓦的用戶光伏電站),實現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如下:
(一)貧困村發展計劃。2015年21個村,2016年20個村,2017年20個村,2018年30個村,共計91個村。
(二)貧困戶發展計劃。2015年1000戶,2016-2018年每年3000戶,共計1萬戶。
(三)2015年實施計劃。2015年,全縣建設光伏電站21個村、1000戶貧困戶戶用光伏電站每戶投入2.4萬元,省、市、縣補貼建設資金的2/3,貧困戶自籌1/3,即0.8萬元。貧困村集體經濟光伏電站每村投入48萬元,其中縣財政補貼30萬元,貧困村自籌18萬元。
阜陽市
一座戶用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資金約2.4萬元,省市區和農戶各承擔1/3原則上,貧困衣自籌資金應當現金繳付;
對少數特別困難的貧困戶,可由幫扶單位和鄉鎮(街道)干部職工扶貧捐款中酌情解決,也可在提供擔保的前提下,申請貼息貨款。
一座村級光伏電站建設資金約48萬元。原則上,村級自籌資金不低于20萬元,不足部分由村創業經濟服務公司申請貸款,區政府協調有關金融機構支持。對爭取幫扶單位、社會各界捐贈10萬元以上的貧困村,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比10萬元,并對其銀行貸款給與貼息。
界首市
計劃2015年全市建設光伏電站1860千瓦,實現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選擇6個貧困村,每個村建設一座60千瓦村級光伏電站,共計360千瓦;選擇500個貧困戶,每戶建設1個3千瓦戶用光伏電站,共計1500千瓦。
資金籌集:經測算,每個村級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投入資金約48萬元,市本級財政投入20萬元,剩余28萬元采用幫扶單位扶持和貧困村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每個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資金約為2.4萬元,省級財政補助0.8萬元,阜陽市財政補助0.2萬元,我市本級財政投入0.6萬元,貧困戶自籌0.8萬元。貧困村和貧困戶無力承擔自籌資金的,可采取社會幫扶、中標企業先期墊付以及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等辦法解決。
政策補貼和收益結算:市供電公司根據國家、省、市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按結算周期(一個季度)向實施項目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支付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電量政策補貼資金。貧困村收益全部打入村集體賬戶,由村民監督小組監督使用;貧困戶在當地金融部門辦理結算卡,一戶一卡,收益全部打入卡中;需要還貸的,按照協議,還款金額由金融部門直接從收益中扣除,剩余的打入村集體賬戶或貧困戶卡中。
岳西縣
利用6年時間,到2020年,采取以下三種方式相結合,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
一是每年建設4MW貧困戶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按照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在貧困村當中篩選符合光伏發電建設條件的貧困戶1000多戶(2015年建設2000戶),每戶建設3K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二是本著群眾自愿的原則,鼓勵一般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三是在188個行政村(社區)建設60KW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2015年65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12個省首批美好鄉村重點示范村和22個省級美好鄉村建設村可以申請建設村集體光伏電站,幫助村(社區)20至25年內實現集體經濟年均收入6萬元左右。
四是利用全縣的企事業單位屋頂(含經濟開發區)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五是利用我縣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建設2-3個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充分發揮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和社會各界在本地區光伏扶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以全面實現精準式扶貧的目標。
池州市
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在全市建設光伏電站11340千瓦,實現在20-25年內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如下:
(一)每個貧困村建設1座6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全市共建89座,到2020年,實現全市所有貧困村建設全覆蓋的目標。
(二)每個貧困戶建設1個3千瓦的戶用光伏電站。到2020年,在石臺縣共建設2000戶。非扶貧重點縣的貴池區、東至縣、青陽縣應根據貧困戶意愿,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貧困戶建設。
按照先行試點、全面推開的原則,2015年在石臺縣抓好10個貧困村、200戶貧困戶(每村20-30戶)試點建設,實施光伏扶貧發電1200千瓦。
實行光伏發電項目財政補貼政策:
對于居民用戶實施光伏發電項目,按照裝機容量給予一次性補貼2元/瓦
對于提供場地用于光伏發電項目的企業,按照裝機容量給予提供屋頂的企業一次性補貼0.3元/瓦。
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企業,按照發電量給予0.1元/度,連續補貼3年。光伏發電項目不再享受其他市級財政補助。
已享受國家“金太陽”、“光電建筑一體化”等補助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再享受補貼。
東陽市
補貼措施:對在東陽市注冊的光伏企業并且在東陽新建的光伏發電項目,按照項目建成后的實際發電量,在享受國家和省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再按0.2元/千瓦時的標準給予補助,連續補助三年。
臺州市
對2016年底前,建成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享受國家0.42元/千瓦時、省0.1元/千瓦時補貼的基礎上,自并網發電之日起實際所發電量由當地政府再補貼0.1元/千瓦時,連續補貼5年。凡是在市區實施的光伏發電應用項目,同等條件下鼓勵采用本市光伏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已取得中央財政相關補助的項目(如“金太陽”項目)不再享受該政策。
廣東省
對于備受關注的光伏價格政策,省發改委能源局禤文湛昨天在“2014年廣東省第一屆光伏論壇”上透露,廣東省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為1元/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方面,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含稅)。
廣州市
對于項目建設居民個人或單位,按照0.1元/千瓦時的標準,以項目上一年度所發電量為基礎計算補助金額,補助時間為項目建成投產后連續10年。
對于建筑物權屬人,以建成的項目總裝機量為基礎,按0.2元/瓦的標準確定補助金額,一次性發放給建筑物權屬人。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金額為200萬元。
東莞市
對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筑和構筑物業主,按裝機容量25萬元/兆瓦進行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200萬元。
對機關事業單位、工業、商業、學校、醫院、居民社區等非自有住宅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元/千瓦時,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5年進行補助。
對利用自有住宅及在自有住宅區域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人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3元/千瓦時,補助時間自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5年進行補助。
陽江市
家庭光伏發電補貼及并網申請材料補助標準家庭光伏發電產生的電量,政府給予用戶0.42元/度(含稅)的補貼,補貼年限則暫時沒有規定。用不完的電量以0.5元/度(含稅)的價格賣給供電部門。
佛山市
個人家庭提供自有建筑和構筑物面積達到安裝單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規模達1000瓦及以上的,按1元/瓦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多不超過1萬元。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連續3年按實際發電量給予補助。
對2014—2015年建成、符合補助范圍的項目,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5元/千瓦時,自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3年給予補助。
廣西省
家庭戶裝補貼4元/瓦,公共設施補貼3元/瓦,對示范工程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但對補助支持規模設置上限“家庭戶裝規模3千瓦,公共設施總規模600千瓦。
桂林市
目前對納入計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按全電量給予財政補貼,電價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對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本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0.4552元/千瓦時)收購。
安徽省
合肥市
近期合肥新出的補貼政策:
對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5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15年。對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5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10年;對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自項目并網次月起,給予投資人0.20元/千瓦時補貼,補貼執行期限6年。
對裝機規模超過0.1MW且建成并網的屋頂光伏電站項目,按裝機容量給予屋頂產權人10萬元/兆瓦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同一屋頂產權人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對使用《合肥市光伏地產品推廣目錄》中光伏構件產品替代建筑裝飾材料、建成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的,在項目建成并網后,除享受市級度電補貼外,按裝機容量一次性給予1元/瓦的工程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毫州市
分布式:分布式光伏項目按年發電量給予0.25元/千瓦時財政補貼;補貼時限為10年。
集中式:已經完工且并網發電,規模在1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規模在5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補助;規模在10兆瓦以上的,給予不超過40萬元的補助。
巢湖市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在巢湖市適宜鄉鎮規劃建設地面電站規模1000MW,其中地面480MW,農光互補460MW,漁光互補60MW。年平均上網電量約10億千瓦時,按當前光伏發電標桿電價1元/千瓦時,發電年均產值10億元,年繳納稅收1.7億元。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30萬噸,可節水310萬噸,可大大減少煙塵、SO2、CO2、灰渣等排放量,進一步推進巢湖市生態宜居城市建設。
馬鞍山市
分布式:新建光伏發電項目,且全部使用馬鞍山市企業生產的組件,按其年發電量給予項目運營企業0.25元/千瓦時補貼。
集中式:新建光伏發電項目,且全部使用馬鞍山市企業生產的組件,按其年發電量給予項目運營企業0.25元/千瓦時補貼。
淮北市
集中式:在該市投資建設光伏項目5000萬以上,或70%以上使用由淮北市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的項目,給予0.25元/千瓦時補貼
霍邱縣
2015-2018年間,在全縣建設光伏電站3.546萬千瓦(在90個貧困村和1個民族村,每村建設1座6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在村內選擇貧困戶1萬戶,每戶建設1座3千瓦的用戶光伏電站),實現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如下:
(一)貧困村發展計劃。2015年21個村,2016年20個村,2017年20個村,2018年30個村,共計91個村。
(二)貧困戶發展計劃。2015年1000戶,2016-2018年每年3000戶,共計1萬戶。
(三)2015年實施計劃。2015年,全縣建設光伏電站21個村、1000戶貧困戶戶用光伏電站每戶投入2.4萬元,省、市、縣補貼建設資金的2/3,貧困戶自籌1/3,即0.8萬元。貧困村集體經濟光伏電站每村投入48萬元,其中縣財政補貼30萬元,貧困村自籌18萬元。
阜陽市
一座戶用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資金約2.4萬元,省市區和農戶各承擔1/3原則上,貧困衣自籌資金應當現金繳付;
對少數特別困難的貧困戶,可由幫扶單位和鄉鎮(街道)干部職工扶貧捐款中酌情解決,也可在提供擔保的前提下,申請貼息貨款。
一座村級光伏電站建設資金約48萬元。原則上,村級自籌資金不低于20萬元,不足部分由村創業經濟服務公司申請貸款,區政府協調有關金融機構支持。對爭取幫扶單位、社會各界捐贈10萬元以上的貧困村,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比10萬元,并對其銀行貸款給與貼息。
界首市
計劃2015年全市建設光伏電站1860千瓦,實現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選擇6個貧困村,每個村建設一座60千瓦村級光伏電站,共計360千瓦;選擇500個貧困戶,每戶建設1個3千瓦戶用光伏電站,共計1500千瓦。
資金籌集:經測算,每個村級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投入資金約48萬元,市本級財政投入20萬元,剩余28萬元采用幫扶單位扶持和貧困村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每個戶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資金約為2.4萬元,省級財政補助0.8萬元,阜陽市財政補助0.2萬元,我市本級財政投入0.6萬元,貧困戶自籌0.8萬元。貧困村和貧困戶無力承擔自籌資金的,可采取社會幫扶、中標企業先期墊付以及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等辦法解決。
政策補貼和收益結算:市供電公司根據國家、省、市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按結算周期(一個季度)向實施項目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支付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電量政策補貼資金。貧困村收益全部打入村集體賬戶,由村民監督小組監督使用;貧困戶在當地金融部門辦理結算卡,一戶一卡,收益全部打入卡中;需要還貸的,按照協議,還款金額由金融部門直接從收益中扣除,剩余的打入村集體賬戶或貧困戶卡中。
岳西縣
利用6年時間,到2020年,采取以下三種方式相結合,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
一是每年建設4MW貧困戶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按照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在貧困村當中篩選符合光伏發電建設條件的貧困戶1000多戶(2015年建設2000戶),每戶建設3K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二是本著群眾自愿的原則,鼓勵一般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三是在188個行政村(社區)建設60KW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2015年65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12個省首批美好鄉村重點示范村和22個省級美好鄉村建設村可以申請建設村集體光伏電站,幫助村(社區)20至25年內實現集體經濟年均收入6萬元左右。
四是利用全縣的企事業單位屋頂(含經濟開發區)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五是利用我縣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建設2-3個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充分發揮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和社會各界在本地區光伏扶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以全面實現精準式扶貧的目標。
池州市
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在全市建設光伏電站11340千瓦,實現在20-25年內受益貧困戶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貧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具體任務如下:
(一)每個貧困村建設1座6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全市共建89座,到2020年,實現全市所有貧困村建設全覆蓋的目標。
(二)每個貧困戶建設1個3千瓦的戶用光伏電站。到2020年,在石臺縣共建設2000戶。非扶貧重點縣的貴池區、東至縣、青陽縣應根據貧困戶意愿,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貧困戶建設。
按照先行試點、全面推開的原則,2015年在石臺縣抓好10個貧困村、200戶貧困戶(每村20-30戶)試點建設,實施光伏扶貧發電12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