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金勇:尊敬的鄭必堅主席、尊敬的唐山市政府趙勇書記,先生們、女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榮幸受唐山市政府的邀請來參加“首屆曹妃甸論壇”。
今天蒞臨的諸位領導和嘉賓的陣容就知道大家對唐山曹妃甸論壇的重視,我希望借此機會與在座的各位來賓分享新加坡在構建可持續發展城市方面的經驗。
世界走向城鎮化的趨勢日益顯著,目前全世界有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根據聯合國的預計這個數字將在2030年攀升到61%,全世界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也將從30億增長到50億。這將創下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新高。
城市化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來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然而這將給環境帶來巨大的挑戰。比如資源的過度使用、環境的擁擠以及噪音和污染等,這些問題導致全世界的問題對可持續發展的課題日益關注。新加坡土地和資源有限,所以在我們發展的初期就擬定了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為后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世世代代能持續發展,我們謹慎地制定了資源、環境和社會這三方面的發展原則。
首先在資源方面,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國,新加坡需要充分的利用我們珍貴的資源以獲取更有效的效率。這包括更有效的使用資源、人力資源、水源等來發展未來的發展需要。新加坡國土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卻接近500萬,在城市規劃方面我們必須精心設計土地用途,以滿足新加坡人口短期和長遠的發展。在包括依照經濟和人口發展需求來劃分工業、住宅、娛樂及社區用地,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基礎設施的發展,如公共道路和地鐵列車。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需求,我們擬定了一套宏觀發展藍圖,制定了未來40到50年的長期土地使用策略。在宏觀計劃的基礎上再規劃10年到15年的近期發展。
新加坡業面臨水源短缺的問題,雖然新加坡60%的面積已經被用于收集雨水,我們必須確保水供是豐富的,我們提供了4個不同的水供來源。其中于2000年推出的新生水,也就是再循環水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將廢水處理后生產新生水,新生水可以提供高達15%的需求。加上明年新產投產之后,總供應量將達到30%。新加坡是依靠進口燃料來滿足我們對能源需求的,因此節約能源是舉國上下的責任,這需要政府、能源供應商、企業和每個家庭居民一同努力,我們的監督發展局開展了一個試點項目,將于2015年之前在30個住宅區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了滿足能源的需求我們也投資于科技研發。今年初我們通過捷徑能源研發計劃,撥款1000萬美元,支持8項太陽能項目。
第二,人力資源的短缺是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在培養人才方面,我們的策略是要建立一支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勞動隊伍。我們正在擴大和發展教育和培訓的規模。隨著人口的老化,我們鼓勵雇主聘用和留住年長的雇員,讓工友達到退休年齡之后還能工作,往后提升到67歲。我們正在為這項法令的推行做好準備。我們也推出了公積金終身計劃。
目前新加坡的城市環境位于世界前列,根據2009年數字調查顯示,新加坡在總體生活數字上位居亞洲之首,在全球215個國家中,從2008年的第32位躍居到第26位。這項調查還顯示,新加坡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名列前茅,主要體現在水電供應、電信服務、公共交通和機場的國際化等領域。這體現了我們合理的城市規劃已經成功的結合了不同層面城市基礎設施的需要。
除了合理利用資源之外,我們還需要為后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生存的環境。去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目的在于保障新加坡能夠維持良好的城市環境。今年初委員會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幫助新加坡落實發展整個城市的可持續性,我們也推出提高能源效率的計劃,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50個生產設施和建筑申請參與這項計劃,估計每年能夠節約40萬兆瓦小時,這等于3000萬美元。
另一項舉措是全民共享水源計劃,或簡稱為ABC水源計劃。“A”就是活躍,“B”就是優美,“C”代表清潔。這項“ABC方案”是2006年推行的,致力于改造我們的排水系統,使我們城市的溪流、湖泊變得美麗干凈和充滿活力。通過這項計劃我們需要為國民創造新的生活空間,讓他們更親近水源。新加坡采取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是三方合作,人民、企業跟政府。從新加坡發展城市基礎設施以來,新加坡政府就同私人企業聯手進行建設,這種政府與企業的聯合模式使新加坡的私人企業在城市建設方面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知識。這些企業服務的范圍包括了城市規劃和咨詢、城鎮建設和管理、固體垃圾和水的處理、地面交通設施和空港、海港的管理,社會團體和個人在維護城市的綠色與清潔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全國每年都會展開大型的節水、節電宣傳活動。提醒和鼓勵國人減少用電和用水,例如常年的“綠色與清潔運動”,就是為了鼓勵新加坡人在環保方面的良好習慣。
第三,社會方面可持續發展意味著我們必須很好的處理經濟增長和環境的改變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在我們提高生活素質的同時,也要確保每一位國民不至于掉隊。新加坡經歷了不同的生產發展階段,60年代到80年代,我們從勞動密集型經濟轉向技能密集型經濟,90年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