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發改委主任、省區域辦主任王忠林表示,《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實施三年來,相關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強力推進各項工作,區內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西部經濟隆起帶呈現出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發展格局明顯優化、轉型升級明顯提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的良好態勢,山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作用日益凸顯,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個加速隆起的山東新西部正在呈現在人們面前。
實力提升,發展高地日益顯現
禹城,華春騰達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活性炭纖維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該項目是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成果,投產后將年產活性炭纖維1300噸,實現銷售收入3 億元、利稅7000萬元。項目負責人李永巖表示,這一成果之所以放在禹城進行工業化生產,看中的是這里的投資環境、產業優勢和融資環境。
禹城的活性炭纖維項目是西部經濟隆起帶產生“海綿效應”的生動案列。西部經濟隆起帶立足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特色產業和生態環境等多方綜合條件,正在成為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一塊經濟發展高地。
統計顯示,2015年西部6市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總體居于五省17市前列,相對于鄰省周邊各市,區域內各市經濟總量上更好、工業生產步伐更快、消費市場更活躍,經濟運行質量更高,“泵壓效應”和“海綿效應”發揮日益明顯。
上半年,“一帶”更是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區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出口總額3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分別高于全省0.5、2.0和6.1 個百分點。其中,菏澤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區域綜合實力的極大提升得益于我省構建起一整套推動西部經濟隆起帶融合發展機制。三年來,我省積極實施《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編制和修訂了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14個專項規劃和科技、環保、交通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形成了“總體規劃引領、專項規劃支撐、市縣規劃補充”的規劃體系。
這幾年,我省對西部經濟隆起帶的要素投入力度明顯加大。規劃實施以來,省財政已經下達各類轉移支付2423億元,占全省55%;統籌安排區域專項資金29億元,占資金總量27%。
區域戰略紅利加速釋放
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事關全省發展大局。三年來,按照“多予、少取、濟困、放活”的原則,我省梳理整合區域發展政策措施,發揮西部地區政策疊加優勢,放大普惠政策的效應,強化專項政策的助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調查顯示,三年來,西部經濟隆起帶區域戰略紅利加速釋放,規劃確定的9個方面40項支持政策絕大部分得到落實,重點在財稅、投資、人才、土地等要素領域給予西部地區傾斜,切實發揮了發展核心支撐作用。
一批事關區域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落實到位。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列入中原經濟區規劃的菏澤市、聊城市和東平縣執行國家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德州市、鄆城縣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臨沂進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試點城市;聊城市成為我省唯一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
三年來,我省把生態環境改善和保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放在突出位置,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快建設“美麗新西部”。棗莊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濟寧市成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臨沂市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水生態文明城市。
同時,西部地區社會民生建設加快推進。三年來,我省向西部經濟隆起帶劃撥調劑金約7億元彌補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籌集資金28.7億元重點支持解決西部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縣鎮學校大班額等問題。2015年,西部經濟隆起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9元,比2012年提高了 21.2%。
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綜合實力較弱,產業層次偏低,產業鏈條不長,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基礎可以說并不理想。三年來,他們積極吸納聚集資金、項目、人才等生產要素,著力促進商品流通、產業輻射、市場拓展, 積極打造經濟發展高地。2015年,西部地區三次產業比例為10:49:41,與2012年相比,第二產業比重下降4.1%,第三產業上升5.2%,第一產業下降1.0%,產業結構調整呈現向好趨勢。
“糧倉”地位不斷增強,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培育形成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907家,家庭農場7563家,棗莊、德州、聊城等市整建制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6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縣,糧食總產實現“十三連增”。
工業產業結構持續改善。在西部經濟隆起帶,能源化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優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成效顯著,新能源、新醫藥、新信息、新材料等新產業加速崛起。濟寧市持續放大“惠普效應”,推進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加速膨脹以信息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以軟件信息服務業、光通信產業、LED、光伏、信息消費等十大產業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聊城、臨沂、棗莊、濟寧等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瞄準行業前沿、突破關鍵技術、提升科技含量,形成了從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配套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生產裝配的完整產業鏈條,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壯大,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共生產新能源客車6331輛,同比增長208%。
服務業提質增效不斷深化。今年上半年,西部經濟隆起帶各市實現第三產業產值3963.4億元,增速始終保持9%以上,服務業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濟寧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1330家,居全省第2位,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9.3%,增速全省第三。臨沂商城物流總額突破1600億元,其中快遞、鐵路物流增長速度接近100%。菏澤市電子商務迅速壯大,擁有“淘寶村”35 個、“淘寶鎮”4個,分別占全省的1/2和2/3,全國的1/22和1/18。
王忠林表示,從近三年的發展情況看,西部經濟隆起帶建設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突破共生,我省未來政策的著力點在充分發揮西部自身優勢的同時,將著眼長遠發展需求,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統籌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促進區域融合互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創新創業驅動。
一個加速隆起的山東新西部正在呈現在人們面前。
實力提升,發展高地日益顯現
禹城,華春騰達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活性炭纖維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該項目是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成果,投產后將年產活性炭纖維1300噸,實現銷售收入3 億元、利稅7000萬元。項目負責人李永巖表示,這一成果之所以放在禹城進行工業化生產,看中的是這里的投資環境、產業優勢和融資環境。
禹城的活性炭纖維項目是西部經濟隆起帶產生“海綿效應”的生動案列。西部經濟隆起帶立足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特色產業和生態環境等多方綜合條件,正在成為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一塊經濟發展高地。
統計顯示,2015年西部6市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總體居于五省17市前列,相對于鄰省周邊各市,區域內各市經濟總量上更好、工業生產步伐更快、消費市場更活躍,經濟運行質量更高,“泵壓效應”和“海綿效應”發揮日益明顯。
上半年,“一帶”更是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區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出口總額3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分別高于全省0.5、2.0和6.1 個百分點。其中,菏澤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區域綜合實力的極大提升得益于我省構建起一整套推動西部經濟隆起帶融合發展機制。三年來,我省積極實施《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編制和修訂了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14個專項規劃和科技、環保、交通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形成了“總體規劃引領、專項規劃支撐、市縣規劃補充”的規劃體系。
這幾年,我省對西部經濟隆起帶的要素投入力度明顯加大。規劃實施以來,省財政已經下達各類轉移支付2423億元,占全省55%;統籌安排區域專項資金29億元,占資金總量27%。
區域戰略紅利加速釋放
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事關全省發展大局。三年來,按照“多予、少取、濟困、放活”的原則,我省梳理整合區域發展政策措施,發揮西部地區政策疊加優勢,放大普惠政策的效應,強化專項政策的助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調查顯示,三年來,西部經濟隆起帶區域戰略紅利加速釋放,規劃確定的9個方面40項支持政策絕大部分得到落實,重點在財稅、投資、人才、土地等要素領域給予西部地區傾斜,切實發揮了發展核心支撐作用。
一批事關區域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落實到位。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列入中原經濟區規劃的菏澤市、聊城市和東平縣執行國家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德州市、鄆城縣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臨沂進入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試點城市;聊城市成為我省唯一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
三年來,我省把生態環境改善和保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放在突出位置,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快建設“美麗新西部”。棗莊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濟寧市成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臨沂市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水生態文明城市。
同時,西部地區社會民生建設加快推進。三年來,我省向西部經濟隆起帶劃撥調劑金約7億元彌補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籌集資金28.7億元重點支持解決西部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縣鎮學校大班額等問題。2015年,西部經濟隆起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9元,比2012年提高了 21.2%。
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
綜合實力較弱,產業層次偏低,產業鏈條不長,西部經濟隆起帶的發展基礎可以說并不理想。三年來,他們積極吸納聚集資金、項目、人才等生產要素,著力促進商品流通、產業輻射、市場拓展, 積極打造經濟發展高地。2015年,西部地區三次產業比例為10:49:41,與2012年相比,第二產業比重下降4.1%,第三產業上升5.2%,第一產業下降1.0%,產業結構調整呈現向好趨勢。
“糧倉”地位不斷增強,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培育形成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907家,家庭農場7563家,棗莊、德州、聊城等市整建制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6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縣,糧食總產實現“十三連增”。
工業產業結構持續改善。在西部經濟隆起帶,能源化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優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成效顯著,新能源、新醫藥、新信息、新材料等新產業加速崛起。濟寧市持續放大“惠普效應”,推進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加速膨脹以信息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以軟件信息服務業、光通信產業、LED、光伏、信息消費等十大產業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聊城、臨沂、棗莊、濟寧等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瞄準行業前沿、突破關鍵技術、提升科技含量,形成了從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配套零部件制造到整車生產裝配的完整產業鏈條,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壯大,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共生產新能源客車6331輛,同比增長208%。
服務業提質增效不斷深化。今年上半年,西部經濟隆起帶各市實現第三產業產值3963.4億元,增速始終保持9%以上,服務業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濟寧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1330家,居全省第2位,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9.3%,增速全省第三。臨沂商城物流總額突破1600億元,其中快遞、鐵路物流增長速度接近100%。菏澤市電子商務迅速壯大,擁有“淘寶村”35 個、“淘寶鎮”4個,分別占全省的1/2和2/3,全國的1/22和1/18。
王忠林表示,從近三年的發展情況看,西部經濟隆起帶建設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突破共生,我省未來政策的著力點在充分發揮西部自身優勢的同時,將著眼長遠發展需求,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統籌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促進區域融合互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創新創業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