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3-5年內美國將做到太陽能發電能與煤發電競爭,關健在技術提高,將光電轉換率由19%提高到21%。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可以說是美國太陽能采購價創新低的范例,中國也可以學習。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可再生能源定價辦法,以特許權招標競爭確定電價為主。國家的扶持可以對新能源以貸款的優恵利率、稅收優惠、支持新技術研發等方式體現。可喜的是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了探索、試點。
近日有消息稱,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已成為阻礙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日前在201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補貼發放程序冗雜等影響,僅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統計的數據顯示,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現階段很難實現可再生能源補貼應收盡收。2014年應收補貼約為700億元,實際上繳400億元左右,征收上來的320億元用于補貼風電等其他用途,留給光伏的補貼額度“供不應求”。此外,光伏企業獲取補貼需從地方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能源部門開始進行初審,最后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進行審批,審批完后進入目錄,最后由中央財政撥付至地方財政,這樣一來,企業最終拿到補貼經歷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據光伏企業反映,現在只解決到2013年底的補貼,2014年的不少還在審批流程。補貼資金的征收和發放實際主要掌握在財政部手里,能源局話語權有限,此兩者之間還有矛盾。而且這些資金的征收使用情況實際上透明度不夠。
補貼雖然是給光伏電站的,但是如果光伏電站沒有錢,就會拖欠組件廠商貨款,組件廠商又會進一步向原材料供應商傳導,最后形成“三角債”,進而對整個光伏產業鏈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資金來源為全國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最初每千瓦時只征收4厘,后來收不抵出,加到8厘。隨著可再生能源發展,缺口越來越大,2013年9月每千瓦時再增加7厘,征收標準提高到每千瓦時1.5分。補貼金額是根據物價局定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標桿電價,高出當地燃煤標桿電價部分全額補貼。現在光伏發電全國分三類標桿電價,依次為每千瓦時1元、0.95元和0.90元。而燃煤標桿電價是按省,一省一價,約在每千瓦時0.30-0.55元之間。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140億元。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近兩年光伏發電量都在翻倍增長,而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卻增長相對緩慢,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導致資金缺口也越來越大。
以光伏為例,“十二五”裝機目標由原來的5GW調整為35GW,漲了6倍。中電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量2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0.8%;并網風電發電量1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也需增加這樣的比例。但即便全社會用電足額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補助資金,2014年也僅能增長3.8%。按此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征收和發放模式,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子量的增加,補貼資金需求也“水漲船高”,補貼征收標準也必須逐年加碼。
兩年前,我曾就光伏發電補貼談過看法:“光伏、風電,目前電價補貼制度限制了發展規模,隨著規模擴大,補貼也將難以為繼。要想規模擴大必須改革補貼制度,繼續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逐漸做到與傳統能源發電有競爭力才行。”
從美國最近發展的情況看,光伏發電成本已做到5-7美分/千瓦時。光伏投資商應從長遠看,不要總依靠國家補貼。現在的標桿電價辦法限制了價格,不利于企業降低發電成本。降低成本還應做大規模,攤薄成本。特許權招標仍不失為一個促進競爭的辦法。應分布式與集中式并舉,因地制宜。事實上,因補貼資金到位難,分布式發電今年的任務很難完成。
然而,光伏行業是否離開補貼就不能發展了?光伏發電電價到底是繼續政府定標桿電價好還是引入特許權招標競爭好?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可以說是美國太陽能采購價創新低的范例。2014年,奧斯汀市市屬電力公司奧斯汀能源原本與SunEdison簽下每千瓦時5美分的購電合約,卻突然間無預警拋棄SunEdison,轉而與Recurrent合作,使采購價降到略低于每千瓦時5美分。不過事隔一年,連當年不到5美分/千瓦時的采購價都顯得貴了,因為2015年報價直指4美分/千瓦時。
2015年4月,奧斯汀能源提出600百萬瓦容量的太陽能電力采購需求,以實現其在2025年以前55%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長期規劃。最終共有7976百萬瓦容量的太陽能發電計劃投標,其中,有129.5萬千瓦提出的電力采購價低于每千瓦時4美分,約合每千瓦時0.248元人民幣。若加上美國對太陽能發電有30%的ITC補助(稅收減讓),則約每千瓦時5.71美分,約合每千瓦時0.35元人民幣。
2014年奧斯汀能源與Recurrent的不到5美分/千瓦時的合約價當年看起來是破盤價,現在看起來卻貴了2成。奧斯汀能源在今年6月的市議會上表示,太陽能科技日新月異,價格也隨時間直降,其更畫出近年來德州太陽能價格下降曲線圖,指出未來還有可能下探每千瓦時2美分。不過美國光伏發電也即將面臨政策變數。ITC補助到期之后,價格將不可避免上漲,但奧斯汀能源認為,以光伏發電降價速度,18個月內就能抵銷補助取消的影響,因此,ITC只占決策時考量因素中很小的部分,其并不會為了趕上ITC最后期限,就會一口氣趕建全部60萬千瓦容量的發電設備。
今年2月,筆者訪問亞歷桑那州太陽能檢測中心時,據該中心有關人員介紹,3-5年內全美將做到光伏發電能與煤發電競爭,關健在技術提高,將光電轉換率由19%提高到21%。
中國也可以學習美國奧斯汀市案例。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可再生能源定價辦法,以特許權招標競爭確定電價為主。國家對新能源的扶持可以貸款的優恵利率、稅收優惠、支持新技術研發等方式體現。可喜的是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探索、試點,在大同推進了一個100萬千瓦光伏電站的領跑者項目,通過招投標競爭選定業主。財政、稅收、銀行都應從支持新能源發展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局,給予新能源行業扶持。
(作者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近日有消息稱,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已成為阻礙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日前在2015年上半年光伏產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補貼發放程序冗雜等影響,僅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統計的數據顯示,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現階段很難實現可再生能源補貼應收盡收。2014年應收補貼約為700億元,實際上繳400億元左右,征收上來的320億元用于補貼風電等其他用途,留給光伏的補貼額度“供不應求”。此外,光伏企業獲取補貼需從地方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能源部門開始進行初審,最后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進行審批,審批完后進入目錄,最后由中央財政撥付至地方財政,這樣一來,企業最終拿到補貼經歷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據光伏企業反映,現在只解決到2013年底的補貼,2014年的不少還在審批流程。補貼資金的征收和發放實際主要掌握在財政部手里,能源局話語權有限,此兩者之間還有矛盾。而且這些資金的征收使用情況實際上透明度不夠。
補貼雖然是給光伏電站的,但是如果光伏電站沒有錢,就會拖欠組件廠商貨款,組件廠商又會進一步向原材料供應商傳導,最后形成“三角債”,進而對整個光伏產業鏈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資金來源為全國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最初每千瓦時只征收4厘,后來收不抵出,加到8厘。隨著可再生能源發展,缺口越來越大,2013年9月每千瓦時再增加7厘,征收標準提高到每千瓦時1.5分。補貼金額是根據物價局定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標桿電價,高出當地燃煤標桿電價部分全額補貼。現在光伏發電全國分三類標桿電價,依次為每千瓦時1元、0.95元和0.90元。而燃煤標桿電價是按省,一省一價,約在每千瓦時0.30-0.55元之間。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4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140億元。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近兩年光伏發電量都在翻倍增長,而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卻增長相對緩慢,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導致資金缺口也越來越大。
以光伏為例,“十二五”裝機目標由原來的5GW調整為35GW,漲了6倍。中電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量2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0.8%;并網風電發電量1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也需增加這樣的比例。但即便全社會用電足額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補助資金,2014年也僅能增長3.8%。按此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征收和發放模式,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子量的增加,補貼資金需求也“水漲船高”,補貼征收標準也必須逐年加碼。
兩年前,我曾就光伏發電補貼談過看法:“光伏、風電,目前電價補貼制度限制了發展規模,隨著規模擴大,補貼也將難以為繼。要想規模擴大必須改革補貼制度,繼續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逐漸做到與傳統能源發電有競爭力才行。”
從美國最近發展的情況看,光伏發電成本已做到5-7美分/千瓦時。光伏投資商應從長遠看,不要總依靠國家補貼。現在的標桿電價辦法限制了價格,不利于企業降低發電成本。降低成本還應做大規模,攤薄成本。特許權招標仍不失為一個促進競爭的辦法。應分布式與集中式并舉,因地制宜。事實上,因補貼資金到位難,分布式發電今年的任務很難完成。
然而,光伏行業是否離開補貼就不能發展了?光伏發電電價到底是繼續政府定標桿電價好還是引入特許權招標競爭好?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可以說是美國太陽能采購價創新低的范例。2014年,奧斯汀市市屬電力公司奧斯汀能源原本與SunEdison簽下每千瓦時5美分的購電合約,卻突然間無預警拋棄SunEdison,轉而與Recurrent合作,使采購價降到略低于每千瓦時5美分。不過事隔一年,連當年不到5美分/千瓦時的采購價都顯得貴了,因為2015年報價直指4美分/千瓦時。
2015年4月,奧斯汀能源提出600百萬瓦容量的太陽能電力采購需求,以實現其在2025年以前55%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長期規劃。最終共有7976百萬瓦容量的太陽能發電計劃投標,其中,有129.5萬千瓦提出的電力采購價低于每千瓦時4美分,約合每千瓦時0.248元人民幣。若加上美國對太陽能發電有30%的ITC補助(稅收減讓),則約每千瓦時5.71美分,約合每千瓦時0.35元人民幣。
2014年奧斯汀能源與Recurrent的不到5美分/千瓦時的合約價當年看起來是破盤價,現在看起來卻貴了2成。奧斯汀能源在今年6月的市議會上表示,太陽能科技日新月異,價格也隨時間直降,其更畫出近年來德州太陽能價格下降曲線圖,指出未來還有可能下探每千瓦時2美分。不過美國光伏發電也即將面臨政策變數。ITC補助到期之后,價格將不可避免上漲,但奧斯汀能源認為,以光伏發電降價速度,18個月內就能抵銷補助取消的影響,因此,ITC只占決策時考量因素中很小的部分,其并不會為了趕上ITC最后期限,就會一口氣趕建全部60萬千瓦容量的發電設備。
今年2月,筆者訪問亞歷桑那州太陽能檢測中心時,據該中心有關人員介紹,3-5年內全美將做到光伏發電能與煤發電競爭,關健在技術提高,將光電轉換率由19%提高到21%。
中國也可以學習美國奧斯汀市案例。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可再生能源定價辦法,以特許權招標競爭確定電價為主。國家對新能源的扶持可以貸款的優恵利率、稅收優惠、支持新技術研發等方式體現。可喜的是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探索、試點,在大同推進了一個100萬千瓦光伏電站的領跑者項目,通過招投標競爭選定業主。財政、稅收、銀行都應從支持新能源發展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局,給予新能源行業扶持。
(作者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