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能源資源綠色清潔發展,牢牢立足工程建設領域建言獻策,這是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能建(股份)總經理丁焰章在全國“兩會”上的主要關切。
經過詳細調研和慎重考慮,他提交了兩項建議:《關于盡快修改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的議案》、《關于修訂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的議案》,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丁焰章還圍繞服務“新四化”和“一帶一路”兩大國家戰略闡述了觀點。他認為,這對工程建設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領域將帶來重大機遇,中國能建將主動融入、深度服務這兩大戰略,實現新發展。
記者:能源電力建設領域非常關注您提出的《關于修訂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的議案》。提出這項議案您是基于何種考慮?重點內容是什么?
丁焰章:我國建筑企業屬于勞務密集型企業,承擔著建設家園、解決就業的社會責任。傳統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對企業的設計力量沒有硬性規定。
2007年3月13日,住建部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中明確規定:企業應具有本類別相關的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標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否則不能取得新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
這一規定,旨在促進建筑企業向工程總承包發展,動機是好的,但與建筑業實際不符。因此,住建部于2009年7月30日在《關于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新標準提出了補充規定:將原有特級企業資質證書有效期相應延長至2012年3月13日,企業本身具有本類別相關的工程設計甲級資質標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且其他條件符合《特級標準》要求,經核定后頒發新版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證書及相應設計證書;暫不具備設計能力但其他條件符合《特級標準》的原特級資質企業,經核定后頒發新版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證書。
這一調整,將一個特級資質變成了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和設計甲級資質兩個資質。其中,設計甲級資質的新要求,將許多滿足原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條件的建筑企業,擋在了新特級資質門外,阻礙了建筑業發展。
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沒有必要設置設計甲級資質條件,一是施工總承包不是工程總承包,要求施工企業具備設計甲級資質不合理;二是施工企業難以引進和留住設計甲級資質的隊伍和力量;三是國外業主對工程總承包也不要求承包商具有甲級設計資質,只要求承包商能夠有效整合資源,人為提高門檻會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去”;四是在社會化分工合作高度發達的今天,要求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具備設計甲級資質也沒有必要性。
基于上述考慮,我建議修改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將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中,對設計甲級資質的要求刪除。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提出了“新四化”、“一帶一路”兩大發展戰略。在您看來,這兩大戰略將給我國工程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建設領域帶來何種利好?具體到中國能建,又將如何抓好這種戰略機遇期,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丁焰章:“新四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一帶一路”兩大戰略能強力拉動投資、消費和出口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給工程建設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領域帶來了重大利好。
“一帶一路”戰略涵蓋了交通基本建設、貿易與投資、能源與資源、金融安全、雙邊與區域合作等領域,將給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等領域帶來很大市場機遇,與中國對外工程的傳統優勢基本吻合。“新四化”戰略對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拉動較大,綜合各國城鎮化水平、產業發展與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的關聯性,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仍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熱點,將保持較大規模。
就中國能建而言,市場機會存在于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等領域。中國能建將堅定不移推進國際經營工作,主動融入和深度服務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等大戰略,把國際經營作為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同時,我們將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資本運營,實施科技創新,全面推動中國能建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企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和實力。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最后一年,許多企業已著手謀劃“十三五”規劃工作,中國能建有怎樣的規劃和發展目標?
丁焰章:中國能建以打造“兩型兩化”(科技型、管理型,國際化、多元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為戰略目標,具備對工程建設價值鏈中投資、咨詢、勘察、設計、施工和設備制造安裝、運營、維護等各環節要素進行組織、聚成、優化的能力,能夠對工程進行全過程、全周期的有效管理,在管理模式、資源組織、機構設置、設計思路、項目管理等方面具備與國際知名工程公司競爭的綜合實力。預計到2020年,企業營業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利潤近100億元,屹立于“世界500強”行列。
圍繞上述戰略目標,中國能建的發展思路是以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準確把握市場機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鞏固傳統優勢領域的基礎上,推動“兩個轉變”,堅持“三個優先”,推進“四個強化”,實施“五個并重”和“五大總體發展戰略”,不斷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競爭能力提升,加快實現集團公司的戰略愿景。
具體來說,“兩個轉變”是由勞務密集型向知識、技術、管理密集型轉變,由國內行業龍頭向國際行業龍頭轉變;“三個優先”是優先發展國際業務,優先發展高端業務,優先發展產業投資;“四個強化”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強化資源配置能力,強化風險管控能力;“五個并重”是生產經營和產業投資并重,電力業務和非電業務并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并重,內部資源整合與外部資源聯合并重,企業發展和員工發展并重;“五大總體發展戰略”是轉型升級戰略、國際化戰略、多元化戰略、資源優化戰略、和諧發展戰略。
經過詳細調研和慎重考慮,他提交了兩項建議:《關于盡快修改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的議案》、《關于修訂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的議案》,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丁焰章還圍繞服務“新四化”和“一帶一路”兩大國家戰略闡述了觀點。他認為,這對工程建設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領域將帶來重大機遇,中國能建將主動融入、深度服務這兩大戰略,實現新發展。
記者:能源電力建設領域非常關注您提出的《關于修訂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的議案》。提出這項議案您是基于何種考慮?重點內容是什么?
丁焰章:我國建筑企業屬于勞務密集型企業,承擔著建設家園、解決就業的社會責任。傳統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對企業的設計力量沒有硬性規定。
2007年3月13日,住建部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中明確規定:企業應具有本類別相關的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標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否則不能取得新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
這一規定,旨在促進建筑企業向工程總承包發展,動機是好的,但與建筑業實際不符。因此,住建部于2009年7月30日在《關于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新標準提出了補充規定:將原有特級企業資質證書有效期相應延長至2012年3月13日,企業本身具有本類別相關的工程設計甲級資質標準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且其他條件符合《特級標準》要求,經核定后頒發新版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證書及相應設計證書;暫不具備設計能力但其他條件符合《特級標準》的原特級資質企業,經核定后頒發新版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證書。
這一調整,將一個特級資質變成了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和設計甲級資質兩個資質。其中,設計甲級資質的新要求,將許多滿足原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條件的建筑企業,擋在了新特級資質門外,阻礙了建筑業發展。
在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沒有必要設置設計甲級資質條件,一是施工總承包不是工程總承包,要求施工企業具備設計甲級資質不合理;二是施工企業難以引進和留住設計甲級資質的隊伍和力量;三是國外業主對工程總承包也不要求承包商具有甲級設計資質,只要求承包商能夠有效整合資源,人為提高門檻會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去”;四是在社會化分工合作高度發達的今天,要求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具備設計甲級資質也沒有必要性。
基于上述考慮,我建議修改和完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將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中,對設計甲級資質的要求刪除。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提出了“新四化”、“一帶一路”兩大發展戰略。在您看來,這兩大戰略將給我國工程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建設領域帶來何種利好?具體到中國能建,又將如何抓好這種戰略機遇期,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丁焰章:“新四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一帶一路”兩大戰略能強力拉動投資、消費和出口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給工程建設領域尤其是能源電力工程領域帶來了重大利好。
“一帶一路”戰略涵蓋了交通基本建設、貿易與投資、能源與資源、金融安全、雙邊與區域合作等領域,將給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能源等領域帶來很大市場機遇,與中國對外工程的傳統優勢基本吻合。“新四化”戰略對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拉動較大,綜合各國城鎮化水平、產業發展與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的關聯性,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仍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熱點,將保持較大規模。
就中國能建而言,市場機會存在于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等領域。中國能建將堅定不移推進國際經營工作,主動融入和深度服務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等大戰略,把國際經營作為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撐,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同時,我們將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資本運營,實施科技創新,全面推動中國能建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企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和實力。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最后一年,許多企業已著手謀劃“十三五”規劃工作,中國能建有怎樣的規劃和發展目標?
丁焰章:中國能建以打造“兩型兩化”(科技型、管理型,國際化、多元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為戰略目標,具備對工程建設價值鏈中投資、咨詢、勘察、設計、施工和設備制造安裝、運營、維護等各環節要素進行組織、聚成、優化的能力,能夠對工程進行全過程、全周期的有效管理,在管理模式、資源組織、機構設置、設計思路、項目管理等方面具備與國際知名工程公司競爭的綜合實力。預計到2020年,企業營業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利潤近100億元,屹立于“世界500強”行列。
圍繞上述戰略目標,中國能建的發展思路是以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準確把握市場機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鞏固傳統優勢領域的基礎上,推動“兩個轉變”,堅持“三個優先”,推進“四個強化”,實施“五個并重”和“五大總體發展戰略”,不斷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競爭能力提升,加快實現集團公司的戰略愿景。
具體來說,“兩個轉變”是由勞務密集型向知識、技術、管理密集型轉變,由國內行業龍頭向國際行業龍頭轉變;“三個優先”是優先發展國際業務,優先發展高端業務,優先發展產業投資;“四個強化”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強化資源配置能力,強化風險管控能力;“五個并重”是生產經營和產業投資并重,電力業務和非電業務并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并重,內部資源整合與外部資源聯合并重,企業發展和員工發展并重;“五大總體發展戰略”是轉型升級戰略、國際化戰略、多元化戰略、資源優化戰略、和諧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