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問題顯而易見。在我們交談之時,到處都是針對數百萬游蕩在農村的不滿民工發出的警告。關于哥本哈根,他的擔心是,作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對氣候變化表達憂慮時的出氣筒。他指出,如果在12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上不能達成共識,中國必然會被妖魔化,這將開始威脅到中國的經濟發展。
將近一年過去了,這兩個擔憂均已消退。中國的經濟比大多數國家都增長得要快,南方的一些工廠已經開始抱怨工人短缺。
與此同時,在哥本哈根會議前舉行的一輪緊鑼密鼓的談判中,中方談判人員可以從以下事實中得到安慰:真正的壓力正在落到其它國家的肩上。事實上,中國的氣候牌打得非常漂亮。
一些其它事態的發展幫了北京一把。奧巴馬(Obama)政府成立之初,曾希望與中國就氣候變化問題締結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其能夠推動北京做出重要的新承諾。但由于美國的氣候變化法案仍在國會遭到冷落,華盛頓幾乎沒有多少影響力。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已承認,在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本月晚些時候訪問北京時,中美兩國不會簽署任何實質性協議。
中國也很高興地看到,印度在氣候談判中采取了更為好斗的姿態――該角色通常由印度環境部長賈伊拉姆•拉梅什(Jairam Ramesh)扮演。中印兩國政府均堅決認為,應對全球變暖的責任應由富國承擔。上周,兩國甚至簽署了協調氣候變化努力的協議,這將有助于它們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采取一致的姿態。但印度公開采取更強硬的姿態符合中國的利益。
中國做了十分出色的說服工作,讓世界其它國家相信中國對待氣候變化的態度十分認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板制造國之一,今年幾乎每周都會宣布又建設了一家新的大型風力發電廠――盡管許多現有風力發電廠尚未連入國家電網。
中國政府為自己訂立了目標: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將能效提高20%。得益于去年年底經濟低迷為此帶來的小小幫助,中國正在向這一目標邁進。因此,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份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表示,中國還將采用“碳密度”目標時,環境組織歡呼雀躍,宣布它是一項重大突破。
中國的政策如此成功,以至于美國綠色技術的擁護者發出警告說,中國將成為主導者。“中國每個月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支出約為90億美元,美國已經落在了后面,”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在上周的一次參議院委員會上說道。
不過,盡管畏懼哥本哈根峰會的是華盛頓而不是北京,但中國仍會受到密切關注。中國不僅尚未給出碳排放將停止增長的日期,而且胡錦濤提出的降低碳密度(單位產出的碳排放量)的計劃迄今仍只是一個愿望,尚未有具體的數字目標。
此外,一些環境活動家擔心,中國可能會開始放松其政策。北京目前正在制定2011-15年的下一個五年計劃。有傳言稱,地方政府一直在抵制將能效再提高20%的目標。觀察人士猜測,中國政府將轉而宣布將碳密度削減20%的目標,其中大約13%到15%來自能效的提高,其余部分來自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和再造林項目。
這樣的能源密度削減幅度仍然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如果這樣的政策公布出來,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其它政府會進行怎樣的抨擊。它們可能會說,中國政府實際上是在以新的碳密度目標為幌子,減輕其高度依賴煤炭的鋼鐵廠和發電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壓力。哥本哈根會議可能仍會有一些讓北京感到不舒服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