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曹妃甸10月16日電 (記者秦華、萬世成)今天下午4:30,曹妃甸論壇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以“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工業化”為主題,中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應對危機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推進新型工業化,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本屆論壇主席鄭必堅先生做主旨發言。
鄭必堅談到,33年前,1976年曹妃甸所在的唐山市曾經因為毀滅性的大地震令舉世震驚,但是在那以后歷經十年重建、十年振興、十年快速發展,“三個十年”,唐山又以幾乎全新的面貌迅猛崛起了。經濟總量增長30倍,人均生產總值增長23倍,城鎮居民和農村人口人均收入遠遠超出全國的平均水平。不僅如此,還先后榮獲聯合國頒發的“人居榮譽獎”、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的“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08年在新華社和中國市長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城市幸福感”調查中,唐山又入圍“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可以毫不夸大地說,唐山在最近30年當中由毀滅到復興,這個巨大的變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以至于在整個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上,稱得起是一件大事。
地處唐山東端沿海、原來不過是小小荒涼沙島的曹妃甸,又在幾年基礎設施初步建設的基礎之上,從2007年開始產業集聚的短短3年,在渤海灣異軍突起,變成一個年吞吐量1億噸,5年內還將達到5億噸,而且有首鋼、京唐公司等大批先進制造企業扎堆搶灘的北方大港和重工業基地。回想90年前,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里提出“要在中國北方建設一個與紐約等大的深水大港”。它的選址在哪里呢?恰恰就在今天的曹妃甸新區之內。孫中山先生的這類宏圖,當年曾經被一些人譏笑,說是“吹牛皮”、“放大炮”,今天我們看到在新中國曹妃甸人的奮斗當中,他的宏圖正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了,應當說這也是一件大事。
鄭必堅指出,今天曹妃甸一個最大的、最值得人們稱道的亮點,就是勇敢地而且卓有成效地肩負起一項富有21世紀上半葉時代光彩的雙重使命。哪雙重使命呢?一重是立足當前堅持大開發、大建設;又一重是著眼長遠,堅持可持續發展。曹妃甸人以他們特有的苦心、匠心、干勁初步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這個局面叫做“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他們的經驗據我的粗淺體會,大體有六個方面:
一是規劃先行,統籌配置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各類生產要素;二是立足引進能耗低、污染少,但是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三是大力發展循環利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四是注重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生態涵養并重兼顧;五是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六是上述這一切都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
毫無疑問,曹妃甸人還會繼續前進、繼續前行,而且不間斷地深化、完善、發展他們已經取得的經驗。
鄭必堅在發言中,指出曹妃甸在今后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他認為,作為環渤海區域發展的后來者,后來者面對的挑戰是嚴峻的。“土地、勞動力等成本剛性地上升嚴重影響了產業聚集,環渤海地區各經濟板塊競相發展形成這樣的態勢,同時又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部有效需求萎縮和市場趨緊,都對他們形成很大的壓力”。所有這一切,是不是事實呢?毫無疑問都是事實,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但是另一方面,同樣作為環渤海區域發展的后來者,他們又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是不是可以說有著以下幾個層次的重要機遇:
(1)曹妃甸不僅擁有新興大港,而且擁有新發現的儲量10億噸以上的大油田和1710平方公里的沿海灘涂土地資源,因而就具有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
(2)曹妃甸作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同時作為唐山這個國家級科學發展示范區的樣本區域,就具有多重疊加的政策效應。
(3)只要處理得當,曹妃甸還完全可能成為北京、天津、河北這個都市圈的戰略支撐點,在互利共贏當中贏得新的機遇。
(4)我們還可以再放寬一點視野,由環渤海經濟區往西看,跨過太行山,就是包括陜西、山西、內蒙古、寧夏以及甘肅在內的一個能源帶,這個能源帶可以叫“大鄂爾多斯”。把這個能源帶同環渤海經濟區連接起來,會形成中國北方一個生機蓬勃的巨大增長帶,而曹妃甸就是這條增長帶的最便捷的大港口之一。順便說一下,我認為這樣特殊的有利條件,珠江三角洲是不具備的,長江三角洲也不具備。
鄭必堅談到,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范圍經濟布局會發生變化,包括東北亞的經濟布局會發生變化,都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這樣、那樣的深刻變動,這是不可避免的,會來的。作為中國新興北方大港和重工業基地,曹妃甸也將不可避免地同這種變動息息相關。曹妃甸人的胸襟和膽識值得贊賞和欽佩,他們決心以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的勞動,以自己的誠信和友好在國際范圍結交越來越多的朋友,結交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今天在曹妃甸開幕的這個國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