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奧拉尼耶是埃森哲公司(Accenture)資源行業集團行政總裁。
有一條路,中國可能通過它在清潔能源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在熱鬧的2015年春節落幕之時,中國政府也在準備制定下一個五年計劃,關鍵詞是“綠色”。
中國將大力減少空氣污染,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同時還將在發電領域繼續推動新技術的創新,包括智能電網、太陽能電池板、生物質能、非常規能源、清潔煤、燃料電池,以及用于下一代核電廠的核裂變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將進一步推進國有能源企業的全球化,并繼續推動連接歐洲和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
我剛剛從中國訪問回來,中國行業領袖都非常樂觀,看好國內外的投資前景,即使當下大宗商品價格正處于波動狀態。
當下,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污染國家,能源消耗占全球的22%以上,排放占全球的27%以上。但是在今后的幾十年里,中國會成為全世界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導者。
如此巨大的轉變到底要如何實現?
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中國全面調整經濟結構的努力緊密相連。但是,中國政府已經在這個方面采取了幾項重要的舉措。比如,2013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占全球總額的21%,新增的風能投資是其他國家的五倍以上,新增的太陽能投資接近其他國家的兩倍。中國擁有全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場,也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國,其水力發電量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中國還在大力建設新核電項目——通過打造可復制的資產,中國建造核電站的工期已經縮短到了56個月,現在的目標是進一步縮短到48個月。歐洲正在拼命努力接近這個水平。
但是,我認為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承諾是在2030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將燃煤電廠的污染排放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考慮到燃煤發電占中國發電量的近80%,如果全世界會出現碳捕捉儲存或碳捕捉使用技術的突破,那么這種突破將來自中國。
中國減少污染的動力來自人口壓力,尤其是在北京。但是減少污染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創造每年2,000萬個就業崗位來保持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這對中國的重新定位來說是重要的問題。
那么,這對全球其他地區意味著什么?
中國尋求國有企業的全球化,但是仍然需要建立全球品牌。阿里巴巴就是個例子,但是我認為他們還想實現更多的成就。石油天然氣和公用事業企業肯定列入了這個范圍,而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是首要目標。
在美國和歐洲,人們正在等待中國在今后幾個月內發布更多的公告。
目前,中國所有的能源企業都排在全球前10至20名之間,但是其中沒有一家企業擁有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或殼牌(Shell)這樣的全球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的對外投資已經從收購海外能源供應轉向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出口。中國公用事業和能源企業正在打造與國際石油公司等國際同行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能力建設和聯合市場開發的目標。
我們已經看到,中國能源企業收購了加拿大的Nexen公司,并一直在馬耳他、葡萄牙和希臘進行收購,我們還將看到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蒙古和俄羅斯的更多收購行為。
這也可能成為互利互惠的行為,因為其他國家也想在中國投資。
但是,與其他許多國家和大宗商品企業不同的是,中國人擁有資金和技術來實現他們的投資目標。
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發電量最大的國家,該國在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煤炭領域的投資將鞏固這種地位,同時為減少污染的努力提供支持。
此外,如果天然氣價格出現反彈,中國就會尋求頁巖油氣開發。中國充滿挑戰的地質情況、水源短缺、人口密度和不利的地表條件,都給非常規能源開發造成了困難。但是這個國家擁有實力強大的國有企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它們也具備某些優勢,比如開發地塊的所有權和基礎設施,以及在四川盆地的運營經驗。不過,他們最大的優勢或許是強有力的政府支持和補貼制度。
在能源領域,中國已經作為全球大國占據重要的地位。那么未來,中國能否借助“絲綢之路”在15至20年后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