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下稱“9號文”)全文印發。12年之后,新一輪電改方案終于塵埃落定。
解讀新電改
當下,推進新一輪電改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優勢:一是政策推動。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會議不僅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總任務,還明確了改革方向和改革重點,表明改革從“口號”走向操作。而電力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推動電力體制改革,促使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正當其時;二是環境允許。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發展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出現大幅度波動和規模性短缺的現象。這為改革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條件;三是技術提升。隨著交易平臺、智能電網等技術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為電改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技術支撐;四是社會訴求。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電力工業目前的體制機制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加上電力行業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改革的社會共識不斷增加,社會各界對推進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的訴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選擇這個時間重啟電改,應該說是“大勢所趨”。
通過對9號文的解讀,筆者認為新方案的總體思想還是符合預期的。9號文中對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和國家戰略方針,也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思路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文件精神,所提出的“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機制”的基本目標也契合實際需求,滿足可操作性原則。文件中對于改革的重點和基本路徑可以概括為“三放開、三加強、一獨立”,體制框架設計為“放開兩頭,管住中間”,跟預期基本相同。總體而言,本輪電改方案是比較務實的,綜合考慮了改革需求和可操作性原則,相比于“5號文”,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然,9號文只是一個綱領性和指導性文件,真正落實還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法規、操作文件來配套,很多問題也還有待解決。3月20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業內視其為第一個配套文件。此文件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說明節能減排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以計劃為基礎逐步走向市場而不是一步邁向市場的基本路徑是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合理途徑。此外,這個配套措施也符合筆者一貫強調的節能減排、提高用電效率、促進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等觀點。因此,目前來看從宏觀指導層面的新方案到操作層面的配套措施,都比較契合預期。
(作者供職于華北電力大學)
解讀新電改
當下,推進新一輪電改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優勢:一是政策推動。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會議不僅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總任務,還明確了改革方向和改革重點,表明改革從“口號”走向操作。而電力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推動電力體制改革,促使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正當其時;二是環境允許。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發展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出現大幅度波動和規模性短缺的現象。這為改革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條件;三是技術提升。隨著交易平臺、智能電網等技術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為電改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技術支撐;四是社會訴求。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電力工業目前的體制機制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加上電力行業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改革的社會共識不斷增加,社會各界對推進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的訴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選擇這個時間重啟電改,應該說是“大勢所趨”。
通過對9號文的解讀,筆者認為新方案的總體思想還是符合預期的。9號文中對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和國家戰略方針,也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思路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文件精神,所提出的“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機制”的基本目標也契合實際需求,滿足可操作性原則。文件中對于改革的重點和基本路徑可以概括為“三放開、三加強、一獨立”,體制框架設計為“放開兩頭,管住中間”,跟預期基本相同。總體而言,本輪電改方案是比較務實的,綜合考慮了改革需求和可操作性原則,相比于“5號文”,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然,9號文只是一個綱領性和指導性文件,真正落實還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法規、操作文件來配套,很多問題也還有待解決。3月20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業內視其為第一個配套文件。此文件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說明節能減排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以計劃為基礎逐步走向市場而不是一步邁向市場的基本路徑是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合理途徑。此外,這個配套措施也符合筆者一貫強調的節能減排、提高用電效率、促進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潔能源發電等觀點。因此,目前來看從宏觀指導層面的新方案到操作層面的配套措施,都比較契合預期。
(作者供職于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