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月下旬以來,從多晶硅到電池片,光伏行業上游產品價格出現了一小波漲幅,硅片由之前的3.9元/片升至目前的4.1元/片左右。根據EenergyTrend數據,多晶硅的成交價格也從90元/kg升至近100元/kg。電池片方面,高效電池的價格回升幅度明顯更高,約在4%左右。
對于此次的一輪波動,林嫣容認為,價格波動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九月中旬之后歐美訂單有所回升,組件庫存開始逐漸消化;第二,受大陸上網標桿電價大幅度下調預期影響,從上游至下游開工率都有提高,反應到產品上,便是價格有所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硅料到電池片價格都有所回升,但組件價格的變化相對滯后。上游產品在國慶前已經出現明顯漲幅,而組件的成交價格在近日才陸續有廠家實際上調報價,但具體到成交價格的變動還有待觀察。業內相關人士表示,上述現象或與組件庫存過大有較為直接的關系。
另外,雖然目前終端電站也有陸續開工,但據了解,由于2017年普通電站指標基本已經分配完畢,且光伏扶貧指標仍具不確定性,各地光伏電站的建設情況不容樂觀。
九月底,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征求意見稿引起了市場的巨大反響,大部分人認為此次電價調整對于光伏行業或將是一次大洗牌,電價下調過低也將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中國市場自630之后,由于國內終端需求的急劇下滑導致從硅料至組件等產品價格不斷探底。由于該征求意見稿最后備注的不同解讀,市場對于2017年“搶裝潮”又有了新的期待。EnergyTrend認為,受該政策預期影響,中國光伏產業需求有望反攻。
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廠商,蘇州協鑫集團副總裁呂錦標向記者解釋道,此次多晶硅價格小幅上漲是前期超跌的回調,價格會回歸合理區間,但彈不回上半年的高點。中國產的硅料無論是供應量、品質、成本掌握力已經真正全球領先地位,未來的發展規劃也足夠支撐光伏發展對原料的需求,隨著工藝進步和新技術發展,硅料價格隨著光伏平價的進程總體是下滑趨勢。
林嫣容也表示,接下來的訂單量雖足夠讓廠商溫飽,但在價格仍低的狀況下,廠商在第四季仍有虧損壓力。此外,由于今年底至明年第一季的需求主要以中國、印度兩大低價市場驅動,歐美廠商難以受惠,因此才出現歐美廠商持續裁員,中、印卻仍有部分廠商有擴產計劃的景象。而光伏產業延續這波漲價趨勢與否,須視中國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標竿上網的通知》能否再度帶動搶裝力道。
結合業內人士意見,此次價格上漲無論是超跌之后的回調,還是出于對市場預期的反應,保持在合理價格區間對于廠商與行業都是一個健康的趨勢。
另外,從原料保障的角度來看,呂錦標認為,國內多晶硅企業已經成為絕對主力,2016年之后會更高的量級階段發展,而且是世界第一梯隊的技術水平和成本控制力,這總體保持了原料價格的可控。
隨著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市場對于后市組件價格的預期也逐步高漲,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如果終端電站需求無法提升,組件市場庫存過大導致價格滯漲,那么上游產品的小幅度上漲也將是虛漲而無法長久持續的。同時,對于2017年的搶裝預期也需視政策的具體發布而定。
對于此次的一輪波動,林嫣容認為,價格波動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九月中旬之后歐美訂單有所回升,組件庫存開始逐漸消化;第二,受大陸上網標桿電價大幅度下調預期影響,從上游至下游開工率都有提高,反應到產品上,便是價格有所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硅料到電池片價格都有所回升,但組件價格的變化相對滯后。上游產品在國慶前已經出現明顯漲幅,而組件的成交價格在近日才陸續有廠家實際上調報價,但具體到成交價格的變動還有待觀察。業內相關人士表示,上述現象或與組件庫存過大有較為直接的關系。
另外,雖然目前終端電站也有陸續開工,但據了解,由于2017年普通電站指標基本已經分配完畢,且光伏扶貧指標仍具不確定性,各地光伏電站的建設情況不容樂觀。
九月底,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征求意見稿引起了市場的巨大反響,大部分人認為此次電價調整對于光伏行業或將是一次大洗牌,電價下調過低也將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中國市場自630之后,由于國內終端需求的急劇下滑導致從硅料至組件等產品價格不斷探底。由于該征求意見稿最后備注的不同解讀,市場對于2017年“搶裝潮”又有了新的期待。EnergyTrend認為,受該政策預期影響,中國光伏產業需求有望反攻。
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廠商,蘇州協鑫集團副總裁呂錦標向記者解釋道,此次多晶硅價格小幅上漲是前期超跌的回調,價格會回歸合理區間,但彈不回上半年的高點。中國產的硅料無論是供應量、品質、成本掌握力已經真正全球領先地位,未來的發展規劃也足夠支撐光伏發展對原料的需求,隨著工藝進步和新技術發展,硅料價格隨著光伏平價的進程總體是下滑趨勢。
林嫣容也表示,接下來的訂單量雖足夠讓廠商溫飽,但在價格仍低的狀況下,廠商在第四季仍有虧損壓力。此外,由于今年底至明年第一季的需求主要以中國、印度兩大低價市場驅動,歐美廠商難以受惠,因此才出現歐美廠商持續裁員,中、印卻仍有部分廠商有擴產計劃的景象。而光伏產業延續這波漲價趨勢與否,須視中國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調整新能源標竿上網的通知》能否再度帶動搶裝力道。
結合業內人士意見,此次價格上漲無論是超跌之后的回調,還是出于對市場預期的反應,保持在合理價格區間對于廠商與行業都是一個健康的趨勢。
另外,從原料保障的角度來看,呂錦標認為,國內多晶硅企業已經成為絕對主力,2016年之后會更高的量級階段發展,而且是世界第一梯隊的技術水平和成本控制力,這總體保持了原料價格的可控。
隨著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市場對于后市組件價格的預期也逐步高漲,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如果終端電站需求無法提升,組件市場庫存過大導致價格滯漲,那么上游產品的小幅度上漲也將是虛漲而無法長久持續的。同時,對于2017年的搶裝預期也需視政策的具體發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