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徽、山東、江西等省在建或建成電站指標缺口總計近4GW,而河北的備案與指標的缺口在2GW,預計到2016年底,在建或建成的光伏電站中,指標缺口將超過5GW。
近日,安徽、河南相繼發布光伏電站投資預警,針對目前因“先建先得”原則導致的在建或已完工電站無法獲得規模指標的情況以及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不確定而帶來的風險進行說明。
在光伏電站建設中,“先建先得”提出的本意是督促項目建設進度,而隨著光伏電站規模擴張加速以及國家規模指標收縮,目前各省備案與指標缺口嚴重擴大,而先建先得的原則導致未獲得指標已開工建設的項目數據急劇增長。
查詢相關的政策文件發現,安徽省曾在《安徽省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項目開發管理的通知》皖能源新能【2015】26號中明確表示,“要完善先建先得政策”。該條例的特殊之處在于,“先建先得”只適用于20兆瓦以下分布式地面電站項目。所以,安徽大部分通過先建先得獲得指標的項目大多為20MW以下,以分布式定義的光伏電站項目。
即便項目規模小于20MW,但據《安徽省先建先得光伏電站建設形勢分析報告》數據,截止2016年8月底,全省已備案20MW及以下先建先得光伏電站項目共計6622MW,其中僅有1024MW確認了規模指標,而并網以及在建的項目共計2554MW。預計到2016年底,未落實規模指標的先建先得光伏電站并網裝機規模將達600MW以上。
除了安徽之外,河北省也是“先建先得”比較典型的省份之一。河北省的光伏電站建設需要先進入年度建設計劃,之后再根據相關規則進一步進入規模指標補貼計劃。很明顯的,目前河北省備案的項目數量已嚴重大于國家下發的規模指標,根據日前梳理的數據顯示,目前該缺口已達2GW左右。
自2016年,大部分省份開始實行競爭性配置的方式來分配指標,在河北省的安排原則中,“優先安排已列入往年度并網計劃,但補貼計劃有缺口的項目;優先安排已列入往年度省建設計劃,目前主體工程層已全部建成且具備并網條件的項目”。“先建先得”仍然是最重要的標準因素之一。
根據河南省日前發布的投資預警數據顯示,目前在建項目規模為336萬千瓦,而河南省2016年度規模指標為50萬千瓦,指標缺口的規模高達286萬千瓦。
除了上述省份之外,山東作為目前投資熱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由于2016年并未下發普通光伏指標,而光伏扶貧項目也是自帶指標進行上報,據了解,截至目前,山東省已完工或在建且沒有指標的項目規模約為500MW左右。
同樣未獲得2016年指標的云南省,在第一批扶貧項目中僅獲得了13.1萬千瓦的指標,據業內人員介紹,云南省有幾百MW在2015年建成的光伏電站本來在等待2016年指標,而云南省2016年普通指標未獲批復也是當地政府與企業并沒有預料到的。
在今年各省份發布的光伏電站競爭性配置方法中,項目的建設進度已成為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在此基礎上,盡早開工建設也是很多企業的無奈之舉。然而,隨著指標缺口越來越大,隱性或顯性的“先建先得”原則給企業帶來的或將是更嚴重的財務負擔。
江西省能源局也曾在《關于請協助規范全省光伏地面電站審批管理工作的函》贛能新能函【2016】43號中明確表示,“近日,國家能源局下達我省2016年光伏建設容量400兆瓦,而全省備案項目容量已達到國家下達規模的數十倍,這將造成大部分備案項目無法開工建設或及時獲得補貼”。之后,又在《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中指出,“目前,全省違規在建或擬新開工項目遠遠超過未來幾年國際可能安排給我省的光伏電站建設計劃”,并且明確要求”所有無建設計劃的在建項目一律立即停止建設“。據江西某企業開發人員表示,江西目前建成未獲得指標的項目容量也在幾百兆瓦左右。
同樣,在湖北省能源局于10月11日發布的《湖北省2016年光伏電站競爭比選結果公示》中,排名前60的項目總容量高達250萬千瓦,已遠遠超過湖北省2016年60萬千瓦的指標容量。
除此之外,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的正式文件或將于年底下發,這也意味著如果項目在2016年建成卻獲得了2017年的規模指標,那么上網電價也將隨著下調,這也將相應的影響企業的電站收益測算。
綜上,山東、河南、安徽、江西的在建或建成項目指標缺口近4GW,而河北備案與指標的缺口在2GW,基于先建先得的原則,該未獲得指標的項目也有相當規模已經開工,這幾個省也是目前投資熱度較高的地區,再加上湖北、江西、云南等備案嚴重超過指標的省份,以及此前遺留的甘肅等早期就建成但無法獲得指標的上百兆瓦電站,預計2016年在建或建成但無法獲得補貼指標的項目容量將超過5GW。加之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在即,光伏電站建設的政策風險也逐漸加大,河南與安徽省發文要求嚴格備案管理,也是較為及時且符合目前行情的政策指示,但是未來對于指標與電價的不確定性,不可避免的將給電站投資商帶來更為苛刻的挑戰。
近日,安徽、河南相繼發布光伏電站投資預警,針對目前因“先建先得”原則導致的在建或已完工電站無法獲得規模指標的情況以及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不確定而帶來的風險進行說明。
在光伏電站建設中,“先建先得”提出的本意是督促項目建設進度,而隨著光伏電站規模擴張加速以及國家規模指標收縮,目前各省備案與指標缺口嚴重擴大,而先建先得的原則導致未獲得指標已開工建設的項目數據急劇增長。
查詢相關的政策文件發現,安徽省曾在《安徽省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項目開發管理的通知》皖能源新能【2015】26號中明確表示,“要完善先建先得政策”。該條例的特殊之處在于,“先建先得”只適用于20兆瓦以下分布式地面電站項目。所以,安徽大部分通過先建先得獲得指標的項目大多為20MW以下,以分布式定義的光伏電站項目。
即便項目規模小于20MW,但據《安徽省先建先得光伏電站建設形勢分析報告》數據,截止2016年8月底,全省已備案20MW及以下先建先得光伏電站項目共計6622MW,其中僅有1024MW確認了規模指標,而并網以及在建的項目共計2554MW。預計到2016年底,未落實規模指標的先建先得光伏電站并網裝機規模將達600MW以上。
除了安徽之外,河北省也是“先建先得”比較典型的省份之一。河北省的光伏電站建設需要先進入年度建設計劃,之后再根據相關規則進一步進入規模指標補貼計劃。很明顯的,目前河北省備案的項目數量已嚴重大于國家下發的規模指標,根據日前梳理的數據顯示,目前該缺口已達2GW左右。
自2016年,大部分省份開始實行競爭性配置的方式來分配指標,在河北省的安排原則中,“優先安排已列入往年度并網計劃,但補貼計劃有缺口的項目;優先安排已列入往年度省建設計劃,目前主體工程層已全部建成且具備并網條件的項目”。“先建先得”仍然是最重要的標準因素之一。
根據河南省日前發布的投資預警數據顯示,目前在建項目規模為336萬千瓦,而河南省2016年度規模指標為50萬千瓦,指標缺口的規模高達286萬千瓦。
除了上述省份之外,山東作為目前投資熱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由于2016年并未下發普通光伏指標,而光伏扶貧項目也是自帶指標進行上報,據了解,截至目前,山東省已完工或在建且沒有指標的項目規模約為500MW左右。
同樣未獲得2016年指標的云南省,在第一批扶貧項目中僅獲得了13.1萬千瓦的指標,據業內人員介紹,云南省有幾百MW在2015年建成的光伏電站本來在等待2016年指標,而云南省2016年普通指標未獲批復也是當地政府與企業并沒有預料到的。
在今年各省份發布的光伏電站競爭性配置方法中,項目的建設進度已成為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在此基礎上,盡早開工建設也是很多企業的無奈之舉。然而,隨著指標缺口越來越大,隱性或顯性的“先建先得”原則給企業帶來的或將是更嚴重的財務負擔。
江西省能源局也曾在《關于請協助規范全省光伏地面電站審批管理工作的函》贛能新能函【2016】43號中明確表示,“近日,國家能源局下達我省2016年光伏建設容量400兆瓦,而全省備案項目容量已達到國家下達規模的數十倍,這將造成大部分備案項目無法開工建設或及時獲得補貼”。之后,又在《關于向光伏發電企業進行風險警示的緊急通知》中指出,“目前,全省違規在建或擬新開工項目遠遠超過未來幾年國際可能安排給我省的光伏電站建設計劃”,并且明確要求”所有無建設計劃的在建項目一律立即停止建設“。據江西某企業開發人員表示,江西目前建成未獲得指標的項目容量也在幾百兆瓦左右。
同樣,在湖北省能源局于10月11日發布的《湖北省2016年光伏電站競爭比選結果公示》中,排名前60的項目總容量高達250萬千瓦,已遠遠超過湖北省2016年60萬千瓦的指標容量。
除此之外,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的正式文件或將于年底下發,這也意味著如果項目在2016年建成卻獲得了2017年的規模指標,那么上網電價也將隨著下調,這也將相應的影響企業的電站收益測算。
綜上,山東、河南、安徽、江西的在建或建成項目指標缺口近4GW,而河北備案與指標的缺口在2GW,基于先建先得的原則,該未獲得指標的項目也有相當規模已經開工,這幾個省也是目前投資熱度較高的地區,再加上湖北、江西、云南等備案嚴重超過指標的省份,以及此前遺留的甘肅等早期就建成但無法獲得指標的上百兆瓦電站,預計2016年在建或建成但無法獲得補貼指標的項目容量將超過5GW。加之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在即,光伏電站建設的政策風險也逐漸加大,河南與安徽省發文要求嚴格備案管理,也是較為及時且符合目前行情的政策指示,但是未來對于指標與電價的不確定性,不可避免的將給電站投資商帶來更為苛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