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電投黃河水電公司智能光伏電站建設成果發布會在西寧成功舉辦,向業界展現出以水電開發著稱的電力企業在光伏電站領域取得的可喜科研成績。來自于國內外30多家媒體和200多位行業嘉賓現場見證了業界最先進智能光伏電站的建成投產并分享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特別是華為現場精彩絕倫的移動運維、遠程診斷、無人機巡檢等實時演示,讓與會嘉賓體驗感受電站運維的高度智能化,引起強烈反響。
2010年以來,黃河水電積極響應國家大力開發清潔能源的號召,建設了25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62.01萬千瓦,占中電投集團光伏裝機的43.55%,占全國光伏裝機的6.929%。
該公司不僅光伏電站開發規模位于世界第一,也引領了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
光伏電站的“智能化”升級
黃河水電攜手華為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相融合,打造的智能光伏電站,顯著提升發電量和光伏電站的運營管理效率。黃河水電智能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約200MW。從2013年下半年陸續并網,至今運行穩定可靠,為我國乃至世界光伏電站建設、運營提供了經驗。
格爾木、拉西瓦兩座智能光伏電站采用了領先的光伏專用4G無線系統,使寬帶無線信號覆蓋整個電站,為智能光伏電站實現 “集中運行,遠程診斷,實時維護”提供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撐,改變了傳統光伏電站傳統運維模式,是真正適應超大規模光伏電站管理模式的重大創新。
智能逆變器采用先進的芯片和軟件系統,作為光伏電站中的高精度傳感器,分別對每個組串進行電壓和電流的采集,它的檢測精度達到千分之五,是傳統方案的6倍。多路MPPT技術,最大程度的降低遮擋、灰塵、組串失配的影響。每個組串的詳細信息,通過PLC及4G LTE無線寬帶傳輸系統,轉送到站控及集控中心,提高傳輸的可靠性。智能逆變器在這里不僅僅是逆變器功能,更是光伏電站的大腦,整個智能光伏電站的核心和基礎。
通過無線寬帶集群和多媒體運維系統,實現專家和現場運維人員協同工作,用實時的視頻和語音通訊,讓遠程專家提供“一站式”專業、安全、準確的技術支持。實現專家資源合理利用,優化電站人員配置。同時數據實時采集、云存儲、大數據挖掘及在線專家分析系統,使電站可自動體檢,給出最優清洗、部件更換和維護等建議。
電站規模越來越大,對于百兆瓦級的光伏電站而言,電站有40萬塊組件,長期運行中,可能會有熱斑、隱裂等現象,靠人工很難排查。該智能光伏電站可以實現借助搭載GPS、紅外成像和無線傳輸設備的無人機,根據設置好的路徑準確飛行,對組件進行熱成像掃描,從而精確定位有熱斑、隱裂等故障的組件,結合圖像分析和專家診斷,全面、精準、及時判別設備故障,實現快速更換。降低了巡檢強度,電站設備的可靠性大幅提高,保障電站時刻工作在最佳狀態。
在電站運行過程中,整個電站的安全防護非常重要。因為光伏電站大都建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電站數量多,面積大,因此使用了智能安防系統,保障設備財產安全。在這個系統中,安防的高清攝像頭信號通過無線進行回傳,可以隨時增加布控點,或者調整位置,不需要重新布設光纖。巡檢人員可通過視頻對電站周邊及電站內設備進行監控,將實時性、固定視頻監控和多媒體調度平臺相結合,固定視頻監控的圖像可以實時轉發到手持終端上隨時隨地查看任何一個攝像頭所在的區域,不僅達到了快速、無死角監控,更實現了光伏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創新運行管理模式。“智能化”的升級實現了更安全、簡單、快捷和移動化運維。
此外,智能光伏電站結構簡單,無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等設備,單臺設備故障不影響其它設備運行,大大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減少故障率,裝機容量實際利用率高,提高了發電效率。
互聯網+光伏的成功實踐,引領全球
電站智能化、網絡化是發展趨勢。“互聯網+光伏”成為“互聯網+”戰略在光伏領域的具體實踐。
黃河與華為強強聯合,成為業界“互聯網+光伏”大規模應用的實踐者。近兩年,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內廣泛應用,給國內眾多光伏領軍企業提前體驗到了互聯網與光伏融合帶來的諸多收益與便捷。 黃河水電與華為的積極合作,已成為推廣智能光伏電站的又一成功實踐,正在引領全球光伏電站建站和運營管理新模式。
2010年以來,黃河水電積極響應國家大力開發清潔能源的號召,建設了25座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62.01萬千瓦,占中電投集團光伏裝機的43.55%,占全國光伏裝機的6.929%。
該公司不僅光伏電站開發規模位于世界第一,也引領了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
光伏電站的“智能化”升級
黃河水電攜手華為將數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光伏發電技術相融合,打造的智能光伏電站,顯著提升發電量和光伏電站的運營管理效率。黃河水電智能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約200MW。從2013年下半年陸續并網,至今運行穩定可靠,為我國乃至世界光伏電站建設、運營提供了經驗。
格爾木、拉西瓦兩座智能光伏電站采用了領先的光伏專用4G無線系統,使寬帶無線信號覆蓋整個電站,為智能光伏電站實現 “集中運行,遠程診斷,實時維護”提供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撐,改變了傳統光伏電站傳統運維模式,是真正適應超大規模光伏電站管理模式的重大創新。
智能逆變器采用先進的芯片和軟件系統,作為光伏電站中的高精度傳感器,分別對每個組串進行電壓和電流的采集,它的檢測精度達到千分之五,是傳統方案的6倍。多路MPPT技術,最大程度的降低遮擋、灰塵、組串失配的影響。每個組串的詳細信息,通過PLC及4G LTE無線寬帶傳輸系統,轉送到站控及集控中心,提高傳輸的可靠性。智能逆變器在這里不僅僅是逆變器功能,更是光伏電站的大腦,整個智能光伏電站的核心和基礎。
通過無線寬帶集群和多媒體運維系統,實現專家和現場運維人員協同工作,用實時的視頻和語音通訊,讓遠程專家提供“一站式”專業、安全、準確的技術支持。實現專家資源合理利用,優化電站人員配置。同時數據實時采集、云存儲、大數據挖掘及在線專家分析系統,使電站可自動體檢,給出最優清洗、部件更換和維護等建議。
電站規模越來越大,對于百兆瓦級的光伏電站而言,電站有40萬塊組件,長期運行中,可能會有熱斑、隱裂等現象,靠人工很難排查。該智能光伏電站可以實現借助搭載GPS、紅外成像和無線傳輸設備的無人機,根據設置好的路徑準確飛行,對組件進行熱成像掃描,從而精確定位有熱斑、隱裂等故障的組件,結合圖像分析和專家診斷,全面、精準、及時判別設備故障,實現快速更換。降低了巡檢強度,電站設備的可靠性大幅提高,保障電站時刻工作在最佳狀態。
在電站運行過程中,整個電站的安全防護非常重要。因為光伏電站大都建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電站數量多,面積大,因此使用了智能安防系統,保障設備財產安全。在這個系統中,安防的高清攝像頭信號通過無線進行回傳,可以隨時增加布控點,或者調整位置,不需要重新布設光纖。巡檢人員可通過視頻對電站周邊及電站內設備進行監控,將實時性、固定視頻監控和多媒體調度平臺相結合,固定視頻監控的圖像可以實時轉發到手持終端上隨時隨地查看任何一個攝像頭所在的區域,不僅達到了快速、無死角監控,更實現了光伏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創新運行管理模式。“智能化”的升級實現了更安全、簡單、快捷和移動化運維。
此外,智能光伏電站結構簡單,無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等設備,單臺設備故障不影響其它設備運行,大大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減少故障率,裝機容量實際利用率高,提高了發電效率。
互聯網+光伏的成功實踐,引領全球
電站智能化、網絡化是發展趨勢。“互聯網+光伏”成為“互聯網+”戰略在光伏領域的具體實踐。
黃河與華為強強聯合,成為業界“互聯網+光伏”大規模應用的實踐者。近兩年,華為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內廣泛應用,給國內眾多光伏領軍企業提前體驗到了互聯網與光伏融合帶來的諸多收益與便捷。 黃河水電與華為的積極合作,已成為推廣智能光伏電站的又一成功實踐,正在引領全球光伏電站建站和運營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