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在能源圈,還是在資本市場,從來不缺會講故事的光伏公司,他們總能把市場攪得風生水起,比如海潤,比如漢能……而近期又有一家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它就是聯合光伏。
市場已給這家公司貼上了三個標簽:“招商局背景”、“狂攬電站”和“強大的融資能力”。但在合縱連橫間,這家公司到底會怎樣改變國內光伏行業的競爭格局,仍然是個未知數。
自2013年借殼上市以來,聯合光伏在電站收購領域大手筆不斷,近日更是向海潤光伏開出了88億全球最大單筆太陽能電站收購訂單。除了通過與金融保險機構合作獲得低息貸款與融資租賃協議外,近期聯合光伏更是密集發布可轉債發行公告。
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后,聯合光伏有著怎樣的戰略布局?或者說,它到底想成為一家怎樣的公司?這些問題,或許只有聯合光伏CEO李原能夠解答。他于近日接受了無所不能(caixinenergy)的專訪。
Q&A | 兩年發債16次:背靠大樹好融資?
2年時間,聯合光伏可轉債發行高達16次,能如此高頻率通過發行可轉債融資的公司少之又少。對此,李原開玩笑說:“我們現在融資太容易了。”
自2013年6月借殼上市以來,聯合光伏公告了約16次可轉債發行,尤其是在2015年,聯合光伏至今共成功發行了至少7期可轉債,融資額度約為33億人民幣。認購名單上包含了招商局銀科、瑞信、復興國際、華融國際等大名鼎鼎的投資機構
除了頻繁發布可轉債,聯合光伏近日還從中國康富獲得利率為6.215%,總計3億元的融資租賃額度,并宣布將和華夏人壽聯合開發1GW電站,總合同標的為90億。
可見,雖然目前整個光伏行業貸款難的問題依然存在,但處在招商局大樹下的聯合光伏的融資能力無疑是最強的。目前,招商新能源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士持有聯合光伏23.86%的股份。那么,聯合光伏為什么有這樣的吸金能力?這和背后的招商局又有什么關系?
1、聯合光伏近期頻繁發行數額較大的可轉債主要出于什么考慮?
李原:發行可轉債主要還是為了吸引“名人機構”進來,達到“名人眾籌”的目的,產生表率作用。坦白來講,現在還有8家機構在外面想進來,其中還包括排名第一的國際投行。至于原因,我舉個例子來說,招商局持有招商銀行19%的股份,這意味著很多機構一起持有招商銀行,讓招商銀行成為一個大家的平臺,一個巨頭的俱樂部,今后還會成為千家萬戶的平臺,招商局不過是俱樂部的領頭而已。而聯合光伏也會像招商銀行一樣,成為一個新的平臺,建立平臺是招商局一直以來的戰略。
2、“名人眾籌”和目前部分光伏公司通過“互聯網眾籌”融資有何異同?
李原: “互聯網眾籌”其實是聯合光伏最先開始做的,之后被一些企業借鑒。去年2月19號,我們就宣布將與國電光伏、國家開發銀行、網信金融共同通過互聯網眾籌模式在深圳前海新區聯合開發全球第一個兆瓦級的分布式太陽能電站項目。對于金融工具創新方面,聯合光伏一直秉持的是開放的態度,我們的并購模式、“互聯網眾籌”模式、甚至財務模型都是對業內人士開放的。但和目前一些企業推出的“互聯網眾籌”相比,我們正在主導的“名人眾籌”其實是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也更直接和有效。
3、目前融到的資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為什么投資機構多看好聯合光伏?
李原:融到的資金將全部投入到電站購買和運維中。聯合光伏沒有組件生產工廠或其它副業,我們只專心做太陽能電站收購。另外,因為央企背景,公司內部的流程監控相對于一些民營企業來說更加嚴格,公司內部的決策也沒有那么隨意,相反,有著一套完整的路線圖和戰略圖,這些戰略讓“金融國家隊們”放心投資,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投資機構放心把錢放在我們這里的原因。所謂“完整的路線圖和清晰的戰略”可以理解為聯合光伏運營和開發、并購思路的長期計劃,比如不碰上游和中游只做下游,靈活配置開發和收購的比例,現有階段以購買大型地面電站為主等。
4、聯合光伏是否會長期持有電站?如何繼續推動電站金融化?
李原:聯合光伏致力成為中國最專業的電站開發、投資、運營商,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提供商,我們會長期持有我們所收購的電站。
關于融資租賃,我們已經有兩個完成了的項目,分別是今年4月聯合光伏旗下國電烏拉特后旗與中國康富訂立的3億人民幣的融資租賃協議(利率為6.49%)和旗下國電托克托與中國康富訂立的3億人民幣的融資租賃協議(利率為6.49%)。我們也正在積極嘗試電站金融衍生領域的嘗試。今年年底,聯合光伏還將和華夏人壽推出太陽能電站理財產品,但具體的形式仍需待主管部門的最終批準,我們目前尚不能透露。另外,萬家眾籌可能將會與銀行合作,目前正在與兩家銀行深入洽談。
5、聯合光伏是否考慮過通過YieldCo等新模式進行融資?
李原:我兩年前就和華爾街在談YieldCo(編者注:YieldCo是一種新興的新能源融資工具,可以幫助企業低成本融資。),但發現YieldCo對風險性的要求極高,這種模式并不十分適合中國,有些國內的公司其實只是打了YieldCo的牌子罷了。在美國,YieldCo關系到保險基金和退休養老基金,而這部分投資者是最不想承擔投資風險的,有2到3個點的回報率能養老就滿足了。所以,美國證監會對YieldCo模式有很嚴格的監管機制。在中國,因為限電、資金等原因,光伏的投資風險相對美國的實際情況來說較大,這些問題恰恰是美國的監管機構最擔心的。如果國內企業轉向去找風險資金,那么這種模式就不叫YieldCo了。
6、為什么選擇在香港上市打造聯合光伏的平臺?有想過回歸A股么?
李原:當初在香港上市是因為聯合光伏想打造一個全球平臺,招商局本來就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總部也在香港。當然,隨著“中港基金互認”等一系列政策落實,國內的資金很快就會進入香港。我認為香港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平臺,人民幣的國際化是通過香港來實現的,所以大量的資金今后都會流往香港。
Q&A | 半年拿下1GW:招商局將建新能源基金助力
聯合光伏簡報顯示,截止2015年5月,聯合光伏擁有和已簽協議正履行交收手續的光伏電站項目共44個,總裝機容量達1852MW。而就在6月8日,聯合光伏向海潤光伏支付了不超過港幣3.5億元的預付款,正式啟動了全球最大單筆(收購總價約為人民幣88億元)太陽能電站收購的交付。未來聯合光伏將收購海潤在新疆河北等地的17個光伏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930兆瓦。
7、今年,聯合光伏已經收購了超過1GW的光伏電站,原定收購目標是多少?
李原:原定目標是1GW,所以目標其實已經完成了,但我們還會繼續。聯合光伏的原則是:盡量給一個可行的承諾,當結果超過這個承諾的時候,就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8、聯合光伏為何看好電站收購業務?未來是否會擴展到全產業鏈?
李原:我們永遠不會碰上游,上游交給更專業的去人去提高轉換率,提高發電量。我們要做的是把更便宜的資金引進來,讓億萬的人的資金進來。從“示范眾籌”,“名人眾籌”再到“萬家眾籌”,這是我們一直遵循的戰略。什么是“萬家眾籌”?如果有一億的用戶,每人給你1000塊,這1000塊對很多人來說不算什么,但是意義很大。我們強調更強的參與感,希望用戶可以把電站收益會曬給別人看,把自己為低碳節能做出的貢獻曬給別人看。
9、聯合光伏要求所收購電站IRR大于9%大,如何規避“棄光限電”等風險?
李原:我們的計算模型里將你能想到的全部風險因素都包括在內。對于限電問題,我們會先評估電站所在地的經濟發達度及相對應的用電需求。其次,為避免挑選處于限電地區的電站,我們會確認電站附近是否有特高壓、750千伏線路經過。基本上聯合光伏選擇的都是現在或未來有主干線通過的地區。在電站選擇上要打有規劃、有準備之仗。(編者注:IRR: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
10、近期英利債務問題引關注,聯合如何優化資金投入和回報周期?
李原:我們的大股東也就是招商局正在建立新能源基金來支持下一步的電站布局。此外,招商局還正在和某些地方政府進行地方性基金的洽談,和幾個地方已經達成合作,但具體名字目前不便透露。此外,招商銀行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股東,而在業界,目前聯合光伏拿到的收購電站貸款利率是最低的,工商銀行給我們的利率是6.125%。另外不要忘了,電站自己是有“造血功能”的,一個裝機容量在10GW左右的電站一年帶來的收入在150億左右。如果一個企業有來自地方政府、基金、銀行、保險、電力行業和其它金融機構的支持,怎么會不成功呢?
11、未來是否會利用招商局的公路、屋頂資源?是否會涉足分布式?
李原:那些都是戰略資源,我們要先把國家大力推的新疆、內蒙的地區的電站建設好,再去動用包括倉庫屋頂等資源。我認為大型地面電站對裝機容量的迅速提升和光伏領域的整體發展更有幫助。而分布式這一塊對聯合光伏來說太小,目前沒有精力做,不如等國家政策到了之后在適當的時間內收購一些已經在分布式領域有布局的成熟企業。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培養幾家民營企業在做分布式,比如位于浙江的合大太陽能等。
記者手記
在下一盤大棋的聯合光伏并不想當寡頭
初見李原,比預想的更為健談和開放,當然也帶著浙商的精明與干練。投身資本市場多年,李原是一個了解投資者需求的人,更是會講故事的人。他也坦言:“能夠把投資與實業相結合,是很多投資者的夢想,我現在做的事情就在實踐這個夢想。”
在談及最近的漢能股價暴跌風波和英利債務壓力時,李原稱:“對投資者來說,當一個企業的基本面清晰后,如何判斷是自己的選擇。但總的來說,這兩件事對整個的光伏領域沒有太多負面的影響。我希望這兩家公司都能挺過來,聯合光伏也計劃通過電站收購對英利提供一些支持。但縱觀歷史,就算一個洪流是必然趨勢,偶爾也會冒出一些泡沫,關鍵是吸取教訓。這個陣痛過程對企業來說也是涅槃重生,有些公司甚至可以借機回到國內來,回歸A股。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企業自身也可以有一些自身的策略調整,回到國內市場來,中國老百姓來支持它,也不是件壞事。”
對于聯合光伏來說,度過這個“陣痛期”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那面“紅色盾牌”。談話中,李原并不回避聯合光伏的“招商局背景”,而是希望借招商之力能帶動整個光伏產業的良性好轉。他多次強調“民營企業很不容易,能幫則幫”。而與其滅諸侯當寡頭,他更多的是提到建立“平臺”與“生態”。“這個行業里如果有一家企業想做霸主的話,這個出發點就是不對的。餅不是要一個人吃,而是要成千上萬人一起來吃,才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