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0月26日,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主辦的高級別研討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會議以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世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凝聚共識,推動落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26日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講話中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來自45個國家的駐聯合國使團,有關國際組織、研究機構、跨國企業共100多家機構(單位)的17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討會。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非盟基礎設施和能源事務委員易卜拉欣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主任彼得·利特伍德分別在會上作了主旨演講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互動交流,會議就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形成廣泛共識,取得圓滿成功。
吳紅波在發言中指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變革是實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氣候變化,消除貧困,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關鍵,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他贊賞劉振亞和合作組織如此迅速地把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轉化為行動并取得積極進展。吳紅波指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性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投資持續增長。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很多發展中國家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把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差距,惠及人類,為世界和平和諧發展作出貢獻。吳紅波談到,一個宏偉構想的提出和推進可能會面臨很多挑戰,希望通過深入交流和研討,凝聚廣泛共識和發展合力,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聯合國將積極組織有關各方,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踐落地,并堅信全球能源互聯網必將成為現實。
劉振亞在會上作了題為“攜手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主旨演講。劉振亞指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施“兩個替代”,是應對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必由之路。全球能源互聯網集能源傳輸、資源配置、信息交互、智能服務、市場交易于一體,是未來能源網的基本形態。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既是實現能源互聯互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能源、信息、交通融合發展的內在需要。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總體分為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三個階段,力爭在本世紀中期基本建成。屆時,全球清潔能源比重將達到80%以上,大幅提高人均用電水平,根本解決亞洲、非洲、拉美有關國家和地區的能源和貧困問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能夠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劉振亞希望發揮規劃引領、創新驅動和國際合作的重要作用,統籌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加強重大戰略問題研究。科學規劃全球能源互聯網,引導和推動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和分布式電源開發、跨國跨洲能源通道和洲內骨干網架建設。加快推進技術、產業和金融創新,開展聯合攻關,重點突破低成本清潔發電、大容量儲能、特高壓海底電纜等關鍵技術。劉振亞呼吁世界各國在聯合國框架內加強協調與合作,大力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易卜拉欣代表非盟主席祖瑪在研討會上作了發言。易卜拉欣表示第50屆非盟大會確定了2063議程,提出依靠非洲人民和世界力量共同打造一個整體、繁榮、和平的非洲。作為實現議程的關鍵內容,非洲將加快區域及跨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實現能源資源的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非洲擁有包括可再生資源在內的豐富能源資源,計劃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3億千瓦,這將給投資者和非洲人民帶來巨大好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理念與非洲2063議程和可持續發展愿景高度契合,將給非洲能源發展帶來諸多機遇,對消除貧困,促進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非盟已著手規劃實施北部非洲-南部非洲、西部非洲以及北部非洲等電力走廊項目,同時積極創造更加規范透明的投資環境,吸引廣大投資者投身非洲發展。
利特伍德認為,電工理論和技術自愛迪生、特斯拉之后沒有發生重大突破,而近年來全球電力技術和理念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這得益于中國在特高壓輸電和全球能源互聯網領域所作的努力和貢獻。利特伍德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密切相關的儲能技術作了系統介紹和展望。
本次會議層次高、影響廣泛、成果豐碩,在國際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受到普遍關注和好評。大家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對于促進清潔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高度評價和肯定了中國所做努力和成效,并表示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