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一種自帶環保節能標簽的可持續能源,一類裹挾著未來憧憬的綠色生活方式,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從為人熟知的太陽能熱水器,到走在前沿的太陽能發電廠,從最先為單戶家庭解決熱水供應問題,到當下以可持續能源姿態備受矚目,太陽能高調而迅猛地滲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建筑學聞名全國的東南大學,也在持續醞釀著一場綠色人居與節能科技的“未來革命”。2017年7月,由東南大學與德國布倫瑞克大學組成的聯合戰隊,將在全球高校競相角逐的“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中,打造一座功能完善,舒適宜居,同時節能環保的“太陽能住宅”,將大眾的期待化為現實。
中德聯合教學,攜手“出征”SD大賽
作為全球大學生共同參與的高水準賽事,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幾乎是建筑專業學子的“必爭之地”。2017年7月,這場實驗創作盛會將來到中國,于山東德州舉辦。這一次的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東南大學將與德國布倫瑞克大學Dr.-Ing. Manfred Norbert Fisch教授團隊攜手,帶著共同的綠色夢想“出征”。
以聯合參賽為契機,東南大學還將進行中德太陽能建筑聯合教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張彤副院長表示,在德國以至歐洲,Fisch教授在能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也一直與東南大學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這次的聯合教學將圍繞SD大賽進行,團隊將按照具體目標和參數要求,完成房屋建造任務,以此進行知識傳授和觀點交鋒,而非僅僅撰寫論文和發表研究數據。未來,學院從博士、碩士到本科的教學,將會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化平臺上開展,依靠科研平臺支撐人才培養。”
“光熱系統比光電系統便宜很多,盡管如此,光電系統對中國來說更為重要。”德國布倫瑞克大學Fisch教授介表示,與太陽能光熱應用比較,電能可以解決家庭照明、電器運轉、房屋供暖和制冷等問題,而光熱系統往往只能解決比較單一的問題,例如熱水供應,而這部分的能量消耗并不大。“光電系統更為高效,與其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不妨考慮把太陽能完全轉化為電能,以解決房屋所有的能耗問題,我認為的‘未來房屋’或者說‘太陽能建筑’,就是建立在光電系統基礎上的。”
在明年舉辦的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中,Fisch教授心中的“未來房屋”也將化為現實。據悉,競賽期間,中德聯隊將建造一棟面積在120—200平方米之間的房子,學生們將全程參與所有的設計與建造,Fisch教授團隊將與東南大學的師生們進行充分的思維碰撞,共同完善太陽能建筑的理念與技術,向大賽冠軍發起沖擊。
中國家庭想依靠太陽能用電面臨挑戰
依靠太陽能解決用電問題是不少人的心愿,而對于Fisch教授心中“建立在光電系統上的太陽能建筑”在中國的落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
“中德太陽能建筑聯合教學暨2016東南大學太陽能建筑學術周”參會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燕達教授介紹,中國的住宅以公寓樓居多,樓較高且屋頂面積相對較小,公共空間如何界定是個問題。不僅如此,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清理也是個難題,灰塵會引發結垢現象,致使發電效率急速下降,因此,目前發電效果較好的是配備專人打理的光伏發電廠。
“想要依靠太陽能為家庭供電,必然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白天光照充足時,家里沒人,等到晚上到家了,太陽卻已下山,如果沒有容量足夠大的蓄電池,家庭的供電將難以維系。除此之外,如何在直流電和交流電之間轉換,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些都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投入家用存在的瓶頸。”
多方發力,共同倡導太陽能建筑應用
“在建筑中推廣使用太陽能,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實現人類的有序發展。”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路宏偉表示,江蘇是全國人均資源和環境容量最小的省份,發展需求和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江蘇也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每年每平米地表吸收的太陽能,相當于140—190千克標煤。在健全法規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加強示范引領、完善支撐體系等多舉措并行的優良環境中,江蘇省的太陽能建筑應用規模化水平長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國內太陽能技術集成應用方面的“先行者”,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也在持續關注太陽能建筑,“太陽能技術與建筑相結合,不止是解決能源問題,它同時也代表著生活品質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對于東南大學新組建的“戰隊”,黃鳴董事長充滿信心,“東大有別于一般企業及部分建筑設計院,不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他們領先的學術系統和創新理念令人信服,前衛的‘探索者’形象始終不變。”
中德聯合教學,攜手“出征”SD大賽
作為全球大學生共同參與的高水準賽事,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幾乎是建筑專業學子的“必爭之地”。2017年7月,這場實驗創作盛會將來到中國,于山東德州舉辦。這一次的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東南大學將與德國布倫瑞克大學Dr.-Ing. Manfred Norbert Fisch教授團隊攜手,帶著共同的綠色夢想“出征”。
以聯合參賽為契機,東南大學還將進行中德太陽能建筑聯合教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張彤副院長表示,在德國以至歐洲,Fisch教授在能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也一直與東南大學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這次的聯合教學將圍繞SD大賽進行,團隊將按照具體目標和參數要求,完成房屋建造任務,以此進行知識傳授和觀點交鋒,而非僅僅撰寫論文和發表研究數據。未來,學院從博士、碩士到本科的教學,將會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化平臺上開展,依靠科研平臺支撐人才培養。”
“光熱系統比光電系統便宜很多,盡管如此,光電系統對中國來說更為重要。”德國布倫瑞克大學Fisch教授介表示,與太陽能光熱應用比較,電能可以解決家庭照明、電器運轉、房屋供暖和制冷等問題,而光熱系統往往只能解決比較單一的問題,例如熱水供應,而這部分的能量消耗并不大。“光電系統更為高效,與其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不妨考慮把太陽能完全轉化為電能,以解決房屋所有的能耗問題,我認為的‘未來房屋’或者說‘太陽能建筑’,就是建立在光電系統基礎上的。”
在明年舉辦的SD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中,Fisch教授心中的“未來房屋”也將化為現實。據悉,競賽期間,中德聯隊將建造一棟面積在120—200平方米之間的房子,學生們將全程參與所有的設計與建造,Fisch教授團隊將與東南大學的師生們進行充分的思維碰撞,共同完善太陽能建筑的理念與技術,向大賽冠軍發起沖擊。
中國家庭想依靠太陽能用電面臨挑戰
依靠太陽能解決用電問題是不少人的心愿,而對于Fisch教授心中“建立在光電系統上的太陽能建筑”在中國的落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
“中德太陽能建筑聯合教學暨2016東南大學太陽能建筑學術周”參會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燕達教授介紹,中國的住宅以公寓樓居多,樓較高且屋頂面積相對較小,公共空間如何界定是個問題。不僅如此,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清理也是個難題,灰塵會引發結垢現象,致使發電效率急速下降,因此,目前發電效果較好的是配備專人打理的光伏發電廠。
“想要依靠太陽能為家庭供電,必然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白天光照充足時,家里沒人,等到晚上到家了,太陽卻已下山,如果沒有容量足夠大的蓄電池,家庭的供電將難以維系。除此之外,如何在直流電和交流電之間轉換,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些都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投入家用存在的瓶頸。”
多方發力,共同倡導太陽能建筑應用
“在建筑中推廣使用太陽能,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實現人類的有序發展。”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路宏偉表示,江蘇是全國人均資源和環境容量最小的省份,發展需求和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江蘇也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每年每平米地表吸收的太陽能,相當于140—190千克標煤。在健全法規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加強示范引領、完善支撐體系等多舉措并行的優良環境中,江蘇省的太陽能建筑應用規模化水平長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國內太陽能技術集成應用方面的“先行者”,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也在持續關注太陽能建筑,“太陽能技術與建筑相結合,不止是解決能源問題,它同時也代表著生活品質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對于東南大學新組建的“戰隊”,黃鳴董事長充滿信心,“東大有別于一般企業及部分建筑設計院,不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他們領先的學術系統和創新理念令人信服,前衛的‘探索者’形象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