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家發改委與湖北省政府在武漢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建立協同機制,共同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湖北省企業在哈薩克斯坦、埃及、俄羅斯、越南、印度尼西亞、波蘭等國的12個國際產能合作項目,作為首批項目將由國家發改委予以協調推動。
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是雙方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的一個重要舉措。根據協議,國家發改委將在建設多雙邊合作機制、制定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國別規劃、爭取金融機構融資支持、設立國際產能合作股權投資基金等工作中對湖北省予以大力支持。湖北省將圍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汽車零部件、光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電力等重點領域和亞洲周邊國家等重點區域,制定扶持激勵政策,設立湖北省國際產能合作股權投資基金,建立動態更新的重點項目庫,積極推動湖北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
“十二五”以來,湖北在歷屆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之上,搶抓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促進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機遇,積極營造強勁發展氣場,始終保持了“高于全國、中部靠前”的良好發展態勢,不僅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跨越提升,而且發展的質效不斷提高,這與國家發改委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十三五”仍將是湖北大有可為的黃金機遇期。當前,湖北正以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打造長江經濟帶的脊梁為統領,圍繞率先在中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在全國發展方陣中位次進一步前移、綜合競爭力邁入全國發展第一梯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目標,科學謀劃“十三五”規劃。
鑒于湖北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大局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做好服務,及時研究協調解決湖北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是雙方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的一個重要舉措。根據協議,國家發改委將在建設多雙邊合作機制、制定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國別規劃、爭取金融機構融資支持、設立國際產能合作股權投資基金等工作中對湖北省予以大力支持。湖北省將圍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汽車零部件、光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電力等重點領域和亞洲周邊國家等重點區域,制定扶持激勵政策,設立湖北省國際產能合作股權投資基金,建立動態更新的重點項目庫,積極推動湖北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
“十二五”以來,湖北在歷屆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之上,搶抓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促進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機遇,積極營造強勁發展氣場,始終保持了“高于全國、中部靠前”的良好發展態勢,不僅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跨越提升,而且發展的質效不斷提高,這與國家發改委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十三五”仍將是湖北大有可為的黃金機遇期。當前,湖北正以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打造長江經濟帶的脊梁為統領,圍繞率先在中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在全國發展方陣中位次進一步前移、綜合競爭力邁入全國發展第一梯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目標,科學謀劃“十三五”規劃。
鑒于湖北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大局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做好服務,及時研究協調解決湖北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