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8日15時,鹽邊縣紅格鎮大面山之巔,隨著風電場2 #風機的啟動按鈕開啟,直徑116米的葉輪開始迎風轉動,現場歡聲雷動,四川省能投風電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大面山一期風電場首臺風機并網成功,標志著能投首個農、風、光互補試驗項目正式投產運營。
鹽邊縣紅格大面山一期風電場位于攀枝花市鹽邊縣金沙江左岸大面山區域,距鹽邊縣城直線距離約18公里,風電場裝機規模4.6萬千瓦,共安裝23臺FD116-2MW雙饋型發電機,年上網電量約8800萬千瓦時。
四川能投風電公司運用“農業+光伏+風電”的創新開發模式,先后建成了大面山2MWp(調度名“紅山”)光伏電站和大面山一期(調度名“紅和”)風電場,并將光伏場內熟土進行集中整治,結合實際開展了適應當地的經濟作物的種植,是四川首個農、風、光互補試驗項目。本試驗項目是四川能投集團致力于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實現農業、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綜合利用的新舉措,對我省農、風、光互補項目的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大面山“農風光”互補模式風電場全貌
大面山一期風電場并網成功的首臺風機(2#風機)
鹽邊縣紅格大面山一期風電場位于攀枝花市鹽邊縣金沙江左岸大面山區域,距鹽邊縣城直線距離約18公里,風電場裝機規模4.6萬千瓦,共安裝23臺FD116-2MW雙饋型發電機,年上網電量約8800萬千瓦時。
四川能投風電公司運用“農業+光伏+風電”的創新開發模式,先后建成了大面山2MWp(調度名“紅山”)光伏電站和大面山一期(調度名“紅和”)風電場,并將光伏場內熟土進行集中整治,結合實際開展了適應當地的經濟作物的種植,是四川首個農、風、光互補試驗項目。本試驗項目是四川能投集團致力于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實現農業、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綜合利用的新舉措,對我省農、風、光互補項目的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大面山“農風光”互補模式風電場全貌
大面山一期風電場并網成功的首臺風機(2#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