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雙遼市王奔鎮寶山村光伏電站,一排排晶硅光伏組件在陽光下耀眼奪目,組件下面成群結隊的鵝雛在覓食嬉戲,這就是寶山村“光伏+”飼養種鵝項目基地。
種鵝養殖項目投資單位是雙遼市鴻翔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陳鳳濤是全國科普致富帶頭人,據他介紹,先期投入的500只種鵝成熟后,將無償交給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飼養。“光伏+”飼養種鵝項目既解決了光伏占地的缺點,又減少了種鵝棚舍的投入,可達到效益的最大化。這種方式可每年為每戶貧困戶分紅470至700元。
駐村第一書記申顯龍介紹說:“寶山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貧困人口237人,在各級組織和幫扶部門的幫助下,制定了一系列扶貧攻堅計劃,所有計劃都在分步實施。其中光伏電站項目已經建設完成,正在辦理并網發電手續。按照目前上網電價計算,預計每年可增收47.59萬元,扣除銀行貸款及利息,每戶每年可收入2000元左右。為有效利用土地,光伏組件下可種植花生等矮棵作物,我們現在是利用光伏組件下的空地進行‘光伏+’飼養種鵝項目,既有效利用土地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實現多重增收。”
雙遼市光能資源豐富,全年日照達1500小時以上。該市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優勢,成立了雙遼市金太陽光伏發電有限公司,采取扶貧資金放大再貸款的方式,投資建設光伏扶貧分布式村級電站項目。采取統一建站、統一技術指標、統一運行維護、按戶分紅的方式,在14個鄉鎮(街)的4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內建設分布式電站47座,預計年純收益可達540萬元,惠及30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該項目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擴大光伏市場的新領域,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
寶山村貧困戶徐基江對記者說:“我家是因為一場事故致貧的,政府這么積極幫我們想辦法脫貧,我對脫貧更有信心了。”
種鵝養殖項目投資單位是雙遼市鴻翔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陳鳳濤是全國科普致富帶頭人,據他介紹,先期投入的500只種鵝成熟后,將無償交給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飼養。“光伏+”飼養種鵝項目既解決了光伏占地的缺點,又減少了種鵝棚舍的投入,可達到效益的最大化。這種方式可每年為每戶貧困戶分紅470至700元。
駐村第一書記申顯龍介紹說:“寶山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貧困人口237人,在各級組織和幫扶部門的幫助下,制定了一系列扶貧攻堅計劃,所有計劃都在分步實施。其中光伏電站項目已經建設完成,正在辦理并網發電手續。按照目前上網電價計算,預計每年可增收47.59萬元,扣除銀行貸款及利息,每戶每年可收入2000元左右。為有效利用土地,光伏組件下可種植花生等矮棵作物,我們現在是利用光伏組件下的空地進行‘光伏+’飼養種鵝項目,既有效利用土地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實現多重增收。”
雙遼市光能資源豐富,全年日照達1500小時以上。該市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優勢,成立了雙遼市金太陽光伏發電有限公司,采取扶貧資金放大再貸款的方式,投資建設光伏扶貧分布式村級電站項目。采取統一建站、統一技術指標、統一運行維護、按戶分紅的方式,在14個鄉鎮(街)的4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內建設分布式電站47座,預計年純收益可達540萬元,惠及30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該項目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擴大光伏市場的新領域,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
寶山村貧困戶徐基江對記者說:“我家是因為一場事故致貧的,政府這么積極幫我們想辦法脫貧,我對脫貧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