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光伏平價上網大趨勢,近有7月1日執行光伏上網電價新標準,我國光伏行業已然進入“后補貼時代”。“后補貼時代”,光伏企業的發展直指——“降本”、“增效”。
圍繞“降本”、“增效”,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光伏組件、逆變器企業最為明顯,現實是,組件轉換效率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比較困難,逆變器的效率提升也趨于緩慢,單純的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效率來增加電站收益,就當前的光伏發電技術而言,仍有瓶頸需要突破。而固定光伏支架,這個昔日被認為“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技術轉型為跟蹤支架后,在提高光伏電站收益上開始顯現優勢。
光伏跟蹤支架成功“上位”,得益于企業在技術創新基礎上帶來的降本增效。本次,且以沉浸光伏支架多年的中信博為例,揭開光伏支架企業的降本增效路徑。
升級換代智能跟蹤系統2.0“曲線”降本
光伏支架分為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兩大類,前幾年,固定式光伏支架因其價格低的優勢,占據了絕大部分光伏市場。近兩年,隨著我國光伏平價上網政策的逐步推進,固定支架不再滿足電站業主對高發電量、高收益的迫切需求,而智能跟蹤系統這種提高發電效率最終降低度電成本的產品逐漸受追捧。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光伏跟蹤系統的市場裝機規模經統計為8.8GW。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跟蹤支架招標額達到1.2GW。
自2009年成立以來,中信博已經走過了7年,而這7年,中信博也見證了跟蹤支架從無到有,從不被用戶認可到逐漸搶占市場份額的過程,中信博的智能跟蹤支架系統也從1.0升級為2.0。
中信博董事長蔡浩認為,光伏電價下調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光伏跟蹤系統也從原來的“錦上添花”演變到現在的“雪中送炭”。“之前電站業主對于采用跟蹤來提高收益不是很緊迫,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如果不采用跟蹤系統很難保證收益率,這個現象在國外國內已經很明顯:跟蹤系統在美國大型地面電站已擁有6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印度市場由于后發優勢,跟蹤系統的應用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中國。2016年,預計國內的跟蹤支架需求是在1.5GW以上。截止到目前,中信博智能跟蹤系統全球業績已突破600MW,其中海外400MW,這也可作為跟蹤系統需求爆發的一個佐證。”
高成本是跟蹤系統發展受限的原因之一,提及跟蹤支架系統高成本的問題,蔡浩表示,“雖然跟蹤支架的高價格為業主帶來了成本壓力,但這種高成本是相對而言的,按照他的測算,跟蹤支架相對成本增加并不大,所帶來的發電量更高。如果光伏電站成本按8元/W來算,固定支架占系統成本4%左右,平單軸跟蹤支架大概會提高系統成本6%-10%,但是卻能使發電量提高10%--20%,進一步降低了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如果要降低跟蹤系統的絕對成本,就要靠市場規模的擴大,用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中信博在國內已經率先進行規模化生產,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
據蔡浩介紹,隨著我國光伏發電市場重心逐漸轉移到中東部地區,平地越來越少,應用環境復雜了許多,傳統的第一代跟蹤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中信博的智能跟蹤2.0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中信博的全地形跟蹤系統,可以做到隨坡就勢,東西向、南北向都能適應25度以下的坡度,以適應地勢復雜的地理環境,并能應對一定的地基沉降達200mm,這在許多礦區“領跑者”項目中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針對南方大量的農光、漁光應用,中信博的智能跟蹤2.0還能充分地滿足業主方開發農業、漁業的特殊要求,使農作物受光均勻,利于生長,對光伏農業發展提供助力。
技術創新固定支架也可以很“高能”
雖然跟蹤支架最近表現比較“搶鏡”,但不可否認,固定支架仍然是當前光伏支架市場的主導產品。當問及對固定光伏支架技術含量低這一觀點的看法,蔡浩表示并不盡然,他認為“光伏支架作為光伏電站的支撐系統,就像一個人的骨骼,雖然組件、逆變器技術含量更高,但是光伏電站25年的運營需要每個部件的高質量作為支撐,固定支架的競爭不能完全基于價格,要重視內在品質,在鋼材、鍍鋅方面堅持高標準是中信博不變的追求,這是對客戶負責任的體現。目前中信博固定支架的海外業績已突破1GW,這就是市場對中信博品質的高度認可”。
“另外,固定支架也可以技術創新,比如中信博最新推出的滑槽支架系統,主要針對某些地區安裝成本太高和施工進度太慢提供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固定支架體系的傳統安裝模式,可減少一半的緊固件使用量,比常規支架安裝時間節省三分之一,特別在一些安裝成本比較高的發達地區,滑槽支架對工期節省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滑槽支架的組件固定模式更安全,更可靠,后期組件如果出現問題,更換和維護更方便。”蔡浩進一步解釋。
理性發展支架行業呼吁標準
據了解,2015年中信博整體業績達3GW,其中海外市場為中信博貢獻了1GW的業績。對于征戰國外市場多年的中信博來說,這個業績可謂亮眼。而多年的海外市場經驗也讓中信博看到國內支架行業的痛點。
蔡浩表示,發達國家光伏產業鏈比較成熟,業主選擇也比較理性,更看重實戰經驗和產品認證,更看重企業的硬實力而不是價格。比如進入美國市場,需要UL認證、CTS認證、BV報告、CPP風洞報告等來證明企業的產品是可靠的。一旦出現問題,國外對企業的懲罰是比較嚴厲的。這就要求國內光伏跟蹤企業要走上國際市場必須練好內功,打好基礎。
反觀國內市場,由于沒有相關國家標準,光伏支架整體行業是比較混亂,特別是一些小企業,他們的企業研發實力比較薄弱,比如在選材、鍍鋅、工藝等質量控制有缺陷。此外,一些固定支架企業發起惡性低價競爭,危害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這是蔡浩最為擔憂的。
當然,令蔡浩欣喜的是,對于規范光伏行業發展,相關部門和企業也在努力。他透露,2015年8月,中信博受國家相關部門委托和行業其他單位正在共同主編《地面安裝光伏支架》的國家標準,標準可能會在2016年年底有重大進展,這將引導光伏支架行業向標準化、規范化、健康化方向發展。
圍繞“降本”、“增效”,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光伏組件、逆變器企業最為明顯,現實是,組件轉換效率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比較困難,逆變器的效率提升也趨于緩慢,單純的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效率來增加電站收益,就當前的光伏發電技術而言,仍有瓶頸需要突破。而固定光伏支架,這個昔日被認為“缺乏技術含量”的產品,技術轉型為跟蹤支架后,在提高光伏電站收益上開始顯現優勢。
光伏跟蹤支架成功“上位”,得益于企業在技術創新基礎上帶來的降本增效。本次,且以沉浸光伏支架多年的中信博為例,揭開光伏支架企業的降本增效路徑。
升級換代智能跟蹤系統2.0“曲線”降本
光伏支架分為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兩大類,前幾年,固定式光伏支架因其價格低的優勢,占據了絕大部分光伏市場。近兩年,隨著我國光伏平價上網政策的逐步推進,固定支架不再滿足電站業主對高發電量、高收益的迫切需求,而智能跟蹤系統這種提高發電效率最終降低度電成本的產品逐漸受追捧。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光伏跟蹤系統的市場裝機規模經統計為8.8GW。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跟蹤支架招標額達到1.2GW。
自2009年成立以來,中信博已經走過了7年,而這7年,中信博也見證了跟蹤支架從無到有,從不被用戶認可到逐漸搶占市場份額的過程,中信博的智能跟蹤支架系統也從1.0升級為2.0。
中信博董事長蔡浩認為,光伏電價下調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光伏跟蹤系統也從原來的“錦上添花”演變到現在的“雪中送炭”。“之前電站業主對于采用跟蹤來提高收益不是很緊迫,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如果不采用跟蹤系統很難保證收益率,這個現象在國外國內已經很明顯:跟蹤系統在美國大型地面電站已擁有6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印度市場由于后發優勢,跟蹤系統的應用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中國。2016年,預計國內的跟蹤支架需求是在1.5GW以上。截止到目前,中信博智能跟蹤系統全球業績已突破600MW,其中海外400MW,這也可作為跟蹤系統需求爆發的一個佐證。”
高成本是跟蹤系統發展受限的原因之一,提及跟蹤支架系統高成本的問題,蔡浩表示,“雖然跟蹤支架的高價格為業主帶來了成本壓力,但這種高成本是相對而言的,按照他的測算,跟蹤支架相對成本增加并不大,所帶來的發電量更高。如果光伏電站成本按8元/W來算,固定支架占系統成本4%左右,平單軸跟蹤支架大概會提高系統成本6%-10%,但是卻能使發電量提高10%--20%,進一步降低了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如果要降低跟蹤系統的絕對成本,就要靠市場規模的擴大,用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中信博在國內已經率先進行規模化生產,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
據蔡浩介紹,隨著我國光伏發電市場重心逐漸轉移到中東部地區,平地越來越少,應用環境復雜了許多,傳統的第一代跟蹤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中信博的智能跟蹤2.0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中信博的全地形跟蹤系統,可以做到隨坡就勢,東西向、南北向都能適應25度以下的坡度,以適應地勢復雜的地理環境,并能應對一定的地基沉降達200mm,這在許多礦區“領跑者”項目中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針對南方大量的農光、漁光應用,中信博的智能跟蹤2.0還能充分地滿足業主方開發農業、漁業的特殊要求,使農作物受光均勻,利于生長,對光伏農業發展提供助力。
技術創新固定支架也可以很“高能”
雖然跟蹤支架最近表現比較“搶鏡”,但不可否認,固定支架仍然是當前光伏支架市場的主導產品。當問及對固定光伏支架技術含量低這一觀點的看法,蔡浩表示并不盡然,他認為“光伏支架作為光伏電站的支撐系統,就像一個人的骨骼,雖然組件、逆變器技術含量更高,但是光伏電站25年的運營需要每個部件的高質量作為支撐,固定支架的競爭不能完全基于價格,要重視內在品質,在鋼材、鍍鋅方面堅持高標準是中信博不變的追求,這是對客戶負責任的體現。目前中信博固定支架的海外業績已突破1GW,這就是市場對中信博品質的高度認可”。
“另外,固定支架也可以技術創新,比如中信博最新推出的滑槽支架系統,主要針對某些地區安裝成本太高和施工進度太慢提供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固定支架體系的傳統安裝模式,可減少一半的緊固件使用量,比常規支架安裝時間節省三分之一,特別在一些安裝成本比較高的發達地區,滑槽支架對工期節省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滑槽支架的組件固定模式更安全,更可靠,后期組件如果出現問題,更換和維護更方便。”蔡浩進一步解釋。
理性發展支架行業呼吁標準
據了解,2015年中信博整體業績達3GW,其中海外市場為中信博貢獻了1GW的業績。對于征戰國外市場多年的中信博來說,這個業績可謂亮眼。而多年的海外市場經驗也讓中信博看到國內支架行業的痛點。
蔡浩表示,發達國家光伏產業鏈比較成熟,業主選擇也比較理性,更看重實戰經驗和產品認證,更看重企業的硬實力而不是價格。比如進入美國市場,需要UL認證、CTS認證、BV報告、CPP風洞報告等來證明企業的產品是可靠的。一旦出現問題,國外對企業的懲罰是比較嚴厲的。這就要求國內光伏跟蹤企業要走上國際市場必須練好內功,打好基礎。
反觀國內市場,由于沒有相關國家標準,光伏支架整體行業是比較混亂,特別是一些小企業,他們的企業研發實力比較薄弱,比如在選材、鍍鋅、工藝等質量控制有缺陷。此外,一些固定支架企業發起惡性低價競爭,危害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這是蔡浩最為擔憂的。
當然,令蔡浩欣喜的是,對于規范光伏行業發展,相關部門和企業也在努力。他透露,2015年8月,中信博受國家相關部門委托和行業其他單位正在共同主編《地面安裝光伏支架》的國家標準,標準可能會在2016年年底有重大進展,這將引導光伏支架行業向標準化、規范化、健康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