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冷熱不均,集中式光伏發展情況好過分布式光伏。出口方面,歐盟的貿易保護措施對于國內出口企業來說是沉重打擊,龍頭光伏企業多已轉移市場,資金、技術力量薄弱的中小企業目前則處境艱難。
據海關數據,今年5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11085噸,環比增長1.7%。1~5月份累計進口多晶硅高達49146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1%,月均進口量近萬噸,占國內月均供應量的44%。業內人士稱,我國多晶硅市場持續受到美國、韓國和德國的低價多晶硅沖擊,市場價格持續下滑,預計市場將持續弱勢震蕩。
進口大幅增多
對于今年前5個月多晶硅進口量的大幅增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方面分析稱,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韓國進口多晶硅數量的日漸攀升是導致多晶硅進口量一再沖擊高點的主要原因。據介紹,韓國的主要多晶硅出口企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Silicon)的稅率僅分別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韓國在2014年5月超過美國和德國,一躍成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已經連續一年保持首位。二是韓、美、德等國一直采取加工貿易渠道規避“雙反”征稅。數據顯示,5月份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081噸,占自韓國進口總量的51.7%,1~5月累計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9983噸,占比52.0%,可見即便2.4%的稅率都有一半以上要通過加工貿易方式規避;5月份自美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311噸,占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6.0%,1~5月累計自美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8223噸,占比94.5%;5月份自德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295噸,占自德國進口總量的67.5%,1~5月份累計自德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8409噸,占比58.3%。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指出,應該嚴格執行“58號”文件堵住加工貿易進口漏洞,提高對韓國進口產品所征稅收,封堵自韓進口漏洞,同時量化對德國進口所征稅收,這樣才能有效遏制美國、韓國和德國的低價多晶硅對國內市場的大幅傾銷。
國內行情弱勢
從6月國內多晶硅市場情況看,據生意社數據監測,6月初國內多晶硅的市場均價為121666元/噸,6月末國內多晶硅價格為120750元/噸,跌幅為0.75%,較去年同期下跌25.39%。
生意社化工分社多晶硅分析師王騰姣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多晶硅廠家開工率維持在六成左右,庫存充足,下游光伏產業行情持續疲軟,采購需求表現一般,近期多晶硅價格依然弱勢整理,整體走貨表現尚可。重慶大全新能源太陽能級多晶硅裝置年產能8000噸,目前裝置正常開車,出貨正常。
從產業鏈來看,整個6月份多晶硅下游采購需求依然表現尚可,國內庫存相對合理;光伏行業進入回暖通道,國家政策面有諸多利好。目前,我國集中式光伏已完成規劃目標,但分布式光伏的完成情況并不樂觀,規劃目標完成不足三成,與計劃相比有巨大差距。業界預計,隨著我國光伏產業鏈的全面復蘇及下游電站的大量開建,融資熱潮也將襲來。
行業方面,王騰姣表示,國內多晶硅受進口硅料沖擊,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多晶硅生產廠家開工正常,市場商談氛圍寡淡,成交量表現一般。國內多晶硅市場表現并不明朗,市場人士看平心態,廠家表示未來隨著生產技術的改進,多晶硅成本會逐步降低。目前國內多晶硅市場商談寡淡,多數硅料廠家反映出貨情況正常,但下游采購需求表現尚可;預計7月份多晶硅市場行情會趨于平穩。
歐盟光伏大門或將繼續關閉
近日,有德國媒體的報道稱,到2015年底,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繼續延長對中國產光伏產品限制措施5年,目前各成員國和業界正在進行探討,德國聯邦經濟部尚未作出決定。而近日德國30家企業和協會在柏林聯名要求歐盟取消這一限制。對此,業內人士稱,對于中國光伏產品,歐盟業界一直是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歐盟當地的光伏生產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一貫主張制裁“物美價廉”的中國光伏產品,而下游的安裝商則持反對態度。但從歐委會當前做法來看,中國企業渴望歐盟市場的大門再次敞開的希望或將再次落空。
“價格承諾”協議將到期
7月15日,德國機械設備聯合會、BayWa公司、EnBW公司等30家企業和協會在柏林聯名要求歐盟取消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限制措施,理由是歐洲進口成本被人為提高了10%,阻礙了光伏市場發展。德國因此未能實現加大太陽能利用的目標。反對人士認為,光伏模塊等中國產品在該行業的價值鏈中所占比重很小,原料、設備安裝、運營和并網等環節占據行業總產值的75%。
此外,德國廣大用電企業近年來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投資巨大,以求實現光伏能源的低廉價格。但歐盟的限制措施使這些努力無法收獲全部果實。
此前,在歐洲部分光伏企業的長期和強烈要求下,歐盟于2013年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關稅,后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參與談判,努力爭取歐盟市場。2014年8月6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至此,中歐這一涉及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件成功解決。歐盟委員會聲明稱,中歐雙方就光伏產品達成的價格承諾協議得到28個成員國的一致支持。據悉,歐盟決議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接受中國光伏出口商提交的“價格承諾”方案,二是對于那些參與該方案的中國企業免征臨時反傾銷稅。沒有遵守“價格承諾”的中國企業將被征收最高64.9%的反傾銷稅。如今時間已至2015年下半年,“價格承諾”方案即將到期,事實上歐委會在此期間一直調查中國光伏企業,并且已有企業被剔出最低“價格承諾”的名單。
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卓創資訊光伏分析師孟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早在歐盟開啟“雙反”的時候,就存在兩派的分歧,一派是主張制裁的歐洲光伏產業聯盟,而另一派是反對制裁的下游安裝商。“明顯可以看出,歐委會的態度還是側重于保護主張制裁的本土光伏生產商的。而經過前期征稅,國內的光伏出口企業在歐盟市場已經不具備優勢,紛紛將市場轉向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歐盟市場大幅縮水,并且裝機規模一直在下降,反倒是美國、日本等國裝機數量穩中有增。”孟鵬說。
孟鵬告訴記者,日前,歐委會一直在調查中國光伏出口企業,據了解目前已經有4家被剔出最低價格承諾名單,后期被剔出名單的企業預計會增多。“到今年年底,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將到期,也可能會有延期。歐委會在調查中一旦再提出什么問題,中國企業的出口稅率有可能面臨被提高,這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對歐出口。”孟鵬說。
孟鵬表示,現在國內的一些大的光伏出口企業已經在海外布局建廠,這類企業對歐盟的產品出口不會受到“雙反”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對于國內的中小企業來說,情況就糟糕多了。一是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弱,加上國內當前制造業也不太好,融資貸款困難,不得不縮減產能;二是技術實力相對落后,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難度大。這類企業很有可能面臨被兼并或者淘汰的結果。
“雖然歐盟現在有取消中國光伏產品最低價格限制的聲音,但從歐委會當前做法透露的態度看,是更傾向于貿易保護的。”孟鵬如是說。
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有望破瓶頸
今年6月,分布式光伏系統服務商晶科家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與上海弘明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建成上海首個光伏別墅社區項目——新弘墅園。該項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共有268戶,每戶別墅屋頂都將安裝一套晶科家庭光伏發電系統。晶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晶科家庭光伏公司作為該別墅地產開發商的設備供應商,向弘明置業公司銷售268套家庭光伏發電系統,并提供25年的光伏組件發電效率質保和售后維護服務。但此項目只是屋頂光伏發電模式的一種,家庭光伏電站目前已經與別墅開發商和自建房業主開展合作,以后將拓展到普通的城市居民住房領域。
2014年5月,上海市政府出臺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針對家庭和學校光伏用戶提供5年0.4元/度的全電量光伏補貼,加上國家發改委提供的20年0.42元/度的補貼,每發一度電能夠享受合計0.82元/度的補貼,補貼力度位居全國前列。
上述利好政策為分布式光伏在上海地區的推廣掃平障礙,一股家庭光伏電站的建設熱潮席卷上海灘。晶科家庭光伏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陳錦輝介紹稱,目前上海地區安裝家庭光伏的熱情高漲,無論是有留洋背景的高端別墅業主,還是郊區的鄉村自建房業主,對光伏發電的環保貢獻和理財收益都非常認可。
晶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別墅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約為3千瓦~10千瓦,安裝成本在10萬元以內,對于幾百萬以上的別墅來說成本占還是比較小的。以光伏裝機容量1千瓦計算,在上海平均每年可以發1100度電,前5年每年節省第三階電費+補貼收益可達2000元,在5年內即可收回成本,25年綜合收益可達4萬元,平均年化投資收益在15%左右,光伏發電系統具備非常穩定的理財屬性,“光伏理財”“光伏養老”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
在談及家庭光伏電站的未來發展趨勢時,上述負責人表示,除了屋頂產權清晰的別墅和自建房,普通城市公寓樓的屋頂產權多屬于所有樓層業主,因此只有征得所有業主的同意并書面簽字才能安裝光伏系統,導致現階段安裝比較困難。但光伏與建筑的結合趨勢不可阻擋,并且市場容量巨大。“公寓樓光伏如果要大規模應用,最好在建筑設計階段將光伏系統融入建筑結構,屋頂、陽臺、幕墻都可以成為光伏發電系統的載體,這樣在開發商銷售公寓樓的時候就可以把光伏安裝位置的產權厘清,光伏系統所發電量可以集中供應建筑公共用電,售電和補貼收益歸公共維修基金,也可以將光伏系統和房屋產權分開銷售給業主,讓業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如此,公寓樓安裝光伏系統的屋頂產權問題將迎刃而解。”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光伏產品標準測試亟待加強
近日,甘肅省敦煌市發改委能源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國際合作中心、甘肅省太陽能風能協會共同主辦,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光伏電站質量標準與投融資風險管控研討會在敦煌召開。此次研討會以“光伏質量標準”及“投融資風險管控”為主題,圍繞大型光伏電站質量標準化展開,旨在正確解讀產業政策、反映行業真實現狀,搭建起光伏電站投、融資多方的有效溝通平臺,同時與政府、投資機構、廠商進行對話,商討合理的金融模式,讓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投資機構在確保電站質量和管控投融資風險中提供資金和擔保。
在研討會上,杜邦電子與通訊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鄭憲志指出,自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電站“搶裝潮”式的增量,也暴露出一些行業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各項投融資環節中,政府、投資商、銀行與保險等金融機構看到其背后存在的質量隱患。而對于電站而言,組件與系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光伏電站的質量、發電量、收益率、價值都與組件系統的質量息息相關。鄭憲志表示,目前光伏電站作為投融資機構關注的重點投資方向,在中國已成為趨勢。但如何確保此項投資標的能夠高效可靠運營25年,投融資風險的管控成為光伏是否可持續發展非常嚴峻且迫切的問題。
今年4月7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光伏發電工程質量檢查的通知》國能新能[2015]110號文件。文件指出,對光伏電站的質量進行大檢查,提出針對已投運的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重點檢查內容包括項目建設運行質量、主要設備及部件質量兩個方面。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環保壓力面前,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政府推動光伏應用的諸多政策也陸續出臺,各地掀起建設電站的高潮。但是在這輪“搶裝潮”席卷而來之時,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光伏產品也混雜其中,電站建設的質量標準也尚待完善。這些對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構成威脅。
業內人士指出,既有光伏行業標準測試尚不足以判斷組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在中國、美國和歐洲最新實地測試研究結果表明當前組件測試方法中存在問題,行業需要加強測試標準。避免機械套用標準評估組件和選用材料,否則即使通過各類測試甚至加倍測試的組件都可能出現失效,成為光伏電站潛在的隱憂。組件及背板加速老化和可靠性測試方法的建立以及相關標準的形成需要行業深入研究、加強合作和不斷完善。因此,為保障組件質量及電站投資收益,戶外長期實績驗證才是檢驗組件與材料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最終評價標準。
據海關數據,今年5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11085噸,環比增長1.7%。1~5月份累計進口多晶硅高達49146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1%,月均進口量近萬噸,占國內月均供應量的44%。業內人士稱,我國多晶硅市場持續受到美國、韓國和德國的低價多晶硅沖擊,市場價格持續下滑,預計市場將持續弱勢震蕩。
進口大幅增多
對于今年前5個月多晶硅進口量的大幅增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方面分析稱,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韓國進口多晶硅數量的日漸攀升是導致多晶硅進口量一再沖擊高點的主要原因。據介紹,韓國的主要多晶硅出口企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Silicon)的稅率僅分別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韓國在2014年5月超過美國和德國,一躍成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已經連續一年保持首位。二是韓、美、德等國一直采取加工貿易渠道規避“雙反”征稅。數據顯示,5月份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081噸,占自韓國進口總量的51.7%,1~5月累計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9983噸,占比52.0%,可見即便2.4%的稅率都有一半以上要通過加工貿易方式規避;5月份自美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311噸,占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6.0%,1~5月累計自美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8223噸,占比94.5%;5月份自德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295噸,占自德國進口總量的67.5%,1~5月份累計自德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8409噸,占比58.3%。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指出,應該嚴格執行“58號”文件堵住加工貿易進口漏洞,提高對韓國進口產品所征稅收,封堵自韓進口漏洞,同時量化對德國進口所征稅收,這樣才能有效遏制美國、韓國和德國的低價多晶硅對國內市場的大幅傾銷。
國內行情弱勢
從6月國內多晶硅市場情況看,據生意社數據監測,6月初國內多晶硅的市場均價為121666元/噸,6月末國內多晶硅價格為120750元/噸,跌幅為0.75%,較去年同期下跌25.39%。
生意社化工分社多晶硅分析師王騰姣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多晶硅廠家開工率維持在六成左右,庫存充足,下游光伏產業行情持續疲軟,采購需求表現一般,近期多晶硅價格依然弱勢整理,整體走貨表現尚可。重慶大全新能源太陽能級多晶硅裝置年產能8000噸,目前裝置正常開車,出貨正常。
從產業鏈來看,整個6月份多晶硅下游采購需求依然表現尚可,國內庫存相對合理;光伏行業進入回暖通道,國家政策面有諸多利好。目前,我國集中式光伏已完成規劃目標,但分布式光伏的完成情況并不樂觀,規劃目標完成不足三成,與計劃相比有巨大差距。業界預計,隨著我國光伏產業鏈的全面復蘇及下游電站的大量開建,融資熱潮也將襲來。
行業方面,王騰姣表示,國內多晶硅受進口硅料沖擊,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多晶硅生產廠家開工正常,市場商談氛圍寡淡,成交量表現一般。國內多晶硅市場表現并不明朗,市場人士看平心態,廠家表示未來隨著生產技術的改進,多晶硅成本會逐步降低。目前國內多晶硅市場商談寡淡,多數硅料廠家反映出貨情況正常,但下游采購需求表現尚可;預計7月份多晶硅市場行情會趨于平穩。
歐盟光伏大門或將繼續關閉
近日,有德國媒體的報道稱,到2015年底,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繼續延長對中國產光伏產品限制措施5年,目前各成員國和業界正在進行探討,德國聯邦經濟部尚未作出決定。而近日德國30家企業和協會在柏林聯名要求歐盟取消這一限制。對此,業內人士稱,對于中國光伏產品,歐盟業界一直是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歐盟當地的光伏生產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一貫主張制裁“物美價廉”的中國光伏產品,而下游的安裝商則持反對態度。但從歐委會當前做法來看,中國企業渴望歐盟市場的大門再次敞開的希望或將再次落空。
“價格承諾”協議將到期
7月15日,德國機械設備聯合會、BayWa公司、EnBW公司等30家企業和協會在柏林聯名要求歐盟取消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限制措施,理由是歐洲進口成本被人為提高了10%,阻礙了光伏市場發展。德國因此未能實現加大太陽能利用的目標。反對人士認為,光伏模塊等中國產品在該行業的價值鏈中所占比重很小,原料、設備安裝、運營和并網等環節占據行業總產值的75%。
此外,德國廣大用電企業近年來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投資巨大,以求實現光伏能源的低廉價格。但歐盟的限制措施使這些努力無法收獲全部果實。
此前,在歐洲部分光伏企業的長期和強烈要求下,歐盟于2013年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關稅,后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參與談判,努力爭取歐盟市場。2014年8月6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至此,中歐這一涉及金額最大的貿易摩擦案件成功解決。歐盟委員會聲明稱,中歐雙方就光伏產品達成的價格承諾協議得到28個成員國的一致支持。據悉,歐盟決議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接受中國光伏出口商提交的“價格承諾”方案,二是對于那些參與該方案的中國企業免征臨時反傾銷稅。沒有遵守“價格承諾”的中國企業將被征收最高64.9%的反傾銷稅。如今時間已至2015年下半年,“價格承諾”方案即將到期,事實上歐委會在此期間一直調查中國光伏企業,并且已有企業被剔出最低“價格承諾”的名單。
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卓創資訊光伏分析師孟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早在歐盟開啟“雙反”的時候,就存在兩派的分歧,一派是主張制裁的歐洲光伏產業聯盟,而另一派是反對制裁的下游安裝商。“明顯可以看出,歐委會的態度還是側重于保護主張制裁的本土光伏生產商的。而經過前期征稅,國內的光伏出口企業在歐盟市場已經不具備優勢,紛紛將市場轉向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歐盟市場大幅縮水,并且裝機規模一直在下降,反倒是美國、日本等國裝機數量穩中有增。”孟鵬說。
孟鵬告訴記者,日前,歐委會一直在調查中國光伏出口企業,據了解目前已經有4家被剔出最低價格承諾名單,后期被剔出名單的企業預計會增多。“到今年年底,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將到期,也可能會有延期。歐委會在調查中一旦再提出什么問題,中國企業的出口稅率有可能面臨被提高,這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對歐出口。”孟鵬說。
孟鵬表示,現在國內的一些大的光伏出口企業已經在海外布局建廠,這類企業對歐盟的產品出口不會受到“雙反”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對于國內的中小企業來說,情況就糟糕多了。一是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弱,加上國內當前制造業也不太好,融資貸款困難,不得不縮減產能;二是技術實力相對落后,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難度大。這類企業很有可能面臨被兼并或者淘汰的結果。
“雖然歐盟現在有取消中國光伏產品最低價格限制的聲音,但從歐委會當前做法透露的態度看,是更傾向于貿易保護的。”孟鵬如是說。
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有望破瓶頸
今年6月,分布式光伏系統服務商晶科家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與上海弘明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建成上海首個光伏別墅社區項目——新弘墅園。該項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共有268戶,每戶別墅屋頂都將安裝一套晶科家庭光伏發電系統。晶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晶科家庭光伏公司作為該別墅地產開發商的設備供應商,向弘明置業公司銷售268套家庭光伏發電系統,并提供25年的光伏組件發電效率質保和售后維護服務。但此項目只是屋頂光伏發電模式的一種,家庭光伏電站目前已經與別墅開發商和自建房業主開展合作,以后將拓展到普通的城市居民住房領域。
2014年5月,上海市政府出臺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針對家庭和學校光伏用戶提供5年0.4元/度的全電量光伏補貼,加上國家發改委提供的20年0.42元/度的補貼,每發一度電能夠享受合計0.82元/度的補貼,補貼力度位居全國前列。
上述利好政策為分布式光伏在上海地區的推廣掃平障礙,一股家庭光伏電站的建設熱潮席卷上海灘。晶科家庭光伏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陳錦輝介紹稱,目前上海地區安裝家庭光伏的熱情高漲,無論是有留洋背景的高端別墅業主,還是郊區的鄉村自建房業主,對光伏發電的環保貢獻和理財收益都非常認可。
晶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別墅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約為3千瓦~10千瓦,安裝成本在10萬元以內,對于幾百萬以上的別墅來說成本占還是比較小的。以光伏裝機容量1千瓦計算,在上海平均每年可以發1100度電,前5年每年節省第三階電費+補貼收益可達2000元,在5年內即可收回成本,25年綜合收益可達4萬元,平均年化投資收益在15%左右,光伏發電系統具備非常穩定的理財屬性,“光伏理財”“光伏養老”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
在談及家庭光伏電站的未來發展趨勢時,上述負責人表示,除了屋頂產權清晰的別墅和自建房,普通城市公寓樓的屋頂產權多屬于所有樓層業主,因此只有征得所有業主的同意并書面簽字才能安裝光伏系統,導致現階段安裝比較困難。但光伏與建筑的結合趨勢不可阻擋,并且市場容量巨大。“公寓樓光伏如果要大規模應用,最好在建筑設計階段將光伏系統融入建筑結構,屋頂、陽臺、幕墻都可以成為光伏發電系統的載體,這樣在開發商銷售公寓樓的時候就可以把光伏安裝位置的產權厘清,光伏系統所發電量可以集中供應建筑公共用電,售電和補貼收益歸公共維修基金,也可以將光伏系統和房屋產權分開銷售給業主,讓業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如此,公寓樓安裝光伏系統的屋頂產權問題將迎刃而解。”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光伏產品標準測試亟待加強
近日,甘肅省敦煌市發改委能源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國際合作中心、甘肅省太陽能風能協會共同主辦,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光伏電站質量標準與投融資風險管控研討會在敦煌召開。此次研討會以“光伏質量標準”及“投融資風險管控”為主題,圍繞大型光伏電站質量標準化展開,旨在正確解讀產業政策、反映行業真實現狀,搭建起光伏電站投、融資多方的有效溝通平臺,同時與政府、投資機構、廠商進行對話,商討合理的金融模式,讓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投資機構在確保電站質量和管控投融資風險中提供資金和擔保。
在研討會上,杜邦電子與通訊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鄭憲志指出,自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電站“搶裝潮”式的增量,也暴露出一些行業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各項投融資環節中,政府、投資商、銀行與保險等金融機構看到其背后存在的質量隱患。而對于電站而言,組件與系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光伏電站的質量、發電量、收益率、價值都與組件系統的質量息息相關。鄭憲志表示,目前光伏電站作為投融資機構關注的重點投資方向,在中國已成為趨勢。但如何確保此項投資標的能夠高效可靠運營25年,投融資風險的管控成為光伏是否可持續發展非常嚴峻且迫切的問題。
今年4月7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光伏發電工程質量檢查的通知》國能新能[2015]110號文件。文件指出,對光伏電站的質量進行大檢查,提出針對已投運的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重點檢查內容包括項目建設運行質量、主要設備及部件質量兩個方面。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環保壓力面前,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政府推動光伏應用的諸多政策也陸續出臺,各地掀起建設電站的高潮。但是在這輪“搶裝潮”席卷而來之時,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光伏產品也混雜其中,電站建設的質量標準也尚待完善。這些對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構成威脅。
業內人士指出,既有光伏行業標準測試尚不足以判斷組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在中國、美國和歐洲最新實地測試研究結果表明當前組件測試方法中存在問題,行業需要加強測試標準。避免機械套用標準評估組件和選用材料,否則即使通過各類測試甚至加倍測試的組件都可能出現失效,成為光伏電站潛在的隱憂。組件及背板加速老化和可靠性測試方法的建立以及相關標準的形成需要行業深入研究、加強合作和不斷完善。因此,為保障組件質量及電站投資收益,戶外長期實績驗證才是檢驗組件與材料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最終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