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減災大會召開在即、《聯合國千年宣言》迎來“期末考試”、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有望取得新突破……2015年,對于國際減災事業而言,將是極為重要的一年,而我國氣象事業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范、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世界減災大會再開
2015年3月,每十年一屆的世界減災大會再一次回到飽受自然災害襲擾的日本舉行,預計參加會議的國家代表團數和總人數都將創下新紀錄,而更為全球社會所共同期待的是大會期間所要發表的《后兵庫行動框架》(HFA2)。
雖然自然災害一直是全球人類所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但直到1987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才以決議方式,將二十世紀最后十年定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為了總結并檢驗該決議執行情況,1994年5月23日至27日,第一屆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橫濱舉行。130個國家和2000余名防災專家出席了該次會議。橫濱大會主要關注點是自然災害本身,提出了“各國要加強協作,共同對付危及人類生命和財產的自然災害”。
2005年,第二次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神戶召開。來自150個國家、聯合國相關機構及其他組織的專家、學者共4000多人出席了為期5天的會議。大會在總結國際社會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差距基礎上,審議通過了著名的《兵庫行動框架》(簡稱HFA)和《兵庫宣言》。首次強調減災必須融入到可持續發展行動中,通過加強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減災能力,降低災后重建階段的風險。
經過25年的努力,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已經逐步建立起適合各自發展狀況和現實需求的防災減災救災模式。但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日趨嚴重,區域性和全球性巨災發生頻率加大,由經濟全球化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所導致的全球互聯性和系統復雜性的增加,以及全球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再加上老齡化現象在許多國家日益凸顯,可以預計,自然災害風險及其影響的時空演變規律將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也期待著在日本仙臺舉行的第三次世界減災大會能夠為應對新的挑戰提出路線圖。
《聯合國千年宣言》迎大考
2015年,對于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而言也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2000年9月,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189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千年宣言》,一致通過了“將全球貧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為標準)”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簡稱MDGs)。該目標包含了消滅極端貧窮和饑餓,普及小學教育,促進男女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利,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保健,與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斗爭,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全球合作促進發展等8項內容。
2012年,在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宣言——《我們希望的未來》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窮背景下,減少災害風險和提高抗災能力的呼吁。根據當時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趨勢,該宣言特別強調了提高城市和社區抗災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發表的題為《距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還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雖然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制定帶動了各國乃至全世界確定首要任務,也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不平等現象還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千年發展目標”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影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所承諾的增加發展援助、改善貿易條件、債務減免以及加強技術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還沒有按期落實。因此,發達國家若不加倍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包括環境可持續發展、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等目標將無法實現。
《聯合國千年宣言》和《我們希望的未來》作為各國政治領導人對本國人民和全球人類社會的莊嚴承諾,2015年將迎來一場期末考試。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更團結
2015年,對于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而言,更將是彪炳史冊的一年。在《我們希望的未來》中,各國領導人再次重申:“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我們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上升深表震驚。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容易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之害,且已在經受日益嚴重的影響,我們對此深感關切。在這方面,我們強調,適應氣候變化是迫在眉睫的一個全球優先事項。我們強調,鑒于氣候變化具有全球性質,所有國家都需盡可能廣泛合作。”
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前兩名,中美兩國共同宣布了兩國各自行動目標的聯合聲明。聲明中不但明確給出了各自減排的時間表和具體目標,更重要的是,雙方共同認識到這些行動是向低碳經濟轉型長期努力的組成部分。
自《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受來自于不同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的壓力,中美兩國長期被擱置于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桌對立的兩端,兩國也因此一直承受著國際社會對多年談判未果的指責。而《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發布,打破了這一多年來形成的“被動”對立,不但為中美實現雙方共同利益走出了建設性的一步,更為在2015年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促成適用于所有締約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議定書甩開了包袱。
氣象事業的新機遇
展望2015年,圍繞《我們希望的未來》所提目標,我國氣象事業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范、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全球范圍看,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避免,世界各國都將面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加的風險。這些發生在局地和區域的風險,還將以災害鏈方式加快影響的傳播、加大影響的范圍、加重影響的程度,對日趨復雜的全球社會和經濟系統造成難以預測的損失。氣象部門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預報以及發生機理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大氣科學在長期面對復雜天氣氣候系統研究和實踐中所積累的理論和方法優勢,積極拓展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緊密圍繞天氣氣候災害風險的特性,通過理論、技術和方法的創新,在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活質量提高等領域實現趨利避害,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科學支撐。
從區域尺度看,中國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符號為引領,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理念已獲得5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參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中國-蒙古-俄羅斯草原之路等項目建設在2015年都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可以預期,“一帶一路”的成功實施,在拓展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空間,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還會為地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保障。但是,“一帶一路”又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地區。以荒漠化為代表的生態環境災害不但長期制約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而且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而發生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的干旱、大風、沙塵暴、暴雨、大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沿線各國城鎮和交通(鐵路、公路)、物流(油氣管網和電網)以及信息通信網絡安全運營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相比而言,中國氣象事業在本地區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也應該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提供相關的科技服務。例如,應組織來自于高校、科研機構和氣象部門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隊伍,通過深入調研相關利益攸關者的需求,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術手段采集信息,結合自然和社會動態模型,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實施中的新興綜合災害風險進行預警和動態評估。
從國家層面看,中國城鎮化發展將進入快車道,同時,也正面臨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風險加劇的威脅。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極端天氣氣候變化風險格局已經改變。而與城鎮化相伴隨的土地利用、人口及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在改變其自身對天氣氣候災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同時,也影響區域氣候的演變。然而,城市氣象無論在觀測、理論和服務上都有其獨特性。氣象部門應抓住此次發展機遇,在理論、技術和方法上大膽創新,深入分析研究城鎮化和氣候變化這對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問題,構建融合城鎮化社會規則與氣候變化規律的理論模型,為合理規劃中國城鎮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2015年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期待,但實現這些期待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和創新,而這也許正是2015年氣象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葉謙)
世界減災大會再開
2015年3月,每十年一屆的世界減災大會再一次回到飽受自然災害襲擾的日本舉行,預計參加會議的國家代表團數和總人數都將創下新紀錄,而更為全球社會所共同期待的是大會期間所要發表的《后兵庫行動框架》(HFA2)。
雖然自然災害一直是全球人類所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但直到1987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才以決議方式,將二十世紀最后十年定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為了總結并檢驗該決議執行情況,1994年5月23日至27日,第一屆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橫濱舉行。130個國家和2000余名防災專家出席了該次會議。橫濱大會主要關注點是自然災害本身,提出了“各國要加強協作,共同對付危及人類生命和財產的自然災害”。
2005年,第二次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神戶召開。來自150個國家、聯合國相關機構及其他組織的專家、學者共4000多人出席了為期5天的會議。大會在總結國際社會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差距基礎上,審議通過了著名的《兵庫行動框架》(簡稱HFA)和《兵庫宣言》。首次強調減災必須融入到可持續發展行動中,通過加強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減災能力,降低災后重建階段的風險。
經過25年的努力,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已經逐步建立起適合各自發展狀況和現實需求的防災減災救災模式。但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日趨嚴重,區域性和全球性巨災發生頻率加大,由經濟全球化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所導致的全球互聯性和系統復雜性的增加,以及全球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再加上老齡化現象在許多國家日益凸顯,可以預計,自然災害風險及其影響的時空演變規律將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也期待著在日本仙臺舉行的第三次世界減災大會能夠為應對新的挑戰提出路線圖。
《聯合國千年宣言》迎大考
2015年,對于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而言也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2000年9月,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189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千年宣言》,一致通過了“將全球貧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為標準)”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簡稱MDGs)。該目標包含了消滅極端貧窮和饑餓,普及小學教育,促進男女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利,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保健,與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斗爭,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全球合作促進發展等8項內容。
2012年,在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宣言——《我們希望的未來》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窮背景下,減少災害風險和提高抗災能力的呼吁。根據當時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趨勢,該宣言特別強調了提高城市和社區抗災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發表的題為《距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還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雖然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制定帶動了各國乃至全世界確定首要任務,也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不平等現象還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千年發展目標”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影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所承諾的增加發展援助、改善貿易條件、債務減免以及加強技術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還沒有按期落實。因此,發達國家若不加倍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包括環境可持續發展、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等目標將無法實現。
《聯合國千年宣言》和《我們希望的未來》作為各國政治領導人對本國人民和全球人類社會的莊嚴承諾,2015年將迎來一場期末考試。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更團結
2015年,對于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而言,更將是彪炳史冊的一年。在《我們希望的未來》中,各國領導人再次重申:“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我們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上升深表震驚。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容易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之害,且已在經受日益嚴重的影響,我們對此深感關切。在這方面,我們強調,適應氣候變化是迫在眉睫的一個全球優先事項。我們強調,鑒于氣候變化具有全球性質,所有國家都需盡可能廣泛合作。”
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前兩名,中美兩國共同宣布了兩國各自行動目標的聯合聲明。聲明中不但明確給出了各自減排的時間表和具體目標,更重要的是,雙方共同認識到這些行動是向低碳經濟轉型長期努力的組成部分。
自《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受來自于不同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的壓力,中美兩國長期被擱置于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桌對立的兩端,兩國也因此一直承受著國際社會對多年談判未果的指責。而《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發布,打破了這一多年來形成的“被動”對立,不但為中美實現雙方共同利益走出了建設性的一步,更為在2015年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促成適用于所有締約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議定書甩開了包袱。
氣象事業的新機遇
展望2015年,圍繞《我們希望的未來》所提目標,我國氣象事業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范、綠色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全球范圍看,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避免,世界各國都將面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加的風險。這些發生在局地和區域的風險,還將以災害鏈方式加快影響的傳播、加大影響的范圍、加重影響的程度,對日趨復雜的全球社會和經濟系統造成難以預測的損失。氣象部門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預報以及發生機理的科學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大氣科學在長期面對復雜天氣氣候系統研究和實踐中所積累的理論和方法優勢,積極拓展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緊密圍繞天氣氣候災害風險的特性,通過理論、技術和方法的創新,在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活質量提高等領域實現趨利避害,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科學支撐。
從區域尺度看,中國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符號為引領,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理念已獲得5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參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中國-蒙古-俄羅斯草原之路等項目建設在2015年都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可以預期,“一帶一路”的成功實施,在拓展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空間,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還會為地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保障。但是,“一帶一路”又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地區。以荒漠化為代表的生態環境災害不但長期制約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而且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而發生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的干旱、大風、沙塵暴、暴雨、大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沿線各國城鎮和交通(鐵路、公路)、物流(油氣管網和電網)以及信息通信網絡安全運營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相比而言,中國氣象事業在本地區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也應該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提供相關的科技服務。例如,應組織來自于高校、科研機構和氣象部門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隊伍,通過深入調研相關利益攸關者的需求,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術手段采集信息,結合自然和社會動態模型,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實施中的新興綜合災害風險進行預警和動態評估。
從國家層面看,中國城鎮化發展將進入快車道,同時,也正面臨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風險加劇的威脅。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極端天氣氣候變化風險格局已經改變。而與城鎮化相伴隨的土地利用、人口及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在改變其自身對天氣氣候災害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同時,也影響區域氣候的演變。然而,城市氣象無論在觀測、理論和服務上都有其獨特性。氣象部門應抓住此次發展機遇,在理論、技術和方法上大膽創新,深入分析研究城鎮化和氣候變化這對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問題,構建融合城鎮化社會規則與氣候變化規律的理論模型,為合理規劃中國城鎮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2015年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期待,但實現這些期待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和創新,而這也許正是2015年氣象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葉謙)