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市況從第三季起進入淡季,臺廠陸續公布的財報也明顯可見市場轉冷所造成的影響。臺灣硅片廠新能源于8月4日公布7月財報,合并營收新臺幣(下同)12.08億元,月減5.1%。
EnergyTrend所進行的產業鏈價格調查發現,兩岸硅片從6月初即開始出現跌價;到了7月時,價格更是屢創新低。在低迷的市況與持續走跌的報價趨勢之下,新能源在7月間采取選擇性接單策略,以營業利益為優先考量,對產品組合與長期客戶進行出貨調節。
不過,市況低迷仍影響運營,新能源7月合并營收12.08億元,月減5.1%;與去年同期相較,有1.64%的年增。今年7月的營收,是從去年8月以來的低點。
今年第一季,新能源營收達52.69億元,毛利潤10.3%。第二季營收預估為47.81億元,毛利潤仍可維持在5~10%之間。而今年前七個月,新能源累計營收為112.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6%。
新能源指出,未來仍將致力于提升硅片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并運用高階策略聯盟尋求國際一線廠商的合作,來應對產業變化。新能源今年在技術面上有不少進展,包括與臺灣奇想創造團隊跨界合作所推出的輕量型波導太陽能組件,獲得德國iF紅點設計獎;以及獲得專利保護的“蝕刻液與硅基板表面粗糙化方法”,可優化鉆石線切硅片的轉換效率。
EnergyTrend所進行的產業鏈價格調查發現,兩岸硅片從6月初即開始出現跌價;到了7月時,價格更是屢創新低。在低迷的市況與持續走跌的報價趨勢之下,新能源在7月間采取選擇性接單策略,以營業利益為優先考量,對產品組合與長期客戶進行出貨調節。
不過,市況低迷仍影響運營,新能源7月合并營收12.08億元,月減5.1%;與去年同期相較,有1.64%的年增。今年7月的營收,是從去年8月以來的低點。
今年第一季,新能源營收達52.69億元,毛利潤10.3%。第二季營收預估為47.81億元,毛利潤仍可維持在5~10%之間。而今年前七個月,新能源累計營收為112.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6%。
新能源指出,未來仍將致力于提升硅片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并運用高階策略聯盟尋求國際一線廠商的合作,來應對產業變化。新能源今年在技術面上有不少進展,包括與臺灣奇想創造團隊跨界合作所推出的輕量型波導太陽能組件,獲得德國iF紅點設計獎;以及獲得專利保護的“蝕刻液與硅基板表面粗糙化方法”,可優化鉆石線切硅片的轉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