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同時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約7%,在新增電力裝機結構中的比重約15%,在全國總發電量結構中的比重約2.5%。
年裝機至少1500萬千瓦 光伏行業迎高速增長期
3月21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成為能源生產以及消費方式變革的一大亮點。“‘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千瓦至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全球最強勁增長。”他的這段表述,為行業發展吃下了“定心丸”。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去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不僅如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于2016年將可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產業不僅要在產業規模上有所發展,更要在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提升競爭力,特別是要掌握核心技術,使產業不斷升級換代,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市場的開拓和應用,創造各種適合中國實際條件的商業模式。
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戰略下,政府加大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力度,同時,資本市場也開始瞄準光伏產業,且國內用電成本下降,這成為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起,我國的光伏電池產量便已連續八年位居全球之首,為全球提供的光伏電池產品累計達70%以上。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十二五”以來,光伏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一大亮點。
“十三五”時期,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同時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約7%,在新增電力裝機結構中的比重約15%,在全國總發電量結構中的比重約2.5%。其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億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利用集熱面積保有量達到8億平方米。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還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開辟了各種“光伏 ”應用新模式。未來5年,我國光伏行業將獲多重政策支持,迎來高速增長期。
“事實上,‘十三五’是我國推進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體制創新、技術開放的重要時期,將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在這一時期,將在全國范圍重點發展以大型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等為主要依托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充分利用具備條件的農業設施、閑置場地等擴大利用規模,逐步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探索移動平臺的光伏發電系統,移動光伏供電基站等新興商業利用模式。”中研普華研究員查黎霞指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同太陽能行業結合起來將構成一個智慧能源體系,在能源的生產、輸送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效率將變得更高,我國光伏產業將向著智能應用方面發展。”
除此之外,在查黎霞看來,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這種應用新模式集中了有限的扶貧資金建設屋面光伏電站,而用電站其穩定長久的收益能解決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的增收問題,是一種新的精準扶貧模式。由于光伏扶貧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不僅能解決貧困地區無電和貧困家庭無收入的問題,而且還利于光伏企業爭取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對國家扶貧和光伏企業可謂是互惠共贏。
年裝機至少1500萬千瓦 光伏行業迎高速增長期
3月21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成為能源生產以及消費方式變革的一大亮點。“‘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千瓦至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全球最強勁增長。”他的這段表述,為行業發展吃下了“定心丸”。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去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不僅如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于2016年將可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產業不僅要在產業規模上有所發展,更要在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提升競爭力,特別是要掌握核心技術,使產業不斷升級換代,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市場的開拓和應用,創造各種適合中國實際條件的商業模式。
近年來,在國家新能源戰略下,政府加大對光伏產業的補貼力度,同時,資本市場也開始瞄準光伏產業,且國內用電成本下降,這成為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起,我國的光伏電池產量便已連續八年位居全球之首,為全球提供的光伏電池產品累計達70%以上。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3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十二五”以來,光伏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一大亮點。
“十三五”時期,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同時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約7%,在新增電力裝機結構中的比重約15%,在全國總發電量結構中的比重約2.5%。其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億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利用集熱面積保有量達到8億平方米。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還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開辟了各種“光伏 ”應用新模式。未來5年,我國光伏行業將獲多重政策支持,迎來高速增長期。
“事實上,‘十三五’是我國推進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體制創新、技術開放的重要時期,將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在這一時期,將在全國范圍重點發展以大型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等為主要依托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充分利用具備條件的農業設施、閑置場地等擴大利用規模,逐步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探索移動平臺的光伏發電系統,移動光伏供電基站等新興商業利用模式。”中研普華研究員查黎霞指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同太陽能行業結合起來將構成一個智慧能源體系,在能源的生產、輸送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效率將變得更高,我國光伏產業將向著智能應用方面發展。”
除此之外,在查黎霞看來,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這種應用新模式集中了有限的扶貧資金建設屋面光伏電站,而用電站其穩定長久的收益能解決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的增收問題,是一種新的精準扶貧模式。由于光伏扶貧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不僅能解決貧困地區無電和貧困家庭無收入的問題,而且還利于光伏企業爭取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將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對國家扶貧和光伏企業可謂是互惠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