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歷史機遇擺在中國光伏面前
歷史,有必然也有偶然,如果一些偶然的機會沒有抓住,歷史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必然。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光伏產業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幾個偶然,中國光伏就一定是另外一個必然,要達到今天的世界第一位置,也許會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2000年10月,如果不是偶然因為無錫市王家駿副書記的秘書彭剛也在關注光伏,也許無錫尚德這個曾經排位世界第一的光伏企業至今還只是一份商業計劃書;2005年春節,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車禍,也許賽維LDK這個曾經排位世界最前列的光伏企業就不會落地江西新余。而這些偶然,還不是決定性的偶然,相對決定今天中國光伏地位、全球光伏生產水平,1999年7月楊懷進與施正榮的見面才是決定性的偶然。
不久前見到楊懷進,求他再講無錫尚德的誕生,再講這段世人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也許知道卻不一定全知道的往事:本來楊懷進與施正榮兩人的首次見面應是在1997年的某一個周末,因為一個偶然就拖到了1999年的7月,于是就有了后面光伏人都知道的故事。聽到此時,老紅不禁要想:作為自然人,兩個人的見面或早兩年或晚兩年,甚至永遠都不見面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可是作為中國光伏產業,卻很可能會因為這個偶然一定不是今天這樣強大。如果二人的見面早幾年,無錫尚德能否成立是問題,成立了能否活到2004年以后的輝煌也是問題;如果二人的見面晚幾年,中國光伏產業的規模化就可能就要晚幾年,而沒有規模化的中國光伏產業出現,或者今天歐洲的光伏加工業即使不是全球第一也一定比今天強大,或者今天的光伏加工大國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馬來西亞。而這一切,都被被楊、施二人在1999年7月那個時間點的見面改變了。
一個偶然,一個機遇,對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命運來說有時是至關重要的。當它來到的時候,抓住它更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一個新的機遇擺在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前面,這就是光伏發電成為補充能源時代的到來。
中國光伏抓住這個機遇的可能性
面對這個機遇,抓住它,中國光伏產業必將更加強大,必將扮演引領人類清潔能源事業進步的角色;抓不住它,中國光伏則會出現不應出現的結果,只能扮演跟隨人類清潔能源事業進步的角色。
在光伏發電還在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的思考是被動而簡單的,發展戰略是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的;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的思考必須是主動而系統的,發展戰略必須是大致清晰的。如果沒有清晰的認知和戰略,中國光伏抓住和抓不住新的機遇的可能性同時存在。
對于當前中國光伏而言,抓住機遇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首先是因為中國已經有了主動而明確的發展目標。從去年底北京APEC峰會中美兩國領導人簽署的共同減排協議開始,到隨即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再到不久前解振華在中歐經濟論壇上代表中國對世界做出的減排承諾,中國的減排目標越來越清晰,準備越來越充分。而大幅提高光伏發電則是實現減排的最重要手段。
其次是因為中國有著世界最強大的光伏產業。從去年中國光伏產品銷售總量已經占據70%的世界市場份額,到今年中國光伏電站市場建設規模即將占據年度40%的世界市場比例,中國光伏從生產能力到消費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再次是因為中國已經沒有退路。2012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據世界的1/3,2014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9.6%,霧霾已經到了國人一天也無法忍受的時刻,“中國的環境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環境資源問題比任何國家都突出”,中國對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改變生存環境的發展之路別無選擇。
同時,中國光伏面臨風險和抓不住機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首先,光伏是人類一項全新的事業,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既面臨著走彎路這種技術性風險,也面臨著革命性技術出現這種顛覆性風險。在人類創新的路上,步子邁得過快是風險,過慢也是風險。當年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步伐過快,不僅輸掉了自己,更輸掉了蘇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還從來沒有扮演過在一個現代產業方向上引領世界的角色,這是機遇也是風險。
其次,光伏目前還是一個非完全市場化的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突出市場化和盡快實現完全市場化始終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問題,而市場化思維體系和成熟市場化環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礎。在這一方面,中國先天不足。
在光伏發電還在探討能源階段,中國抓住了機遇,實現了彎道超車;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能否再次抓住機遇,考驗著國家和光伏人的智慧。
如何抓住這個機遇
第一,清醒地認識探討能源和補充能源階段光伏產業競爭環境的異同。
在探討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所以能彎道超車、后來居上,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競爭的主戰場是生產環節,靠是最新的高端裝備和成本低廉的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加工業在世界上幾乎戰無不勝。
在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要取得應有的成功一定不那么容易,因為必須面對產品生產和電力消費兩個市場。不僅要靠極具競爭力的加工業,要靠電站建設市場的創新商業模式和投融資能力,還要靠市場化消費環境,更要靠一個國家的產業、金融環境的不斷改善。
相對光伏產業生產力的快速進步,中國現行的生產關系是不相適應的,甚至是制約生產力進步的。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的每一個質的進步,或者等待生產關系的進步,或者挑戰現行生產關系。
第二,科學把握非市場化要素對光伏產業完全市場化的作用。
在探討能源階段,依靠電價補貼是核心問題。在補充能源階段,取消電價補貼是核心問題。總之在光伏產業進入完全市場化階段之前,政策扶持與市場化發展的關系問題,一定是根本決定一國光伏產業發展水平最重要的問題。
德國光伏的生產和消費從世界第一到今天的絕非最強,受限于2012年開始的大幅下降的政策性補貼。美國光伏雖然面臨2017年投資稅收抵補從30%下降到10%,但是電站建設市場似乎對平穩增長充滿信心。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要想成為光伏強國,如何處理好通過非市場化手段加速光伏產業完全市場化進程是最考驗智慧的。
在光伏產業,學習、引進市場化手段一點都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這些市場化手段在中國這個市場實現最佳的結果。當前中國發生的股災,不是因為缺少金融手段,而是因為對沖、杠桿這些金融手段都有了,我們卻不會很好地使用和管理它。
第三,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企業。
當前,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產業的雙重變化和壓力:產業整合進入殘酷收官階段,利潤空間被無情擠壓;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補貼政策必將盛極而衰。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在補充能源時期的日益強大,是建立在光伏企業生死競爭的基礎之上,而這個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企業。
在探討能源階段,光伏企業只需要關注補貼政策的變化,比的是誰的規模更大;在補充能源階段,光伏企業必須不斷地學習、緊跟市場變化,比的是誰有獨到的商業模式、誰更快適應市場化發展、誰能把握電力改革的大方向。
雖然分布式給人類能源供給帶來多元革命,但總體而言,能源是規模經濟、壟斷經濟,它能提供給今天數量龐大的光伏企業的機會和時間空間是有限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是決定一個光伏企業未來三年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
十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抓住了,成就了今天強大的中國光伏。現在,一個新的機遇來到了,考驗著中國光伏產業,相信“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后悔”的事情不會發生。
歷史,有必然也有偶然,如果一些偶然的機會沒有抓住,歷史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必然。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光伏產業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幾個偶然,中國光伏就一定是另外一個必然,要達到今天的世界第一位置,也許會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2000年10月,如果不是偶然因為無錫市王家駿副書記的秘書彭剛也在關注光伏,也許無錫尚德這個曾經排位世界第一的光伏企業至今還只是一份商業計劃書;2005年春節,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車禍,也許賽維LDK這個曾經排位世界最前列的光伏企業就不會落地江西新余。而這些偶然,還不是決定性的偶然,相對決定今天中國光伏地位、全球光伏生產水平,1999年7月楊懷進與施正榮的見面才是決定性的偶然。
不久前見到楊懷進,求他再講無錫尚德的誕生,再講這段世人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也許知道卻不一定全知道的往事:本來楊懷進與施正榮兩人的首次見面應是在1997年的某一個周末,因為一個偶然就拖到了1999年的7月,于是就有了后面光伏人都知道的故事。聽到此時,老紅不禁要想:作為自然人,兩個人的見面或早兩年或晚兩年,甚至永遠都不見面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可是作為中國光伏產業,卻很可能會因為這個偶然一定不是今天這樣強大。如果二人的見面早幾年,無錫尚德能否成立是問題,成立了能否活到2004年以后的輝煌也是問題;如果二人的見面晚幾年,中國光伏產業的規模化就可能就要晚幾年,而沒有規模化的中國光伏產業出現,或者今天歐洲的光伏加工業即使不是全球第一也一定比今天強大,或者今天的光伏加工大國可能是印度也可能是馬來西亞。而這一切,都被被楊、施二人在1999年7月那個時間點的見面改變了。
一個偶然,一個機遇,對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命運來說有時是至關重要的。當它來到的時候,抓住它更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一個新的機遇擺在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前面,這就是光伏發電成為補充能源時代的到來。
中國光伏抓住這個機遇的可能性
面對這個機遇,抓住它,中國光伏產業必將更加強大,必將扮演引領人類清潔能源事業進步的角色;抓不住它,中國光伏則會出現不應出現的結果,只能扮演跟隨人類清潔能源事業進步的角色。
在光伏發電還在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的思考是被動而簡單的,發展戰略是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的;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的思考必須是主動而系統的,發展戰略必須是大致清晰的。如果沒有清晰的認知和戰略,中國光伏抓住和抓不住新的機遇的可能性同時存在。
對于當前中國光伏而言,抓住機遇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首先是因為中國已經有了主動而明確的發展目標。從去年底北京APEC峰會中美兩國領導人簽署的共同減排協議開始,到隨即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再到不久前解振華在中歐經濟論壇上代表中國對世界做出的減排承諾,中國的減排目標越來越清晰,準備越來越充分。而大幅提高光伏發電則是實現減排的最重要手段。
其次是因為中國有著世界最強大的光伏產業。從去年中國光伏產品銷售總量已經占據70%的世界市場份額,到今年中國光伏電站市場建設規模即將占據年度40%的世界市場比例,中國光伏從生產能力到消費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再次是因為中國已經沒有退路。2012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據世界的1/3,2014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9.6%,霧霾已經到了國人一天也無法忍受的時刻,“中國的環境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環境資源問題比任何國家都突出”,中國對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改變生存環境的發展之路別無選擇。
同時,中國光伏面臨風險和抓不住機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首先,光伏是人類一項全新的事業,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既面臨著走彎路這種技術性風險,也面臨著革命性技術出現這種顛覆性風險。在人類創新的路上,步子邁得過快是風險,過慢也是風險。當年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步伐過快,不僅輸掉了自己,更輸掉了蘇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還從來沒有扮演過在一個現代產業方向上引領世界的角色,這是機遇也是風險。
其次,光伏目前還是一個非完全市場化的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突出市場化和盡快實現完全市場化始終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問題,而市場化思維體系和成熟市場化環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基礎。在這一方面,中國先天不足。
在光伏發電還在探討能源階段,中國抓住了機遇,實現了彎道超車;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能否再次抓住機遇,考驗著國家和光伏人的智慧。
如何抓住這個機遇
第一,清醒地認識探討能源和補充能源階段光伏產業競爭環境的異同。
在探討能源階段,中國光伏產業所以能彎道超車、后來居上,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競爭的主戰場是生產環節,靠是最新的高端裝備和成本低廉的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加工業在世界上幾乎戰無不勝。
在補充能源階段,中國光伏要取得應有的成功一定不那么容易,因為必須面對產品生產和電力消費兩個市場。不僅要靠極具競爭力的加工業,要靠電站建設市場的創新商業模式和投融資能力,還要靠市場化消費環境,更要靠一個國家的產業、金融環境的不斷改善。
相對光伏產業生產力的快速進步,中國現行的生產關系是不相適應的,甚至是制約生產力進步的。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的每一個質的進步,或者等待生產關系的進步,或者挑戰現行生產關系。
第二,科學把握非市場化要素對光伏產業完全市場化的作用。
在探討能源階段,依靠電價補貼是核心問題。在補充能源階段,取消電價補貼是核心問題。總之在光伏產業進入完全市場化階段之前,政策扶持與市場化發展的關系問題,一定是根本決定一國光伏產業發展水平最重要的問題。
德國光伏的生產和消費從世界第一到今天的絕非最強,受限于2012年開始的大幅下降的政策性補貼。美國光伏雖然面臨2017年投資稅收抵補從30%下降到10%,但是電站建設市場似乎對平穩增長充滿信心。在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中國要想成為光伏強國,如何處理好通過非市場化手段加速光伏產業完全市場化進程是最考驗智慧的。
在光伏產業,學習、引進市場化手段一點都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這些市場化手段在中國這個市場實現最佳的結果。當前中國發生的股災,不是因為缺少金融手段,而是因為對沖、杠桿這些金融手段都有了,我們卻不會很好地使用和管理它。
第三,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企業。
當前,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產業的雙重變化和壓力:產業整合進入殘酷收官階段,利潤空間被無情擠壓;光伏發電進入補充能源階段,補貼政策必將盛極而衰。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在補充能源時期的日益強大,是建立在光伏企業生死競爭的基礎之上,而這個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企業。
在探討能源階段,光伏企業只需要關注補貼政策的變化,比的是誰的規模更大;在補充能源階段,光伏企業必須不斷地學習、緊跟市場變化,比的是誰有獨到的商業模式、誰更快適應市場化發展、誰能把握電力改革的大方向。
雖然分布式給人類能源供給帶來多元革命,但總體而言,能源是規模經濟、壟斷經濟,它能提供給今天數量龐大的光伏企業的機會和時間空間是有限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是決定一個光伏企業未來三年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
十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抓住了,成就了今天強大的中國光伏。現在,一個新的機遇來到了,考驗著中國光伏產業,相信“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后悔”的事情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