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生產國和進口國,2014年占全球能源供應量的19.1%,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3%。隨著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產品供過于求,油價、煤價低位運行。能源發展相應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過剩產能與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增強期和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期。我市能源產業在全國、全區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能源產業“四期并存”的背景下,我市能源產業如何優化發展路徑,助推經濟健康發展,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本文從我市能源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十三五”能源發展建議。
一、能源產業發展現狀
鄂爾多斯作為全國最大的能源輸出地級市,能源產業主要以煤炭、天然氣及其延伸產業鏈(煤電、煤化工、液化天然氣)為主,以風電、水電、太陽能、生物質等非化石能源為輔。2014年全市原煤產量占全區63.6%,占全國16.3%;天然氣占全區100%,占全國21.5%;發電量占全區20%,占全國1.3%。能源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創造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6%,占工業經濟的87%,我市已形成了以能源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發展體系。煤炭產業占據全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進入平穩轉型期,形成了以原煤為基礎,煤電、煤化工為兩翼的煤炭消費產業鏈;天然氣成為第二支柱產業,以保障供應輸出為主,進入穩步增長期;新能源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
(一)煤炭---轉型基石
1.十年黃金期奠定轉型發展基礎。煤炭是我市第一大能源生產行業,占工業經濟的54%。2002-2012年是我市煤炭行業發展黃金期,年均產量增速高達30%。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峰值6.4億噸。2012年以后原煤產量保持平穩。煤炭行業由十年黃金期轉入平穩期。
2.煤炭產量居產煤地級市首位。我市煤炭在全國能源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連續12年位居全國產煤地級市之首。2014年,我市生產原煤6.31億噸,輸出量占80%。從全國看,原煤生產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內蒙古(9.94億噸,占全國25.7%)、山西(9.76億噸,占25.2%)、陜西(5.15億噸,占13.3%)、貴州(1.85億噸,占4.8%)、山東(1.48億噸,占3.8%)。我市原煤產量比第三位的陜西還多1.16億噸。從資源相似城市看,前五位依次是我市(6.31億噸)、榆林(3.79億噸)、朔州(2.08億噸)、長治(1.19億噸)、呂梁(1.18億噸)。
3.煤礦產能平均超百萬噸。目前,我市煤礦有326座,總計產能7.3億噸/年,平均煤礦生產能力達224萬噸。超1000萬噸煤礦14座,生產能力2.2億噸,占30%;120萬噸及以下煤礦生產能力1.5億噸,占20%。其中,在籍煤礦305座,總計產能6億噸;在建煤礦21座,總計產能1.39億噸。全市煤炭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煤礦平均回采率,井工礦75%以上、露天礦95%以上。全市總洗選能力6.3億噸,平均洗選能力224萬噸。其中已建成投產的選煤廠為155座,設計入洗能力5.14億噸/年,已建成投產的篩選廠為129座,設計篩選能力1.23億噸/年。
4.大型煤企支撐作用顯著。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煤炭生產企業共有176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近50%。神東、準能、伊泰、匯能、伊東、蒙泰、滿世、烏蘭、恒東、億利等千萬噸級煤炭企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10戶企業產能達3.1億噸,占現有全市產能的52%;生產原煤3.18億噸,占煤炭總產量50%。
全市千萬噸級煤炭企業一覽表
|
|||
企業簡稱
|
產能(萬噸)
|
產量(萬噸)
|
|
2014年
|
2013年
|
||
神東
|
7210
|
9022
|
8616
|
準能
|
4500
|
5855
|
5759
|
伊泰
|
5845
|
4316
|
4756
|
匯能
|
3250
|
3495
|
3009
|
伊東
|
2550
|
2490
|
2851
|
蒙泰
|
2010
|
1617
|
1480
|
滿世
|
1840
|
1614
|
1947
|
恒東
|
1320
|
1747
|
2035
|
烏蘭
|
1290
|
1266
|
1700
|
億利
|
1210
|
384
|
275
|
(二)煤電---優勢突出
1.煤電仍是主角。我國電源結構多元化發展,2014年全國電源結構中火力發電占67.3%,全區占72.3%,我市占91%。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裝機全國占32.7%、全區占27.7%、全市占9%。不論是全國、全區、還是我市,電源結構中煤電裝機仍是主角。2014年我市發電設備總裝機容量1563萬千瓦,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422萬千瓦。
2014年全國、全區、全市發電設備總裝機容量對比
|
|||
全國
|
全區
|
全市
|
|
總裝機容量(萬千瓦)
|
136019
|
9263.6
|
1563
|
其中: 火 電
|
91569
|
6701.5
|
1422
|
水 電
|
30183
|
177.3
|
75
|
核 電
|
1988
|
0
|
0
|
風 電
|
9581
|
2100.38
|
24.8
|
太陽能發電
|
2652
|
284.5
|
36.8
|
2.成本優勢明顯。以1億千瓦不同電力成本做大致對比分析:裝機成本:水電、核電、風電、光伏電站等非化石能源與傳統能源(煤電)相比成本普遍較高。水電1億千瓦裝機成本是火電的2.5倍多,核電是火電的3.7倍,風電是火電的2倍,光伏電站是火電的3倍。發電成本:假設燃煤發電成本為1,則水電發電成本約為1.2,風電發電成本約1.7,光伏電站發電成本約2.5。非化石能源的發電成本與傳統燃煤發電相比高很多。因此:燃煤發電成本較低,優勢較大。而且隨著燃煤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火電設備排放越來越少,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市煤電發展的清潔化水平總體上已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各種能源1億千瓦的裝機發電成本比較
|
|||||
內容
|
火電
|
水電
|
核電
|
風電
|
光伏電站
|
裝機成本(億元)
|
35~40
|
100
|
120~150
|
70~80
|
110~120
|
每瓦成本(元)
|
3.5~4
|
10
|
12~15
|
7~8
|
11~12
|
裝機成本的發展趨勢
|
緩慢升高
|
增高,波動大
|
略有波動
|
快速下降
|
快速下降
|
年平均發電小時
|
5500
|
4500
|
7000
|
2000
|
1200
|
年發電總量(億度)
|
55
|
45
|
70
|
20
|
15
|
后續費用
|
高
|
低
|
高
|
中
|
低
|
重要的發電成本
|
300克標煤/度以上的標準,7000大卡
|
人工工資、維修費用
|
鈾
|
人工,較高維修費用
|
人工,較低維修費用
|
后續成本折算(度/元 )
|
0.15~0.45
|
低于0.04
|
高于0.04
|
0.10左右
|
低于0.03
|
不利因素:
|
霧霾等環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
|
對環境有影響
|
安全事故隱患
|
并網輸電難
|
占地大,并網輸電難
|
3.發展優勢突出。煤轉電是我市煤炭資源最主要的就地轉化途徑之一,2014年燃煤發電突破700億度,達706.3億度,占全市發電總量的96.3%;位居全區第一,占全區的20.7%,占全國1.7%。2014年燃煤發電企業36戶,轉化煤炭3387萬噸,占全市總煤炭消費量的42%。為了有效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優化國家區域煤電布局,我市兩條特高壓輸電通道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廟至山東通道已開工建設,我市煤電裝機容量將突破3000萬千瓦,煤炭就地轉化率將大幅提升。
4.裝機配置先進。2014年我市煤電裝機位居全區第一,占全區火電裝機容量21.2%,占全國1.6%。在36戶燃煤發電企業中,大型機組(單機30萬千瓦以上)裝機1126萬千瓦,占火電裝機容量的77%;目前規模最大,且是超臨界的有布連電廠的2×66萬千瓦機組;中型機組(單機10萬-30萬千萬)裝機241萬千瓦,占火電裝機容量的16.9%,小型機組(單機10萬千瓦以下)裝機85萬千瓦,占火電裝機容量6.0%。煤轉電行業已形成大型機組為主,中型機組為輔,小型機組逐漸淘汰的合理格局。
(三)煤化工---初具規模
煤化工產業是我市著力培育發展的新型支柱產業之一,已初步形成以煤為基多元轉化轉型發展的路徑。2014年,煤化工就地轉化煤炭3045萬噸。傳統煤化工產品有焦炭772萬噸,增長4.3%;純苯3.6萬噸,增長69%;電石339萬噸,增長13.5%;PVC121萬噸,增長85.5%。現代煤化工產品有煤制油92萬噸,下降0.6%;煤制二甲醚10.2萬噸,下降0.9%;煤制甲醇332萬噸,增長22.3%;新增煤制氣2700萬立方米。我市已成為全國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的領跑者。
1.煤制油。煤制油是戰略性替代能源,也是煤炭資源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市煤基燃料項目成為全國的率先示范,已建成煤制油產能124萬噸,分別是全國首條煤直接液化生產線神華煤制油和間接液化生產線伊泰煤制油。兩條生產線的擴建工程,即神華煤制油生產規模200萬噸的第二、三條生產線和伊泰集團2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商業示范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
2.煤制氣。在國家環境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煤炭清潔利用成為煤炭行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也是我市未來煤炭資源清潔化發展的方向之一。匯能一期年產4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已生產出合格產品。匯能二期12億立方米煤制氣項目正在建設中。擬建煤制氣規模240億立方米,分別是北控年產40億立方米、河北建投年產40億立方米、中海油年產40億立方米、新蒙年產80億立方米、華星年產40億立方米等項目,這批項目是我國煤制氣方面的重點示范工程。
3.以煤為基化工產品。我市培育了一批新型煤化工企業如久泰、兗礦、新能能源、伊東、博源、金誠泰等。以煤為基化工產品由低端向高端提升,產品由初級化、低端化向中高端邁進。2014年,以煤為基化工產品已建成產能957萬噸。其中煤制甲醇產能540萬噸,二甲醚產能10萬噸,乙二醇產能30萬噸,尿素產能411萬噸。在建煤化工產能730萬噸,其中煤制甲醇150萬噸,煤制化肥160萬噸,煤制精細化學品120萬噸,煤制乙二醇50萬噸,煤制甲醇制烯烴250萬噸。擬建煤化工項目產能220萬噸,其中煤制烯烴80萬噸,煤制乙二醇80萬噸,甲醇制烯烴60萬噸。
(四)天然氣---潛力巨大
我市天然氣資源豐富,境內有我國最大的世界級整裝氣田---蘇里格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8017億立方米,占全國的32%;遠景儲量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行業已成為全市第二大能源生產行業,占工業經濟的20%。目前,我市天然氣年生產能力305億立方米,其中烏審旗境內產205億立方米,鄂旗境內50億立方米,鄂前旗境內50億立方米。隨著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天然氣生產進入穩步增長期。2014年,我市生產天然氣281億立方米,增長3.8%。市內自用10%,主要為液化天然氣(LNG)。目前,我市液化天然氣總產能近300萬噸,已建成液化天然氣項目有9個,生產能力134萬噸,在建5個,生產能力162萬噸,全部建成投產,就地轉化天然氣約45億立方米。
(五)新能源---穩步起航
我市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自然資源條件,風電、太陽電、水電、生物質發電的開發利用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達141.4萬千瓦,新增裝機28.7萬千瓦,以32%的高速度增長。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穩步起航。其中,風電裝機容量24.8萬千瓦,占全區1.2%,占全國0.3%;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36.8萬千瓦,占全區12.9%,占全國1.4%。新能源作為我市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潛力巨大。2014年風力發電5.4億度,占全市發電量的0.7%;太陽能發電0.8億度,占0.1%。
二、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依托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正在建設國家清潔能源輸出主力基地;同時我市也是典型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面對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及生態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我市能源產業發展同全國、全區一樣,面臨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等諸多問題。
(一)節能減排影響能源產業發展
2014年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設置了能源消費總量“天花板”,即“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然而,我市作為國家重要能源接續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能源消費必將與日俱增,煤炭消費占比高。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比重,對于全國范圍的節能及霧霾等環境治理來說,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對于西部一個正待轉型升級發展的資源城市來說形成了明顯的制約。首先,節能降耗進行總量考核,對我市能源產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制約。2014-2015年自治區分配給我市的能源消費增量僅為265萬噸標煤。根據建成、在建、擬建項目測算,“十三五”我市煤炭消費年均將增長28%,凈增2.3億噸。到2020年:原煤消費量將達到3.3億噸,其中煤電消費7875萬噸,煤化工消費2.4億噸。其次,煤炭消費比重過大是形成環境污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市煤炭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占88.3%,高于全區6.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0.8個百分點。
(二)現代煤化工發展要素制約增大
由于我市煤炭資源稟賦,發展現代煤化工作為投資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的形勢下,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無論從技術成熟上還是從經濟效益上,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同時,周邊地區已建成和正在規劃建設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大多集中在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產品上,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另外,我市水資源匱乏,而現代煤化工項目用水量比較大,平均每噸煤直接制油用水5.8噸、煤間接液化用水6-9噸、煤制天然氣用水8.1噸、煤制乙二醇用水25噸、煤制烯烴用水22-32噸。水資源將是未來我市現代煤化工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三)煤炭企業生存經營困難
受需求量減少和環保政策的多重影響,煤價持續下跌,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陷入虧損。2014年,我市煤炭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312.2億元,減少11.8億元,下降0.5%,企業利潤只有417.3億元,減少104.6億元,下降20.0%。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21.8億元,增長79.3%。企業的虧損面達到22.7%以上。企業應收帳款達到294.0億元,增長15.5%。煤企虧損面不斷擴大的主因是煤炭價格的連續下跌。2014年,我市煤炭綜合平均價226元/噸,降低40元,下降15%。其中原煤平均價格232元/噸,降低46元,下降16.5%。由于煤炭需求持續低迷,過剩煤炭產能得不到有效化解,煤價低位徘徊成為常態。從全國范圍來看,2014年,煤炭需求不旺,煤炭消費量下降2.9%。下游煤炭需求低迷,電力、鋼鐵、建材三大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分別下降3.4%、1.4%、1.1%。從我市來看,煤炭消費量首次出現負增長,下降2%。未來幾年煤炭需求預計仍將下滑,煤炭市場過剩態勢難以逆轉,煤企的日子越來越緊。
三、能源產業發展建議
從當前總的形勢來看,在能源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能源市場供大于求、環境污染日益加劇、能源政策密集出臺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能源產業進入新常態,使我市面臨能源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的新挑戰。同時也面臨全國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給我們帶來的新機遇。“十三五”期間,我們要認清形勢,面對挑戰、抓住機遇,協調好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的關系,構建我市能源產業綠色發展新路徑,建設國家清潔能源輸出主力基地。
(一)推進煤炭產業品質化發展
一是堅持品牌引領,以質取勝。充分利用我市煤炭低硫、低磷、低灰、中高發熱量的優良品質特征,打造“鄂爾多斯煤”國優品牌,實現煤炭工業從“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的轉型發展。二是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擴大煤炭銷售渠道。加強與周邊重點用煤企業的對接;借助全國煤炭交易會,擴大煤炭銷售渠道;創新發展理念,充分利用“互聯網+”,建設數字煤炭綜合平臺,提高煤炭銷售智能化水平。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煤炭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利用。對煤炭生產、加工、存儲、運輸、轉化和利用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控。全面推進煤炭產業向高端、清潔、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
(二)推進煤電產業綠色化發展
在目前煤炭清潔利用中,發電仍然是現在最好的利用方式。我市燃煤發電項目的建設要加強準入控制,“節能、節水、減排”要做到“三嚴”,推進煤電產業綠色化發展。一是嚴把能效準入門檻。新建燃煤發電項目應采用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60萬千瓦級機組設計供電煤耗應不高于302克標準煤/千瓦時;100萬千瓦級機組設計供電煤耗應不高于299克標準煤/千瓦時。二是嚴格用水定額指標。新建燃煤發電項目采用直接空冷發電機組,水耗應控制在0.09立方米/秒·百萬千萬瓦以下。三是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新建燃煤發電機組應同步建設先進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禁止設置煙氣旁路通道,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應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
(三)推進煤化工創新示范基地建設
煤化工仍是煤炭產業優化內部結構的一條有效路徑。“十三五”期間,積極推進一批煤化工技術示范和生產示范項目建設,建成國家現代煤化工創新示范基地。一是科學規劃布局,促進煤化工產業有序、科學發展。制定統一的現代煤化工產業政策,研究確定嚴格的準入標準,抑制過熱投資和產能無序擴張。二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煤制油、煤制氣、煤制醇醚燃料技術水平。進一步加強對現代煤化工關鍵共性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加強產學研協同攻關。產品向差異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重點延伸產業鏈、拓寬產品幅及開發新的煤基化學品。三是強化安全環保,促進現代煤化工產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積極推進一批煤化工技術示范和生產示范項目建設,建成國家現代煤化工創新示范基地。
(四)推進天然氣產業規模化發展
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素有“綠色能源”之稱,是清潔高效的優質燃料。“十三五”期間,我市天然氣發展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我市應積極爭取擴大天然氣生產和消費規模,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天然氣開采領域。在保障全國供應的大前提下,優先我市城市核心區及旗府所在地居民用氣,穩定化工領域用氣量,逐步擴大“以氣代油”規模,提高天然氣就地轉化率。有序開發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盡快啟動優選出一批頁巖氣遠景區和有利目標區,劃定頁巖氣重點勘查開采區。積極組織開展我市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申報工作。
(五)推進新能源產業示范區建設
隨著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形勢日益嚴峻,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必然趨勢。充分利用我市可再生能源的先天優勢,積極探索新途徑、創新新模式、開發新技術,切實解決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的問題,排除發展的障礙。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提升我市新能源產業在自治區的戰略地位,建設自治區新能源發展示范區。
能源產業是我市的優勢產業,更是支柱產業。我們要理性看待,主動適應能源產業的新常態,在逆勢中謀求發展,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堅定不移的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之路,開拓能源產業綠色發展新路徑,建設國家清潔能源輸出主力基地,助力鄂爾多斯經濟穩中有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